151.第151章 菜品華麗縣同進(第一更)

第151章 菜品華麗縣同進(第一更)

“如此叨擾了。”宋知府放下筷子抱下拳,繼續吃,盯着雞蛋釀肉圓看,沒吃過。

“宜長,此菜是……”不知道就問。

“雞蛋釀肉圓,雞蛋煮好了去皮,放油裡炸至焦黃,切半取出蛋黃,塞肉餡於內,上鍋蒸,蒸好後以調味芡汁淋之,即成。若蛋黃沒處放,就蓋肉餡上面。”

里長兩句話把菜的製作過程說出來,簡單。

“如此繁瑣?你這個怎麼沒看到蛋黃?”宋知府發現肉丸大,不見蛋黃。

“都不愛吃了,拿來做藥,熬蛋黃油,又叫雞子油、鳳凰油,治一切火毒,如小兒口瘡、輕微燙傷。”

里長又介紹下,村子不缺雞蛋了,大家就不怎麼喜歡吃煮的雞蛋蛋黃,鹹的雞蛋可以,冒油了好吃。

好在有憨憨,把蛋黃給熬成藥,剩的渣滓喂牲口。

村子裡娶的媳婦孃家,都送去雞子油了,遇火毒之症就用。

“原來如此。”宋知府知道村子實在太富裕了,雞蛋黃還有不愛吃的?

他夾起一個,咬一口,發現放雞蛋黃的話,確實影響口感。

炸過的雞蛋清口感和直接的雞蛋清差很多,澆的汁更是點睛之筆。

誰琢磨出來的菜呢?得多閒?煮雞蛋、炸雞蛋、放肉餡蒸、淋湯芡汁。

吃完一個雞蛋釀肉丸,他又看另一道菜,同樣沒見過,問:“宜長,這個……”

“梅菜扣肉,選這麼大的一塊帶皮五花肉,先放鍋裡煮,熟了撈出來冷水浸,下油鍋炸,翻過來切片,不要切斷皮。

另炒黴乾菜,先炒香再炒色,炒好把之前的肉的皮朝下放在放在碗裡裡,梅菜放上,扣一盤子,上鍋蒸。

待蒸好後,把盤子和碗的翻轉,盤子在下碗在上,拿開碗,就做好了。”

里長再次介紹,看,多簡單,幾個步驟就完事了。

宋知府等一衆官員:“……”

你們下丘村就不能正常做個菜了?豇豆炒肉絲就不錯,簡單。

李知縣看魚:“這魚怎麼弄的,這麼怪呢?”

“哦,這個也簡單,松鼠鱖魚,它……”里長又講解,這個比較考驗刀功和油的溫度控制。

大家聽完,除了嘆息,沒有別的想法了,下丘村真會吃。

“這個一定是燻雞,上次吃過,好像有點不一樣?”

關縣丞看着雞,比照在村子吃過的燻雞,發現略有不同。

“它不是燻雞,是五香扒雞,它是……”里長繼續講,這個扒雞同樣繁瑣,並需要好多種藥材當調料。

官員們覺得自己吃這一頓飯,屬於三生有幸啊!今天沒白來。

鄭主簿吃口涼盤的水晶肘子:“宜長,你們這要是去開酒樓,定然能賺大……算了,自己吃就好。”

他想說能賺大錢,突然反應過來,這是下丘村,根本不缺錢,想要錢隨時都有。

今天端午,所以伱們在炫技是吧?多虧我們來了,不然下次就不是這些菜了,變成羊湯什麼的。

“這個是冷盤甜點?這麼白的團?”李知縣幫主簿岔開話題。

“哦!這個簡單,雪綿豆沙,是這麼做……”里長再次介紹,這是一道讓廚師皺眉頭的菜。

要求操作太細,關鍵它還賣不上多少錢,做這一道菜用的精力不值得。

接下來大家不問了,吃就行,感覺問了傷心,整桌子十二道菜,似乎沒有一道是容易做的。

村民們今天不急着吃完,互相聊天,不喝酒的也會喝點酒釀。

孩子們吃一吃,跑去看看琉璃燈擦乾淨沒,晚上用來放的花燈哪裡沒擺好,再回來接着吃。

吃了一個時辰,村民才撤,孩子們被憨憨哥帶去睡覺,晚上再起來,今天的晚飯要很晚,在燈下吃。

又過半個時辰,里長這邊才吃完,大家在村子中溜達着。

官員就願意在下丘村視察,看啥都順眼,換個窮的村子,揪心啊!關鍵還沒什麼好辦法。

“之前我等在各村走了一下,他們買了大牲口,多的村子買五十頭,少的也有三十頭,拼了。”

李知縣與里長聊起別村的情況,西河村就買五十頭大牲口,村民把收穫的東西賣了也不夠,各家又像下丘村當初那樣典當首飾。

買牲口的時候就請下丘村的人幫忙,等秋收時把典當的首飾贖回來。

現在賣東西到下丘村,包括附近有的藥材和乾菜,要是冬天糧不夠吃,已打好招呼,下丘村借糧,收小麥和油菜籽、苧麻時還。

至於爲何不直接借錢買?因爲有東西能典當,不到山窮水盡,憑什麼借?

里長點點頭:“再熬一年就好了。”

“現在他們也能吃上肉了,都是我這個知縣沒當好,慢了。”李知縣說時偷瞄一眼宋知府。

宋知府:“……”

寧國府有六個縣,宣城縣爲府治所,另有南陵縣、徑縣、寧國縣、旌德縣、太平縣。

現在眼看着宣城縣二十二村一起變富裕,其他縣的壓力很大。

作爲知府,他更頭疼,過兩年,宣城縣的百姓收入超過其他縣之和,豈不顯得自己無能?

宣城縣有下丘村帶着拼命跑,別的縣不會學一下?知府是幹什麼的?

自己已經找其他五縣的官員來開會了,五縣的官員抱怨沒有大牲口借,更買不起。

“唉!”宋知府嘆氣:“宜長,你說你村子若沒有製冰糖和其他的賺大錢的法子,怎麼多種一茬地?”

“知府是說一個縣吧?我村子最開始租,從其他村子租,一個縣皆動,則租無可租,然否?”

里長現在跟憨憨學習,已經有大局觀了,憨憨懂得太多。

“然啊!”宋知府承認,就這意思。

“管賣牲口的租啊!買牲口沒錢,咬咬牙,租牲口租不起?

甚至寧國府可以出租牲口的錢,比如現在租,去開荒地,等深秋後種小麥。

小麥收時,他們還寧國府的錢,帶利息,哪怕九出十三歸,收完麥子一樣剩很多錢,自己就能租牲口了。”

里長很自然地說出辦法,百姓沒錢,官府幫一把。

宋知府一聽,連連點頭:“是個好法子,九出十三歸就不用了,凡私放錢債及典當財物,每月取利不得過三分。

每月三分,六個月一成八分,小麥收穫可不止這些。官府又能減,減到月利一分。”

“知府所言極是,百姓有錢了,買東西就多,賣東西多則稅錢多,每一次買賣多得稅一回。”

里長從地方經濟與稅收關係說,最簡單的一個,複雜的……憨憨懂。

(本章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