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第121章 遊走逛街南京觀(第一更)

第121章 遊走逛街南京觀(第一更)

四月初十,早,宮中的禮部人員找過來,與里長說禮儀方面的事情。

其他人估計不需要被單獨召見詢問,老實呆着即可。

里長已背的滾瓜爛熟,不到兩刻鐘,禮部的人誇讚一句,轉頭回去交差。

村子的人好不容易到南京一回,自然不能一直在酒樓裡轉,大家出門看看。

僱一輛車,村老上去坐着,朱聞天把銀子一同放車上,其他的人跟在車下走。

朱太一四個人被允許回家,周宗帶二十個護衛負責跟隨村子隊伍。

比起其他地方,南京顯得很繁華,朱元璋要看到天下太平的樣子,給出了各種優惠。

商人們行商交錢,尋常百姓自己家產的東西拿來賣不要錢。

賣菜的人通常找座橋,在橋上的路邊擺攤,戴個斗笠遮陽,也沒有秤,黃瓜和茄子論根,香菜芹菜論把。

像賣櫻桃,拿個破碗,一文錢兩碗,野生的枇杷看品相好壞,通常一文錢能買七八個。

也有人在巷子裡賣東西,通常屬於有回頭客的,都知道這個巷子賣什麼,否則不如橋上,誰買東西專門鑽巷子?

沿街的鋪子也都開着門窗,現在天熱,賣茶水的鋪子人多。

尋常的茶葉,扔一文錢可以無限續水,要想喝好的,進鋪子裡選。

看着賣茶水的,朱聞天吧嗒吧嗒嘴兒,於是隊伍來到了賣西瓜的地方。

一輛驢車拉着西瓜,西瓜上面蓋上蒿子,遮擋陽光的時候另有一種清香味。

車旁邊是幾個挑擔子過來賣香瓜的,同樣蒿子遮蓋。

西瓜不大,三文一個,自己隨便挑,挑到生的也不給換,讓賣的人挑就是四文錢。

有人講價,七文錢買兩個,也給挑,挑好的會切開一點,讓買的人看。

“買。”朱聞天只說一個字,熱啊,都沒心思嘿了。

“四個人吃一個差不多,五十三個人,加上趕車的買十四個,四十文錢,行吧?”

里長計算着與賣瓜的人講價,買得多,得便宜點。

“你看你們穿這個衣服,怎麼忍心讓我賠錢?”賣瓜的苦着臉,不願意抹兩文錢。

里長看看大家的衣服,露出苦惱的神色:“那四十二文,你給咱們挑。”

“挑是四文錢一個,十四個伱給五十五文,少要一文,我給你挑。”賣瓜的不同意。

“走,去前面看看,前面應該也有。”周宗在旁出聲。

“別,四十文,你們自己挑,挑到生的別怪我。”

賣瓜人着急,一下子賣十四個,他捨不得這買賣。

“好,憨憨你來。”里長這回點頭,讓出位置,他不會挑,村子裡沒種過西瓜。

朱聞天上前,拿起個瓜看看,隨意拍拍,給里長。

里長自己拿過西瓜刀切開,起沙的瓤,他切幾刀,先給村老。

朱聞天繼續遞瓜,里長每次切開都是沙瓤,十四個切完,不見一個壞的和生的。

連着被僱的車伕一起,大家吭哧吭哧啃西瓜。

“憨憨還有這本事?”周宗很詫異。

“山神爺保佑的,咱憨憨不傻。”里長強調。

“不,傻,嘿嘿嘿!”朱聞天點頭。

其實瓜基本上都是熟的,瓜農自己種瓜,拿出來賣的時候必然在地裡就選熟的瓜。

他故意那麼說,就想多賺錢,別人買一個生瓜不給換,其他人也不想買了。

朱聞天主要挑有沒有沙的,天熱的好處就是瓜甜,沙瓤的口感更好。

換上陰雨天,賣瓜的就難受了。

此刻瓜農眉開眼笑,他纔不在乎對方挑什麼瓜呢,一羣人守在這吃,吸引更多的人來買。

連着旁邊賣香瓜的都跟着吃香,幫買的人挑瓜。

朱聞天在收集西瓜籽,村子以前不種,明年可以種,包括香瓜,不然吃個瓜還要跑縣城去?

小夥伴們幫着一起收集,他們不知道憨憨哥拿來幹什麼,可能是炒,反正照着做就對了。

他們不知道西瓜有專門的取籽的籽瓜,不過本地不產,當地瓜的籽太小了。

吃完瓜,大家感覺身心愉悅,繼續逛街,車伕熱情地講解哪個地方的有趣事情,什麼值得去看看,誰家的啥東西好吃。

他跟着一起吃瓜了,覺得應該付出相應的勞動。

同時他看出來這些人並不是從小生在富貴人家的,只是這身衣服和首飾好。

走一走,到午時,車伕指指前面:“往前,那裡是大元興永壽宮,現在都叫永壽宮,說是再提大元不好,都被打跑了。

那裡賣吃食的多,新鮮的魚能吃到,甚至有牛肉,宮裡有的燻雞那也有人賣,就是不知道和宮裡吃的一樣味道不。”

“好,去那裡吃飯。”里長不想現在回福華樓,出來這麼遠了,再轉轉,晚上回去。

朱聞天打量着這個以後會變成朝天宮的宮殿,沒有之後的高大宏偉。

村老下車,車伕把車送到旁邊一羣牲口車的地方,里長幫忙掏了五文錢,這裡有人專門幫忙喂水喂草,收費。

五文錢是最好的,一文錢只管水和看牲口別亂動。

大家先選個地方,就是一個賣鴨湯的店鋪,在門口支起來桌子放上長條凳,一人一份老鴨湯。

小孩子們拿着銅錢分成幾撥去買其他的東西,主要是不熟悉,如果知道誰家有什麼好東西,有人可以幫忙跑腿。

不長時間,孩子們回來,買的煎包、燒賣、燻雞兩隻、油炸豆腐乾、水煮蠶豆、六條清蒸魚。

賣清蒸魚的店問清楚在哪吃,告訴買的孩子走時把盤子放那就行,他們自己去取。

然後大家一起看燻雞,車伕納悶,爲什麼那樣盯着雞看?

周宗搖頭:“這分明是按照薰臘腸的方法薰的,聞着一股柴火煙味。兄弟們吃了吧!”

他直接把兩隻雞給分了,自己人吃,下丘村的人估計不會喜歡吃。

他順手給了車伕一個大腿和兩隻翅膀,車伕嘗一口,倒是很高興:“這個是宮裡吃的了吧?”

“不是,都說這是拿炭火薰的,宮中的燻雞沒有煙熏火燎的味道。”

一個護衛強調,他在太子府的時候吃過宮裡的燻雞,到下丘村吃下丘村的,味道與口感一樣。

光祿寺的人學起來很認真,不敢隨便改,萬一陛下不喜歡吃呢!

(本章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