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第87章 宮中團聚樣品回(第三更)

第87章 宮中團聚樣品回(第三更)

“不忙的,因雨停工,工錢照算,耕種、收割作物之前蓋好便可。”

里長對此無所謂,保證蓋結實了就行,不糾結那點工錢。

已經與工匠們說好了,工匠們最開始就愁,下雨了是不是得回家,那麼遠的路,等雨停再回來。

里長告訴他們,下雨就歇着,工錢給,別回去,來回折騰時間都耽擱在路上了。

工匠們很高興,說下雨就在棚子裡幫忙打傢俱,房子蓋好,傢俱上的漆味也散去。

朱聞天對此暗自感慨,明初的百姓還是很淳樸的,壞人有,村子不去接觸。

到外面遇到壞人,躲着走,回村後壞人還敢跟進來?那樣一村人可以往死裡打了。

里長給衆人滿酒,宋知府看着里長:“村子裡有何需要幫忙的地方,叫人到衙門知會一聲,能不動用那個印章就不要動用。”

他提醒,下丘村無須所有事情皆找太子,太子很忙的,找多了,太子會認爲自己等官員不辦公。

下丘村與別的村子不一樣,在此村可以放心大膽地吃、拿。

“如此便麻煩宋知府了。”里長道謝,實際上他沒準備找對方。

村子安穩過日子,最多開路引,已經開一堆了,去哪都不受限制。

沒有路引一樣能出去,那不是有船嘛!

船能夠用急驛的旗幟,誰敢攔這樣的船?

日子過得無憂無慮的,自己得想想該怎麼哭,等今年清明節時跟祖宗們再哭一哭。

去年就沒哭,太忙了,今年但凡遇到節日,必須哭。

別處的村民開始吃主食,湯圓,年歲大的給煮,其他人吃油炸的。

吃飽的人去地看看,有的去看施工現場,工匠們不喝酒,吃飯速度快,吃飽立即幹活。

……

南京,朱元璋今日與一羣孩子過節,十個兒子,八個女兒。

其他沒來的是沒出生,有的已經在母親肚子裡了。

小的還在吃奶,最大的兒子朱標今年虛歲十七歲,所有兒子全未就藩。

太小的不用吃飯,能吃湯圓的規規矩矩的,今天的菜豐富,有烤鴨和燻雞。

朱元璋臉上始終帶着笑容,這麼多孩子,全是自己的。

最讓他高興的是今天上午桐柏縣送來東西了,深度沒挖到高人說的那麼深,卻已經發現了鹼礦。

不過有懂的人說這裡面還有鹽,這點沒問題,高人來的信也寫了,叫含鹽天然鹼礦。

可以把鹼和鹽分開,用水加熱,接着等着慢慢冷卻,再加點水,最上面的是鹼,下面的再加熱,冷卻,得到的是鹽。

主要在於那個什麼飽和,就是不能再溶進水裡了。

高人厲害,說那裡有鹼就有鹼,說有含鹽天然鹼礦必然含鹽。

而且藉着村子往宮裡送東西的時候,還送了一百二十個以前醫書上沒有的方子。

加上叫硝酸甘油片的救命藥,不用等着人要不行了再吃,找一個對應症狀的胸痹心痛者給喂着含在舌頭下,果然見效。

而且見效速度飛快,太醫都說了,這樣的症狀有時來不及用藥,有的就是自己能緩過來,有的眼睛一翻人就沒了。

連續在南京應天府找了很多同樣症狀的人,只要符合信中說所的,含下必然緩解。

朱元璋已經決定,等過了上元節,就讓大兒子寫信多要這個藥。

連同藥一起送來的方子有,甚至送來了三套用來做藥的透明琉璃器皿。

只是做起來太難了,太醫院說需要嘗試很多次,太醫們之前的藥材炮製方法用不上。

胸痹心痛有許多種情況,用藥各不同,即便知道了要用什麼藥,等藥熬好了,人已經……

朱元璋對此非常重視,他也怕死啊!

村子裡總是出好的藥,除了安宮牛黃丸和硝酸甘油片,還有新送來的各種散劑。

散劑的最大優點是處置過程短,稍微煮一煮,或者直接拿水衝就行,速度快呀!

其他的藥,有的需要煎好幾個時辰,等煎好人都沒了,散劑能夠短時間內幫着支撐住,然後再喝其他的藥。

太醫院的太醫們必須快點學會,在南京找人去試藥,看管不管用。

藥方中有涉及到戰場急救的散劑,更爲重要,帶到軍隊中……

朱標同樣心情愉快,遊走在弟弟妹妹之間,看到在襁褓中的弟弟妹妹,伸手碰碰對方的小指頭。

懂事的弟弟妹妹們對這個哥哥十分尊重,虛歲十歲以上的弟弟四個,妹妹一個。

妹妹是孫貴妃所生,四個弟弟全是馬皇后所生。

她不但能夠幫朱元璋打仗,還能生兒子,朱元璋前五個兒子都是與馬皇后生的。

同時馬皇后行政能力厲害,又救過朱元璋的命。

列傳中有記載:初,後從帝軍中,值歲大歉,帝又爲郭氏所疑,嘗乏食。後竊炊餅,懷以進,肉爲焦。

就是郭子興不給朱元璋飯吃,她偷剛做好的炊餅給朱元璋,被發現了連忙藏在懷裡,把自己的皮肉都給燙壞了。

這些加起來就是她的地位所在,她打朱元璋,朱元璋不敢還手。

別人可以學着她打朱元璋試試?否則就別跟她爭。

眼下,她看着一大幫孩子也很高興,瞅一眼旁邊她的貼身宮女:“重八,大事上亦當問問他。”

宮女身上帶着藥,好多種村子給送來的急救藥,包括各種散。

“問了怕其不願意答,許是還有所顧慮。”

朱元璋瞬間憂愁起來,他就想把高人給弄到朝堂上,隨時有事情問問。

高人沒那個意思,非躲在下丘村,叫人找不到,自己又不能去逼問村民。

“管是行不行呢,問了再說,又不費什麼口舌。”馬皇后繼續勸,別那麼倔。

“也罷!叫標兒寫信,他似乎愛吃海乾貨,聽聞村子把海貨做出各種好吃的,不見腥味兒。”

朱元璋決定試一下,萬一對方就說了呢!順便把挖出來的含鹽天然鹼礦送去一部分。

大明初立,求賢若渴,許多問題等着解決,對方願意給出出主意就太好了。

轉過頭,他心中憂慮盡去,笑着與孩子們一起吃飯。

稍微大點的孩子看到父皇的樣子,也開心不已,抓着雞腿開啃,蹭一臉油。

大的幫小的把油炸湯圓用筷子給豁開,吹着氣等涼一涼再吃。

(本章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