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第72章 乾旱堅信當掘井(第三更)

第72章 乾旱堅信當掘井(第三更)

兩個人見到太子的時候,朱標剛上完一堂課。

聽傳報的人說二人有重要事情,朱標不敢耽擱,叫過去詢問。

“殿下,信。”朱太三掏出來帶漆封的信,雙手遞上去。

朱標一愣,隨即趕忙接到手,先仔細查看信的信封和漆印,拿出同樣的印章往上放,確實是給下丘村的那個。

旁邊有人點燃蠟燭,朱標把漆封在上面烤一烤,拆開信,從中取出來一張紙條,就是紙條。

他盯着字條上的字看,眼睛變大,上面寫:明年,即洪武四年,陝西、河南、山西及直隸常州、臨濠、北平、河間、永平旱。

他的手在顫抖,嚥了下口水,深呼吸,十幾息過去,他穩定下來。

不急,明年,不是馬上哪裡要地動,明年爲何有這麼多的地方乾旱?都是種小麥的地方。

“殿下,還有這個。”朱太四遞書和題本,他很好奇紙條上寫了什麼,偏不敢去瞅。

朱標把紙條重新裝回信封,揣懷裡,再看題本。

題本中的內容便是書的用處,怎樣養好牲畜,牲畜都得什麼病,提前預防手段及病了如何醫治。

縣中已經抄了一份,送去府城,寧國府估計很快要開始派人到村子和市場教。

朱標放下題本,再看書,獸醫治療。

他想起來三黃加白散,翻書,有目錄,對應同樣的病症,翻到那一頁,果然有此方。

“傳世珍寶啊!此書將使我大明每年少死無數牲畜,加上青貯,即便北方冬日草枯,亦能使牛羊不掉膘。”

朱標評價一番,把東西帶上,準備去找找父皇,走出幾步,他停下:“有吃的嗎?”

“回殿下,有,老鴨湯和饅頭,一百份,好吃!”朱太三說着吧嗒下嘴兒。

“好,分一分,剩下的送進後宮。”

朱標沒想着再給手下吃,你們在村子已經吃過了。

何況你們平時在村子,保證沒少吃,今天中午吃點別的飯菜吧!

……

朱標見到馬皇后時朱元璋還未下班,今天船速度快,用了專門的快驛旗幟。

其他的船隻看到後能主動避讓的必須避讓,不能主動避讓的儘量保持位置別動,讓快驛船隻好判斷。

此時江上與入江的河上船隻多,秋收後交田賦,眼見年末,運東西到南京賣。

“標兒來了,學習辛苦啊!”馬皇后看到大兒子高興。

“學習不苦,娘,村子送來了老鴨湯和饅頭,還有一本管牲畜的醫書,以及明年多地乾旱的漆封信。”

朱標把題本、醫書、信放到桌子上,老鴨湯需要加熱,用砂鍋盛放的,砂鍋還是宮裡所送。

村子一送菜,有時帶器皿,朱元璋怕村子不夠用,村子還要四處去買,乾脆送,宮裡的餐具好。

馬皇后沒管老鴨湯和醫書,先拿信,抽出來看:“就一張紙條?咋這麼多的地方旱?老天爺不開眼啊!”

她根本沒去懷疑紙條上所寫的事情是否是真的,下丘村去年風調雨順時打井,與其他村子言說乾旱。

今年果然旱,重八都到郊區祭壇踩七星步去了。

顯然高人會看天象,比欽天監的厲害很多。

“孩兒不知該如何應對,那邊多種冬小麥,明年乾旱,春夏歉收,打井能否來得及?”

朱標苦惱,知道明年乾旱,怎麼辦?下丘村打四口井,村民聽話。

換成其他地方的人,告訴他們要旱,他們不信,等真旱了一切又晚了。

“我拿黃瓜和雞蛋炒個菜,你父皇喜歡上陳醋蘿蔔皮了,拌一個。”

馬皇后一時間想不出好主意,乾脆先把菜做了,今天省事了,要不還得再炒兩個菜。

除非實在累了,才讓光祿寺的來做,他們做的哪有自己做的好?重八愛吃自己做的。

等砂鍋裡的老鴨湯熱好,朱元璋到家,馬皇后幫忙換衣服。

“路上聽說了,下丘村送來老鴨湯和饅頭。妹子,有煩心事?”

朱元璋笑呵呵說着,突然發現自己婆娘皺眉頭,再看站在那裡的大兒子,同樣一臉愁容。

馬皇后服侍他洗完手,在桌子旁坐下,才說道:“那人來信了,上漆封,在這。”

“出什麼大事了?”朱元璋也不笑了,拿過信看,一張紙條,看完他閉上眼睛。

過一會兒他睜眼:“打井,衙門組織人手打井,把欽天監的監正蘇日那木喊來,嗯!吃完飯的,不怕!”

朱元璋說的蘇日那木是回回人,今年他走七星步之前的欽天監叫回回司天監。

之前的朝代相關位置也有回回人,他們的天文好,有回回曆。

乾旱了,回回司天監一點忙沒幫上,結果他走完步的第十三天就把回回司天監改成欽天監,監正換成現在這個。

砂鍋的蓋一打開,香氣冒出來,朱元璋聞聞:“比光祿寺的香,那人也是個好吃的,下丘村的饅頭瞧着怎麼比宮裡的白?”

馬皇后忍不住笑了,其實饅頭差不多的,宮裡的麪粉白着呢,重八就是覺得人家村子的好。

一頓飯大家高興地吃完,欽天監的蘇日那木被喊來,行過禮,就聽陛下問:“明年哪裡有乾旱?”

蘇日那木:“……”

這上哪看去?若問明天有沒有雨,還能憑經驗看看雲和風什麼的猜猜,直接問明年乾旱,誰能知道?

“臣,不知。”蘇日那木說實話。

“你回欽天監問問其他人,若有知曉者,重賞。”朱元璋也不爲難對方,讓其回去找找人。

蘇日那木帶着一肚子疑問回欽天監,告訴自己的手下們這個消息,誰能看出來,陛下給好處。

衆人聽完立即拋之腦後,這賞拿不到,當我們是神仙?有那本事,我能在這呆着?

……

下丘村中,朱聞天沒那麼大的煩惱,他跟着里長爲李知縣等人送行,送到村口。

李知縣要回去了,回到縣城拿別人抄完的書,再去除了下丘村之外的二十一個村子。

村子裡養牲口,他得上門教,教簡單的、常見的。

其他的只能等村民的牲畜生病後對不上症狀,或難以判斷,到縣衙門找人問。

村民基本上不識字,想讓他們把整本書背下來可難嘍!

官員們趕兩輛車走,車上是村子給的禮物,吃食、香皂、肥皂,還有冬天乾冷時用來抹嘴脣和手的甘油。

(本章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