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結題!

當接到李榮恩教授電話的時候,陸舟正在食堂吃麪,腦袋裡還在想着剛纔看的那篇從《材料科學與工程》期刊上翻到的關於石墨烯半電子遷移率理論計算的文獻。

“咳咳,陸舟同學啊。”

“什麼事?”

“你的那篇論文,可以發表了。”

“哦哦。”

“我的意思是,我們的課題,已經正式提交結題報告,送往上級部門申請結題了!”

“……?!”

終於回過神來,陸舟忽然噌地一下,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把坐在鄰桌吃飯的一對情侶嚇了一跳。

深呼吸了一口氣,換了之手握着手機,陸舟用激動而顫抖的語氣,問:“我們……成功了!?”

李榮恩教授哈哈笑了笑,用肯定的語氣重複了一遍:“對!你沒聽錯!我們成功了!”

回過神來,陸舟迅速問道:“比例是多少?”

“0.47wt%,你的猜測完全正確!CNTs材料與波特蘭水泥的最佳配比確實在更小的0.4至0.5之間,而不是在1wt%以上,我們犯了一個經驗主義和慣性思維導致的錯誤,而這本來可以避免。”李榮恩教授感慨道。

“李教授,關於那個CNTs材料摻量配比的論文可以發給我看下嗎?”陸舟問道。

“當然,我已經發你郵箱了。”李榮恩教授笑着說道。

掛了電話,陸舟用一分鐘的時間解決了碗裡面條,迅速趕去了圖書館。

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打開電腦登陸郵箱,陸舟將pdf格式的論文下載下來後,迅速打開並找到了關於配比的那行。

“……當CNTs材料摻量爲0.5wt%時,波特蘭水泥的抗壓強度和抗拉強度分別提升47.1%和34.2%。”

到此爲止,隨着最後一個技術難點的攻克,整個課題終於可以算是圓滿結束了。

不只是關於CNTs材料與水泥基材料的配比,還有關於CNTs材料表面功能修飾,乃至生產工藝的設計等等,這些都包含在這個大課題之內,只不過這些部分陸舟沒有參與其中而已。

而隨着整個科研項目的結束,李榮恩教授領導的項目組,至少可以產生五篇論文,以及兩項技術專利。

如果陸舟沒有記錯的話,這個項目除了國家工程與材料科學部基金和省科技廳項目基金的支持之外,還有上市公司中山新材的投資。

到時候李教授應該會將課題拆成兩部份,提交兩份結題報告,一份是走縱向課題的結題流程,另一份走的是橫向課題的結題流程。

除了公開發表的論文之外,兩項專利的歸屬,應該是屬於中山新材。

再往後的工作就是報送結題材料、領取科研經費結算單、報銷項目研究餘款、等待項目主管部門審覈後的反饋意見……

不過這些繁瑣複雜的東西,就不需要陸舟去操心了,實驗室裡有專門的人負責跑這一塊。

靠在了椅子上,陸舟長出了一口氣。

這個讓他魂牽夢繞的課題,終於在這一刻走到了盡頭。

無限感慨之餘,他的心中竟是莫名地有些悵然若失了。

就好像壓在心頭的一塊大石頭被搬走,原本的地方卻空了出來。

再次看了眼這篇論文,陸舟發現自己的名字,赫然列在第二作者的位置。

顯然,他的工作對這篇論文的貢獻,得到了項目組全體人員的認可。即便他和奮戰在老校區那邊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連面都沒見過,依舊得到了他們高度肯定的評價。

拳頭捏緊又鬆開,陸舟忽然甩了甩頭,重新打起精神,盯向了電腦屏幕。

“我的戰鬥還沒有結束……還有一篇SCI!”

收尾的最後一步!

打開了word文檔,他的手指飛快舞動,敲下了一行行文字。

【碳納米管材料對波特蘭水泥早齡期水化反應影響的傅立葉紅外光譜分析與數學方法解決】

【摘要:通過FTIR方法對波特蘭水泥及其碳納米管改性試樣早齡期的水化進程進行了表徵。並通過泛函分析等數學方法,建立數學模型進行分析,並得出結論:CNTs材料在摻入波特蘭水泥時,並未對早齡期的水化反應產生影響。】

【正文:……】

……

用整整一天的時間,陸舟按照先前做出來的那份初稿,將這篇論文整理了出來,並帶着它去了實驗室。

當他一跨過實驗室的大門,錢忠明像是瘋了一樣,一把抱住了陸舟的胳膊,語氣激動地大聲吼道。

“我們成功了!陸舟,我們成功了!”

“好好好,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費了好大勁兒,陸舟纔算是把瘋了一樣的錢師兄給弄開。眼看着劉師兄笑嘻嘻地張開雙臂走過來,他迅速躲向了一邊,纔算是逃過了一劫。

李榮恩教授笑眯眯的站在一邊,看着這羣年輕人。

等着熱鬧的勁頭過了,他才笑着開口說道。

“那篇論文搞定了?”

“搞定了。”

說着,陸舟拿出了U盤,不過卻是被李教授笑眯眯地伸手推了回去。

“不用拿給我看,你最早給我的那篇初稿我已經看過了,沒什麼大問題,這部分的研究都是你一個人的成果,你自己拿去發表就行了。”

“那怎麼行,數據都是——”

李教授笑着說:“那二作三作就寫你錢師兄和劉師兄的名字好了,傅立葉紅外光譜數據都是他們採集的,或者你把我的名字加在四作也隨你便,雖然加不加對我來說都沒啥影響。比起什麼SCI,我倒是更希望你,來報我這的研究生啊。”

陸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沒有接話。

這個還真不好回答。

倒不是他對李教授有什麼意見,主要是他這會兒也沒想好,自己未來究竟主攻哪個方向比較合適。

李教授笑了笑,也沒說他什麼,停頓了片刻後,換了個話題繼續說道:“計算材料學算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一般的材料學期刊在這方面審稿能力不強。我的建議是,你可以選擇國外的《計算材料科學》投稿,雖然我上次看的影響因子好像只有2.2,但一篇期刊的影響力,是不能單純用影響因子來衡量的。”

“至於論文的署名,我還是那句話,你的成果就署你自己的名就行了,不用太顧及我這邊,我帶的項目組去年一年就搞了五篇一區出來,會缺你這一篇?”

這話李教授倒是沒吹牛,他帶的團隊經費充足,科研力量強大,平均一年生產的sci至少都在十篇以上,其中不少還都是一區,應付考覈綽綽有餘,根本不缺他這一篇。

那種導師和學生爲了搶一作而翻臉的事情,至少在他這兒是從來沒發生過的。

至於二作三作往後……

由於國內的學術環境和國外不一樣,向來都是只看一作的,通訊作者都看得少。二作三作這種東西,對於博士生來說可能有點意義,但對於他來說還真沒什麼意義,加不加他的名字對他來說沒有任何影響。

相比之下,他還是更看重一些更爲實際的成果。

比如說專利什麼的。

陸舟還想說些什麼,不過卻是被李教授笑着擡手打住了。

“好了,今天咱們不談學術上的事情,我在紫金山大酒店訂了幾桌,一會兒我開車帶你們過去。忙活了一整年了,今天大家就喝個痛快。過了今天,都給我滾出去旅遊,費用管報銷,千萬別和我客氣!”

劉波:“教授威武!教授大氣!”

錢師兄也一反很少說話的常態,興奮地喊了句“666”。

陸舟臉上也露出笑容,不過很快表情有些微妙。

等等。

今天晚上,不是金秋歌會嗎?

他好像答應了飛哥,要去捧場來着。

emmm……

算了,鴿了吧。

對於陸舟而言,相比起站在學校體育館裡喂蚊子,果然還是跟着教授在大酒店裡胡吃海喝更有吸引力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