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丹橘

在假山石邊滑倒的,旁邊有青梅和海棠趕緊抱住她,三個人一起倒地,兩個丫頭墊在下邊,沒有太大的震動,但小喬的小腿側邊被尖利的石角劃了一道口子,當時流了點血,浸染了白色中褲和淺紫長裙,把聞訊趕來的太醫嚇得直哆嗦,待診脈過後又大喜過望:胎兒安好,端王妃也沒事!

腿上只是皮肉傷,一個小傷口,清理過擦點藥包紮起來,交待不要沾生水,兩三天後就好了。

小喬笑嘻嘻道:“還想着五天後再找藉口拉你回來,今天卻下雪了,大早上起來看見到處雪白一片,就高高興興帶着她們四處去賞玩,沒料到跌這一跤,宮裡來的唐嬤嬤和祝媽媽,還有第二百二十八章??丹橘卓昭、府史說一定要報與王爺知道,正好,尋着名目讓你回家了!”

趙瑜替她掖好被子,不無怨怪:“這名目卻也太嚇人了,把我慌得魂不附體,連父皇都沉了臉……還好沒出大事,否則你身邊人是要受到牽連的!賞雪在廊下站着不就好了,你擠去那假山石邊做什麼?”

“那邊有幾朵花兒,開得正好,忽然下雪把它們壓住了,我想過去扶一扶!”?? 天定良緣228

“不是有青梅海棠跟着麼,叫她們去扶就是了!”

小喬一仰臉,撒嬌道:“別人扶和自己扶,那不一樣!”

“好,好,不一樣!”

趙瑜氣笑,寵愛地輕撫她鬢角:“太醫怎麼說,要你躺着不能下牀?剛纔睡着了還皺眉,是不是我沒陪着,不高興了?”

小喬笑:“又不是不懂事的小孩,怎能想怎樣就怎樣?就是擔心你被這消息嚇住,趕回家的路上慌慌張張生出意外,那就不好了!我正在睡午覺啊,還照着太醫給我定的那個時辰表,早起早睡。午時睡會……現在該起來了!阿瑜,瞧你衣裳被雪花洇溼,我來幫你換下,剛第二百二十八章??丹橘從外邊回來。沒吃午飯吧?洗個熱水澡可好?”

趙瑜聽她要下牀,便掀了棉被,將她抱到牀沿邊,彎腰替她套上繡花拖鞋:“讓海棠她們幫我洗個頭,我洗澡很快的,你讓人備午飯,在暖榻上坐着玩會。等我出來陪我吃點!”

端王妃賞雪不慎滑倒的消息刻意被隱瞞,沒有幾人得知,忠義侯夫人林氏也只在當晚帶着兩個小女兒過來看一下小喬,見她沒什麼事,略坐一坐便回去了。趙瑜和小喬夫妻倆都不喜歡被打擾,要是讓外人知道,端王府三幾天內少不得又擠滿前來慰問的客人,本不算什麼好事。若招待起來,人來人往,熱熱鬧鬧。可就像辦喜事一般了。

趙瑜回到家看過小喬,立即便傳了信給皇帝報平安,因天氣不好,皇帝也沒了心情在外邊逗留,帶着妃嬪、皇子、皇女、近臣們去往溫泉池泡了三天,即擺駕回宮。

一路上雪花紛紛揚揚,雪季提前來臨,監天欽預測的是十天之後,誰知這就下來了。

四野皆潔白一片,銀裝素裹。狩獵提前結束,別樣野地雪景同樣令得女眷們興奮不已,慶幸早作好準備,多帶厚衣裳,不然非得被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雪凍着了。

太子領了百官到城外迎接聖駕,端王相隨在旁。皇帝坐在車輦上,隔着帷幕又詢問一次端王妃近日可好?端王躬身回答:“那日摔倒嚇了一嚇,經太醫診斷無事,兒臣又及時趕回家,慢慢安定下來,如今心情很好,和往日一般無二。就是再不敢輕易出門,院子裡都不去了,屋裡侍女也只留着一兩個值守,總怕人多了碰着她!”

皇帝笑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小丫頭這回怕熱鬧了!也好,讓她安安靜靜養着吧,那些探視應酬什麼的,她若不想見,擋回去便是!”

“兒臣明白了!”

接下來幾日,便沒人過來探望端王妃,夫妻倆安安靜靜呆在家裡,享受着閒適的二人世界。

宮裡陸續有幾批賞賜下來,都是些布帛吃食補品,趙瑜和小喬知道是淑妃經手,懶得細看,謝恩之後吃食賞給身邊人,其它的直接入庫。

卻有兩簍冬橘,每個有嬰兒拳頭那般大,皮質金黃,清香誘人,小喬大喜,拿起一個剝掉鬆軟的皮就往嘴裡送,被趙瑜搶了去,自己吃過幾瓣,又指使小丫頭們各拿一個吃,過半天才允小喬吃,還先讓青梅用銀針把個冬橘扎得慘不忍睹,他讓丫頭們下去,教導小喬:“宮裡來的東西,都要小心些,又經淑妃之手,不可隨便亂吃!你忘了上次她是因爲誰被禁的足?防着些好!”

小喬嘆氣:“夫君啊,你防點別的去吧,這些有皮的果子哪能那麼容易下藥?你瞧,皮質緊緻,就算用針紮了皮浸泡藥水,一剝開就能看得出來,我眼睛亮着呢!東西是宮裡出來的,萬一出了事,尋根究源,她往哪裡跑?人家又不笨,年紀輕輕正當得意之時,她不怕死嗎?白白浪費我這麼多個橘子!這些冬橘有多難得懂嗎?你們又不懷孩子,不該你們享受的!”

趙瑜笑着說:“知道你聰明——可萬一人家存了僥倖,不怕死呢?我卻是很怕!與其過後算帳,不如開頭就一清二白!”

又安慰道:“這果子還真是甜,不知他們從何處得來?你既然愛吃,等我讓人去找找看,多買些回來屯着,慢慢吃!”?? 天定良緣228

“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

小喬吟了兩句詩,喂他吃幾片橘子:“你不記得那時我們在船上順流下江南,寒冷的冬季,兩岸野嶺不時能見金黃的酸檸?這些,也是江南來的!”

“花橋縣處於平曠之地,我們住在蓮花村時我去過後村山上,都沒見着,要有也是更偏南些的地方——說不定馮老那山裡有呢?寫信給大舅哥時問一問!”

趙瑜把她抱在膝上輕輕搖晃:“背誰的詩句?要說是你作的我可不信,你這滿腦子想的都是銀子,那有空閒作詩?你也沒那種風花雪月才情,就仗着記性好,學什麼像什麼,唬人罷了!”

小喬噗地一笑:“阿瑜你就這麼小瞧我?那你也去學一個唬人啊!”

趙瑜笑:“我不學了麼?可不是唬人的。我那三個學生都中第了呢!誰能想到文官出在武官門下?哈哈!”

小喬才想起來:“呀!快到宋娉婷的好日子了,陳應景剛回到京城,不知他們準備得怎樣了?”

“這不該你操心!你不能去參加婚宴,我去露個面就回!”

“又錯過看人家拜堂成親。真可惜!日後我怎麼見陳應景?告訴他我是小喬麼?”

“告訴他你是端王妃!”

“好吧,那就只做端王妃吧!”

“……”

“幹嘛咬我?”

“想咬,就咬了!”

被提及的新科榜眼陳應景,得了半年假期回鄉祭祖省親,如今已隨同岳父宋子儀回到京城,並在岳父陪伴下去到吏部辦理了相關手續,進入翰林院。任檢討一職。

令宋娉婷內心抗拒的陳祖父終究沒能跟來,不僅宋娉婷感覺欣悅,陳應景和他娘也輕鬆不少。

本來就是,二十幾年從未謀面的祖父致仕了,帶着全家說回鄉就回鄉,正值陳應景高中榜眼,誇耀鄉里之際,看着忽然出現的祖父。陳應景無所適從,他娘則當場暈了過去。

祖父六十歲左右,清瘦卻滿臉端嚴。一個五十歲上下的後妻,三個已成家的叔父,兩個未出嫁的小姑,六、七個大小不一的侄子、侄女,滿滿當當擠在小小的庭院裡,無論村裡誰來看了都禁不住目瞪口呆——當年一個人跑出去,如今回來竟是這麼大一家子!

秀才娘子的孃家即是應景祖母的孃家,雖是莊戶人家,卻也人丁盛旺,哪裡容得下這種事情?兩代姑娘嫁進陳家。含辛茹苦共同扶起一個榜眼,卻讓這老不修回來坐享其成?幾十個孃家人擄袖拍胸地一起來了,和陳應景祖父對峙,還是堂族叔祖陳財主出來解圍,說應景剛剛得了個功名,你們難道想毀了他不成?沒有祖宗的庇佑。哪有後世子孫的福祿?祖孫之親,不能分離,應景應該孝順母親,也必須尊敬、奉養祖父!

官家和財勢並立,秀才娘子也怕鬧大了,對兒子功名前程有影響,隱忍着勸走了孃家人。

陳應景授了京官,自然要帶孃親進京,祖父也想跟着孫子一起去京城,說自己有些年友在京城,到時可幫襯孫子,這就是應景寫信給宋娉婷,要求多置一個宅院的由來。

之後宋娉婷和陳應景通信,商量說畢竟應景立足未穩,一下子帶了全家十幾口人上京,怕不太好料理,是否在江南置田地產業,讓祖父安享晚年,待日後夫妻倆有了根本,他們再來,也可從容些。?? 天定良緣228

陳應景依言,又與娘商量,秀才娘子巴不得身份高貴的媳婦出面,便勸兒子:“媳婦兒見多識廣,聽她的沒錯!”

陳應景外出應酬,多得岳父提攜庇護,派來成隊的護衛相隨,陳財主和應景祖父見孫子攀上有權有勢的貴親,不敢再多話,陳應景與祖父、堂族叔祖商量上京之事,言明此去不太方便,祖父還是暫時在家住着,待到孫子升官發財了,再回來接祖父,他祖父只好點頭答應。

這樣陳應景便帶上孃親,坐着岳父的官船,順風順水到了京城。

十一月二十六大吉之日,新科榜眼、江南才子陳應景和淮揚都指揮使最小的千金宋娉婷小姐喜結良緣,出面籌辦喜事的是宋家人,不言而喻,只生有三位千金的宋指揮使,是要把這位女婿留在家裡當兒子看待了。

一時間,京城名流、勳貴人家紛紛來賀,各位王爺順着梅貴妃那裡,都親自送上賀禮,喝了喜酒,更有宮裡的賞賜下來,將婚禮推上高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