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西方奇幻小说网 > 剑圣宫本武藏.第一辑> 火之卷 西瓜

火之卷 西瓜


 一
 ⋓

 绕着伏见桃山城的淀川之水绵延数里后,又朝着浪华江大坂城的石垣流去。因而京都一带一旦政治上有什么风吹草动,便立刻会微妙地波及大坂,而大坂一将一卒的言论也会被异常敏感的伏见城耳目捕捉。
如今,以横贯摄津、山城两国的这条大河为中心,日本文化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大坂城像美丽的落日一样,太阁亡后,秀赖与淀夫人却愈发显示出余威。而关原合战后,德川家康趁势在伏见城里自定战后的经纶和大策,欲从根本上革除丰臣文化的旧貌。这两股文化的融合交流已经渗透到各处,来往河中的船只、各地的男女风俗、流行民谣和那些谋求生计的浪人的表情里,都可以看到这种融合。
“将会如何?”
人们立刻便对这个话题产生兴趣。
“什么如何?”
“世道。”
“当然要变,自藤原道长以来,根本就没有什么不变的尘世。而自从源家、平家的武士执掌政权后,就变得更快了。”
“那还会再发生战争?”
“事已至此,就算现在重新把这尘世拉向和平盛世,也是力不从心喽。”
“大坂那边似乎正在暗中拉拢诸国的浪人呢。”
“对吧。这话不敢明说,但我也听说德川大人似乎正从南蛮船那里购进很多火枪和弹药呢。”
“可是大御所大人将孙女千姬嫁给秀赖公,又是为何呢?”
“天下人所为皆为圣贤之道,我等贱民怎会懂得?”
尽管已经立秋,却比今夏的三伏天还热。连石头都被烤热,河水也煮沸了。淀川京桥口的柳树耷拉着发白的叶子,一只油蝉发疯般地穿过河面,朝镇上的店铺里撞去。整个镇子也无精打采,夜间的灯火都不知消失到哪里去了,灰蒙蒙的木板屋顶都已干透。桥两侧拴着无数运石船,放眼望去,河里是石头,陆上也是石头。这些石头大都是两叠大小的巨石。被阳光晒透的石头上,运石工们一脸麻木地或躺或坐。现在正是吃饭的时间,他们都在享受这片刻的休息。一架牛车正在卸木材,拉车的牛流着口水,浑身爬满苍蝇。
这里是正在修筑的伏见城。修城并非因为被世人称为“大御所”的德川家康正居住在这里。这本就是德川势力战后的政策之一。这样做是为了不让谱代大名放松,也是为了消耗外样大名的财力。此外还有一个理由,即若想让一般百姓歌颂德川的政策,最好就是在各地大兴土木,增加下层百姓的收入。
现在,修城已在全国展开。光是大规模工程,就有江户城、名古屋城、骏府城、越后高田城、彦根城、龟山城、大津城等等。

 二
 ⋓

 修伏见城的劳工有近千人,他们大多是来修筑新城郭的石垣。伏见町的娼妓、车夫和卖东西的小贩也因此激增。
“还是大御所时代景气。”商人们歌颂起德川的政策。“如果打起仗……”他们抓住机会掀起了投机热,敏锐地算计着各种社会现象可能带来的盈亏,“赚钱的地方就是这儿。”于是,商品便在无形中活跃地流动起来。不用说,其中大部分都是军需品。
百姓们与其说是在怀念太阁时代的文化,不如说正在醉心于大御所推行新政带来的眼前利益。掌权者是谁无关紧要。只要能够满足自我的小小欲望,人们便不会有意见。家康并没有违背百姓的这种心理。这似乎是一个比向孩子们撒糖果还容易的事情,而且还无须用德川家的钱来做。让那些实力过强的外样大名出工出钱,不仅可削弱他们的实力,还可收获民心。
在施行筑城政策的同时,在农村,大御所也决不允许再出现以往那种散漫的掠夺式征用和持国大名的垄断,不断地布下德川式的封建统治。同时,家康基于“使民不知政治而靠政治”主义,施行“勿使百姓饥饿且勿任由百姓,此为赐百姓之慈悲”的方针,构筑起德川统治的永久大计。不久,同样的方针也被施加在大名和商人身上,构筑起封建统治的基础,打造出甚至令他们三代以后都无法反叛的手铐脚镣。
不过,百年后的事情没有人会考虑。不,这些为挣钱而来搬石头的修城劳工甚至连明天的事情都不去想。他们刚吃完午饭,便祈祷 “晚上快快降临”,这就是他们的全部欲望,但偶尔也会谈起时局。
“要打仗了?”
“什么时候开始?”
他们虽会激烈谈论,但全都带着无所谓的心理。“就算打仗了,我们也不会比现在更差。”因此,他们既不会真的担忧,也绝不会去想局势转向哪方才会于国于民有利。
“要西瓜吗?”午休时分,总会有一个农家姑娘抱着西瓜筐子过来叫卖。一群劳工正在石头后面猜铜钱的正反面赌博,她刚在那里卖了两个。
“要不要西瓜?买不买西瓜?”从这一群到那一伙,姑娘不停地叫卖。
“浑蛋,大爷没钱!”
“不要钱的话,倒是能帮你吃几个。”
净是这种声音。
此时,一个孤零零的年轻劳工抬起无力的双眼。他脸色苍白,抱着膝盖倚在石头间。“西瓜啊?”此人正是本位田又八,他又瘦又弱,眼睛凹陷,皮肤晒得黝黑,已经完全变了模样。

 三
 ⋓

 八在手掌上数好仍沾着泥土的铜钱,交给卖西瓜的姑娘,换回一个西瓜抱在怀里,又倚了石头一会儿,有气无力地低着头。
“咳……咳……”突然,又八一只手撑地,像牛一样朝草丛里吐起唾沫。西瓜从膝头滚下,他连拿回来的气力都没有,而且似乎也不是因为想吃才买的。他只是用迟钝的目光望着西瓜,眼神迷茫,没有丝毫意志力和希望。每次喘起气来,肩膀就抖个不停。
“可恶!”
映在又八脑海里的全是他要诅咒的人,其中既有阿甲白皙的脸庞,也有武藏的身影。一回想起沦落到如今逆境的过程,他就会想,若是没有武藏将会如何,假如没有遇见阿甲又会如何。
第一步过错便是参加关原合战,接下来就是没有抵挡住阿甲的诱惑。若没有这两件事,他现在一定还在故乡,并成为本位田家的当家人,拥有美丽的妻子,受到所有村民的羡慕。
“阿通一定在怨恨吧……她现在怎样了呢?”
只有在空想阿通时,又八的心情才能得到安慰。自从认清了阿甲的本质后,虽仍与阿甲同居,他的心却早已回到了阿通那里。不久,他非常体面地被蓬之寮撵出来,开始更多地想念阿通。
后来,又八从京内武士的传闻中得知,那个名为宫本武藏的新锐剑士便是自己的老朋友武藏,心里怎么也无法平静。“好,我也能有出息!”他戒了酒,一改游手好闲的恶习,投入了新的生活。“我要争口气,让阿甲那婆娘看看!等着瞧!”
不过,又八最终还是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五年多没有接触社会了,尽管被年长女人豢养的错误决定让他痛彻心扉,可后悔已经迟了。“不,为时不晚。我才二十二岁,无论做什么也不晚……”这或许是任何人都会产生的乐观,可又八是咬紧牙关,带着翻越命运断层般的悲壮,来到伏见城做工的。从这个夏天到秋天,在炎炎烈日下,他居然一直干了下来,连他自己都觉得很神奇。
我也要成为一个了不起的男人让你们看看。至于武藏的那点技艺,我也不是无法做到。不,我早晚会把他踩在脚下,出人头地让他看看。到时候也能默默地报复阿甲。好好瞧着,给我十年时间就行。
可是,又八忽然想到,十年后阿通又有多少岁了呢?她比自己还小一岁。如此算来,十年后她就三十一岁了。在那之前,阿通还能一直独身等着他吗?他已经久久没有故乡的消息了。如此想来,十年时间太久了,至少得在五六年内,无论如何也要立身出世,返回故乡,向阿通致歉并迎娶她。
“对……五年,或者是六年之内。”又八望着西瓜的眼睛微微放出光来。
忽然,巨石对面的一名伙伴支着胳膊肘说道:“喂,又八,你又在一个人嘟囔什么啊?瞧你脸色发青,疲惫不堪,到底怎么回事?是不是吃了烂西瓜拉肚子了?”

 四
 ⋓

 八强打精神,微微笑了笑,可是头晕目眩的痛苦感觉立刻又涌了上来。他又吐了会儿唾沫,摇摇头。“没、没事,没什么,好像有点中暑了……对不住了,就让我歇一刻吧。”
“真是个没用的东西。”强壮的同伴怜悯地嘲笑道,“怎么回事,那西瓜?你连吃都吃不了,怎么还买?”
“我觉得对不住大家伙儿,就想请大家吃点。”
“你这家伙还真会做人。喂,又八请客喽,快来吃啊!”说罢,那男人拿起西瓜在石角上摔开。
顿时,运石工们像蚂蚁一样围上来,贪婪地吃起滴着红色汁水的甘甜碎片。
“喂,干活喽!”运石头的小头目爬上高处的石头呵斥。监工的武士手持鞭子从遮阳的小棚里走出,汗臭味顿时在大地上涌动,连马胃蝇都嗡嗡地闹起来。
巨石放在杠杆或滚木上,在一把多粗的绳子牵引下徐徐向前,仿佛移动的云峰。随着各地大规模地开展筑城行动,一种叫运石歌的歌谣也流行起来。此刻,劳工们唱的就是这种歌。阿波城主蜂须贺至镇外出督工时,给故乡领国写的信里就有这些内容:“昨夜于此地学得一首名古屋运石歌,一并记上。”歌词则是如下内容:“我们大老爷,藤五郎大人。我们从粟田口,运啊运石头。嘿哟,嘿哟,豁上老骨头。光听那声音,四肢就瘫倒。若再添上些,一命呜呼了。”信中还写道:“老少皆在传唱。倘若未至此地,当无法见此浮世矣。”
由此可见,运石歌甚至成了用琴弦伴唱的流行弦歌,就连蜂须贺侯那样的大名都把它当作夜兴的小曲哼唱。
歌谣在街市流行起来,要归功于太阁盛世。在室町将军时代,即使有歌谣,也只是些颓废的室内歌,儿童唱的歌谣也大都阴暗扭曲。自从到了太阁之世,歌谣变得明快、大气而充满活力,哪怕是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地劳作,民众们也很喜欢唱。
关原合战后,德川家的风格逐渐影响了社会文化,歌谣也稍有变化,豪放的感觉日趋淡薄。在太阁大人主政时,歌谣自然而然地从民众中涌出,可自从大御所统治后,就变成由德川家的作者创作歌谣然后提供给民众。
“啊,真痛苦。”又八抱着火一样热的头。同伴们吼出的运石歌像嗡嗡叫的牛虻一样扰乱着他的耳膜。“五年,五年……啊,就算干上五年又能如何?干一天吃一天,若是不干,就只能饿肚皮。”唾沫也吐光了,他仍低垂着苍白的脸。
也不知是何时,不远处来了一个高个的年轻人,粗眼草笠压得很低,裙裤腰上绑着修行武者的包袱,半开的铁骨扇搭在草笠檐上,正焦急地观察伏见城的地势和修城工程的状况。

推荐阅读:
  • 《沙丘》六部曲合集
  • 《波西杰克逊》系列合集
  • 《猎魔人》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