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西方奇幻小说网 > 七夏娃> 第五十六天

第五十六天

  A+0.56,环状居住区的转轴模块不再是艾丝后端,新代号是h1,因为从卡纳维尔角发射的重运载火箭将更大的转轴模块h2送到太空站,两者已经接合。

  本来高层规划以h2做为大型太空旅游基地,瑞斯原先的任务也是协助规划营运,还为此进行两年的前置研究,并接受训练。虽然如今h2有了新意义,但就实质功能来看,其实没有变化,依旧是巨大的轮轴中心,也即将有个更大的新旋轮在周围转动。新旋轮理所当然被称作T2*,由充气式和刚体式两种组件组合而成。有些组件放在h2内,同时送到,其他留待之后的火箭运送。现阶段,h2伸出四根宽轮辐,等待着轮圈组装上去那一刻。

  * H代表hub,也就是转轴,T代表torus,也就是环形曲面体(即旋轮)。

  至此,尖兵完成初期任务,也就是以综合椼架为骨干,铺设空心管线网络。管子直径五十公分,每十公尺左右管径就扩大。若是身材标准、没有幽闭恐惧、口袋没塞满东西的人类,就能在管线内部移动,看来很像仓鼠在笼子里的塑料管穿梭。管径扩大处做为两人对向移动时的错身空间。连接与分支点装上球形模块,管线延伸到船舰停泊点,有气密门的地方才能够对接。

  方舟计划开始之初,大家就知道对接埠的重要性。以皮特.史塔林的语言来说,就是「稀有资源」、「支柱」、「关键」。生产火箭、宇宙飞船、宇宙飞行服都不简单,但可以倾地球所有资源去提高产能。可是,就算有这些东西,只是丢到太空却无处靠岸就毫无意义。问题在于船只对接点只能土法炼钢,在太空轨道建造。

  对接不能开玩笑,需要精密科技辅助,但目前也已完成研究、执行多次。中国的太空计划采用俄罗斯系统,并将其标准化,所以中国籍与俄国籍宇宙飞船都能直接停靠国际太空站,这部分没有太大问题。真正的麻烦是,有人载具抵达轨道以后,得在几天内就定位,否则食物饮水和空气会耗尽,因此尖兵部队的新任务是以最迅速、最廉价的方式大量增建对接埠。对接埠彼此不能太近,必须分配在仓鼠管各处,所以新一波尖兵在初层管线网络外面搭缠更多管线,并努力补强周边椼架强度。

  自A+0.29到A+0.50之间,由缇克拉等第一波尖兵部队搭建的管线结构上有六个对接点,立刻被第一波先驱部队占用。眼下来了三艘联盟号、两艘神舟号,以及一艘来自美国的旅游用太空舱。

  阿宝和瑞斯那次的成功经验,导致俄罗斯将每艘联盟号都塞了五、六个人。

  神舟号设计源于联盟号,但体积较大,也在几个层面有所更新。本来和联盟号一样应该只能载运三人,不过前提同样是预计三人活着回到地球。所以,既然是单程,神舟号经过修改,也能供六人搭乘。美国那个旅游用太空舱更豪华了,坐了七个人。

  加总起来,首发先驱部队共计三十六人,艾丝人口一下变成两倍多。他们必须住在载具中,用自己的厕所、二氧化碳过滤和排热系统,环境虽拥挤,但仍比洋葱好。

  A+0.56,猎鹰号重运载火箭带了h2上去。缇克拉与存活的尖兵花了一整天时间从里面取出组件,先固定在外侧,之后也将h2当作宿舍迁入,终于和越来越残破的洋葱告别。气球泄气后经过修补,折迭收藏起来,回归为救难装置。

  先驱之中约有三分之二具备舱外活动经验,又或者在这几周接受密集训练。宇宙飞行服数量不足——尽管地球那边以最高产能输出,依旧赶不上——所幸现有装备可以共享。轮班时间从十五小时缩短到十二小时,再更进一步降低到八小时,以便这群新居民每人每天进去宇宙飞行服二到三次。组装T2和扩展管线两部分工程同时进行,希望下一梯次火箭抵达时都有对接埠能够停泊。

  无法太空漫步的先驱留在太空站内有加压的区块工作。迪娜多了两个助手,一个是自发参与的阿宝,另一个是拉兹.霍迪梅克——就是先前影片里的实验者。他是荷兰人,年纪轻,就读台夫特理工大学研究所,钻研机器人开发,也获得阿周那探勘公司雇用。之前两人透过电子邮件交流,迪娜觉得对方乐意沟通,总是耐心回答各种问题,并迅速提供修正后的程序代码。由于联系上的失误,事前迪娜并不知道他会乘坐美国的那个旅游太空舱在第五十二天亲自现身(后来很多人懒得继续用A+了,口语上直接说第几天,这样好懂得多)。

  所以,当某个草莓金色头发的大个子忽然闯进工坊,还直接来个拥抱,着实有点太令人意外、太不寻常,至少以往国际太空站可不是能够玩惊喜到访的场所。

  拉兹一手满满的巧克力棒,另一手拿着摄影机,连身衣裤口袋里塞满杂物:好几管吗啡、抗生素,几卷固定在胶带上的芯片,抛弃式隐形眼镜,保险套,速溶咖啡包,几条少见的润滑剂,自动铅笔笔芯,还有好几捆束带。看来新政策是要上宇宙飞船的人全身装满维生素,塞到他们走不动为止。

  他个性挺可爱,进来艾丝的首日令迪娜十分开心。她已经一整年没机会和同侪面对面好好讲话了。她带拉兹参观工坊——虽然其实就一丁点大,后来让他操作阿马尔泰表面的机器人,还召回少数「强化版」机器人展示给他看。所谓强化,是几星期之前和瑞斯聊天得到的创意,迪娜尝试派出闲置机器人为伙伴制作护甲。正常程序应该是切割矿石后送进零重力熔炉、产出高纯度的钢条,再加工为爪蟹外壳,不过制程过于复杂。阿马尔泰的岩石本身就称得上高强度材料,即使比不上结构材,却足够抗辐射。她的做法是切割岩石后直接用原本形态覆盖爪蟹机壳,所以强化过的爪蟹外观像是走动的小行星。

  「妳根本是做美工吧。」拉兹看了之后说。起初几秒,迪娜暗忖他是不是在讽刺,以前曾遇过非常不屑作品与艺术扯上关系的工程师,但看他一脸无邪笑容,似乎是真心赞美。

  与拉兹更熟之后,迪娜忍不住探问纠结她几个星期的疑问:为什么要研究冰块?目前可以直接开采的是巨大铁矿,阿周那公司何苦将研究重心转移到艾丝实际上无法取得的资源?

  「有些事情高层也没有对我完整交代,」拉兹回答。「但妳应该记得才对,内部讨论过一阵子,说要开采彗核。」

  「嗯,」迪娜说:「确实讨论过这个,但彗核那么巨大,我们要怎么处理几十亿吨的水?」

  拉兹眨眨眼,神情有点不自在。

  「哪来的时间搬移那么大的东西!」迪娜继续说:「那会是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计划,现在应该没空才对。」

  「如果就之前的状态,确实是没时间。」

  「你说『之前的状态』,这什么意思?」

  「之前,就是动因还没有击碎月球的时候,当时的目标是移动的彗星,所以才提出以巨大的镜子反射阳光到彗核上面,蒸出水分,然后慢慢推挤到新的轨道。对,这会花非常久的时间,简直媲美拿羽毛推动保龄球。」

  「那现在什么条件不同了?」迪娜问:「物理法则又不会变。」

  「当然,」拉兹说:「不过物理学里头也有核物理。」

  「用核弹?我以为——天吶,我都不知道……」

  「妳不会喜欢接下来局势的新走向的。」拉兹回答。

  「我想也是!」

  「舟议会出面说:『大家听好,用太阳能电池不可行,生产不够快、不够多,有好几万艘元舟需要动力,而且它们又大又重。』」

  「其实我考虑过这些问题。」

  「而舟议会得到的结论就是:改用核能。」

  「RTG吗?」

  RTG代表放射性同位素热电机(Radioisotope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是多数太空探索适用的发电装置。RTG的核心顾名思义是同位素,其放射性强大到可以维持高热数十年,热能自然有很多机制可以运用。

  「RTG不够力。」拉兹回答。

  拉兹从地球收到通讯,是加密电子邮件。五个一组的大写字母纷涌而至,看起来活像是直接从恩尼格玛密码机*拿出来的稿子。他没有行李箱,只有一个大尼龙袋,里面塞满纸张,拿出来后,上面也印了满满的大写字母,没办法找出规律。拉兹就这么拿着纸笔,花半小时慢慢解碼,迪娜看了直呼不可思议。加密邮件本身不特别,阿周那公司所有邮件都加密,但看样子,尚恩.普罗布斯特觉得普通加密还不够安全。后来迪娜常会看到拉兹对着密码表埋头苦干,尽管已用Python程序语言做出辅助软件,还是得亲手一个一个进行字母拼写。

  * 二次大战时期纳粹德国的加解密机器。

  他抵达约莫两星期后的某天,解密邮件宣布惊人消息:老板要来了。阿周那探勘公司的创始人兼CEO尚恩.普罗布斯特即将莅临国际太空站。

  「怎么会?」迪娜问:「现在谁要来艾丝都可以吗?不需要载具、宇宙飞船和对接埠?不用核准了吗?」

  她知道问了也没意义。尚恩以网络公司起家,赚了七十亿美元后转战小行星矿业,顺便丢了一、二十亿到其他私人太空科技公司里。

  「他一个人来,」拉兹回答。「搭缩罩式。」

  这东西迪娜就连上Google搜寻后都还要过一会儿才想得起来那是什么。缩罩太空舱,俗称「敞篷车」,是近年因应太空旅游出现的创意新发明,设计重点在于,他们认知到旅客真正要体验的是从太空看着地球、星星——以及(现在已经截然不同的)月球。传统太空舱窗户太小,但游客想要的是将头伸进透明圆球里,清楚看见四面八方的景象,换言之,就是需要穿着宇宙飞行服到处飞。缩罩太空舱结构小而单纯,可以容纳四人,搭乘时要穿特制宇宙飞行服,头罩是个玻璃缸。往返途中会穿越大气层,太空舱外面有坚固庇护层;到达轨道后,庇护层会像敞篷车顶收拢,乘客完全曝露在太空,甚至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太空漫步。

  「缩罩式太空舱可以到这么高的轨道吗?不行吧?」迪娜又问。

  「尚恩自己上来。他做了个单人特殊机种,减少的质量全部转换成推进力。」

  「然后呢?他就直接到气闸前面敲门?」

  「基本上是这样。」拉兹说:「不然能怎么办?叫他滚蛋吗?」

推荐阅读:
  • 《沙丘》六部曲合集
  • 《波西杰克逊》系列合集
  • 《猎魔人》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