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BOOK1 香月美夜老师Q&A

2016/9/23~10/10这段期间,在「成为小说家吧」网站的活动报告上向读者募集过提问,在此奉上回答。碍于页数有限,难以回答所有问题,但也努力尽我所能。香月美夜

◆ 关于世界观

Q 这个世界有旅行商人,那会雇用佣兵来保护自己吗?

A 拥有市民权的商人会雇用护卫。例如班诺他们因为与孤儿院无关的商会工作要去外地时,就会雇用护卫。但是,旅行商人基本不会。因为自己的人身安全与财产,要靠自己保护,也很少有护卫愿意接受雇用。旅行商人没有市民权,反而得担心被雇来的护卫偷袭,被抢走商品与财物。

Q 平民是如何与魔兽战斗?

A 有时设置陷阱,有时也会使用武器。关于平民是如何回收原料,请参考小说第一集中的短篇〈没有梅茵的日常风景〉。如果是自己打得过的魔兽就会战斗,感觉打不赢就逃跑;逃跑失败就会被吃掉。大概是这样。

Q 猪、鸡、山羊这类家畜与魔兽有什么区别?

A 就和平民与贵族的区别一样。

Q 故事中曾描写到平民也会使用魔导具,那些魔导具是贵族制作的吗?还是平民制作的?

A 能制作魔导具的只有贵族,平民无法。

Q 像吉儿达婆婆这样的服务业,也要在商业公会办理登记吗?

A 吉儿达婆婆是无照营业。

Q 梅茵说过,不需要有气象预报,大家都能知道明天的天气。芙丽妲与班诺先生是怎么知道隔天的天气呢?

A 在日本,闻到雨水的气味,或透过肌肤接触到空气时的感觉,也能感觉到可能要变天了吧?同样的道理,只是在天气产生变化时,透过气味、湿度与云朵的模样察觉到了异样而已。在艾伦菲斯特,冬季降水量(雪)多,春季到秋季又经常是大晴天,所以差异十分显著。梅茵只是因为都不外出,又不关心天气,才会毫无所觉。

Q 为什么平民结婚时,父亲都不太考虑当事人的心情,就擅自为孩子决定结婚对象?又为什么挑选结婚对象时一定要找邻居呢?

A 其实五、六十年前这种情况在日本也很常见,因为重要的是成为亲戚以后,两家往来是否没有问题。假如住在平民区北边的渥多摩尔商会的继承人,与多莉大谈一场恋爱以后决定结婚吧。两家准备的礼品等级会截然不同,昆特与伊娃也会在筹办婚礼的阶段就破产。此外,并非一定要是邻居不可。正确地说,是因为若想要有丰富的情报能了解对方的为人,再考虑到门当户对,最终往往选择邻居成为子女的另一半。

Q 贵族大人还不出钱而放在平民区的抵押品,也就是还不能卖的那本书,后来怎么样了呢?

A 请参考第三部Ⅱ的短篇〈尤修塔斯的潜入平民区大作战〉。另外虽是无关紧要的设定,但这其实是艾克哈特的亡妻海德玛莉的老家遗失的其中一本书。

Q 关于艾伦菲斯特传统的,要把烫过食材的汤倒掉的烹煮方式,有什么参考依据吗?

A 有的,参考来源是意大利料理。

Q 梅茵在平民时期是怎么刷牙的呢?贵族又是如何刷牙?

A 关于平民的刷牙,请参考第一部Ⅲ路兹视角的短篇。贵族是使用专用的漱口液洗漱嘴巴。

Q 艾伦菲斯特的平民区治安十分良好吗?昆特还会去喝酒,夜间也能和白天一样安全行走吗?

A 除了可能偶尔被酒鬼缠上,或被卷进一些小麻烦,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危险。因为只有拥有市民权的居民才能住在城里,不会有流浪汉,也不会有必须以扒窃维生的孩童集团;最主要是因为犯下重罪的罪犯不仅会被剥夺市民权,还会被赶出城市,从此不得入城。旅行者也一样,若是惹了麻烦也会被赶出去。

Q 梅茵与路兹持有的公会证,到哪一个位阶都会持有呢?像路兹的父亲那些工匠(师傅)也会持有吗?

A 一直到会作为代表谈生意的工坊师傅都会持有喔。

Q 梅茵在平民区受洗的前后那段时间,班诺先生建立的制纸工坊是设置在大门外的河边吗?

A 是的。因为不能擅自破坏白色建筑物和街道,任意引水进城,所以设置在城市外头。

Q 故事中曾写道,「店家都是祭拜生意之神和水之女神」、「大门是祭拜旅人的守护神和风之女神」,生意之神与旅人的守护神是哪位大神的眷属呢?

A 生意之神是水的眷属,旅人的守护神是风的眷属,其实两位皆是女神。

Q 艾伦菲斯特似乎并不靠海,盐巴是如何取得的呢?

A 透过果实取得。而且其实到处都采得到。

Q 最小的硬币是十里昂(小铜币),那一里昂并不计算吗?还是说有些地方会像日圆汇率的几钱(一日圆等于一百钱)那样去使用?

A 就和日圆汇率的几钱一样呢。平常并不会用到一里昂,在市场上需要找零的时候也会直接取整数,或送点小东西来补零头。

Q 伊娃与昆特的父母现在在做什么呢?

A 伊娃与昆特的双亲都已经过世了。与贵族区相比,平民区的平均死亡年龄较低。

Q 包括像是路兹家,大家似乎都没有与祖父母同住,是因为结婚以后都会离家吗?但平民区住得下这么多人吗?

A 会与祖父母同住的,基本上是直到最后还留在家里的男性。路兹家因为路兹已经离家了,留下来的会是拉尔法吧。结婚以后若不离家,贫民区的住家就太狭窄了。也正如读者的想象,平民区因为人口过度密集,为了拥有住处或自己的工坊,有些平民还会搬到房租较为低廉的其他城镇。

Q 平民是工作到死为止吗?

A 是的,工作到身体不能动为止。没有所谓的退休。

Q 对于神话里头,冬季期间生命之神埃维里贝会囚禁&凌辱土之女神盖朵莉希,第一次听到的人都不会觉得怪怪的吗?这明明很让人震惊,大家却好像理所当然地听过就算了。

A 平民第一次正式听到神话故事,是在七岁的洗礼仪式上,而且是不得不听,内容还又长又难以理解。不只路兹,多数孩子的感想都是:「好长,别再讲了快点结束!」至于贵族,因为讲述神话时会用到许多贵族特有的委婉表现,小时候其实听不懂,等到了青春期,在贵族院正式展开学习、可以理解内容时,他们也已经学会面不改色。姑且不说内心想法,通常不会表现在脸上。

Q 关于班诺先生已经过世的恋人莉丝小姐。是因为继续追究也没有答案,所以没有特别写明吗?死因是寻常的疾病吗?或者她其实是身蚀,所以班诺先生虽是平民,却拥有不少关于身蚀的知识?(因为我觉得身边有没有人曾是身蚀,获取情报的方式也不一样)。

A 呜哇,观察力太敏锐了。没错,莉丝小姐其实是身蚀。但她的魔力相当低,在第二性征发育时发病,在与班诺结婚之前便过世了。以梅茵的视角,不会再接触到更多有关莉丝小姐的事情。若由班诺担任主角,大概就会占很重的比例吧。

Q 我想知道梅茵受洗时,为她盖血印的那名青衣神官是谁?有点怀疑该不会是斐迪南大人吧?

A 敬请期待漫画版的这一幕。

Q 帕露是来自哪一种魔树呢?还在树上的果实跑到哪里去了?

A 帕露就是帕露。还在树上的果实会飞往四面八方,与雪同化后,到了春天只剩种子还留在土壤上。

Q 灰衣神官/巫女服并不是贵族大人在穿的,那都是由哪里的工坊在制作呢?神官服底下的衣服与内衣裤又是怎么取得?要是不够用了,是请青衣神官施舍恩惠吗?

A 会委托裁缝方面的工坊缝制,当作冬天的手工活,并由神殿的经费支出,一年发配一次。衣服要是穿不下了就会保管起来当旧衣,所以见习生的服装其实相当丰富。

Q 担任梅茵侍从的灰衣巫女除了戴莉雅外都讨厌捧花,但这样的巫女有多么少数呢?像叶妮那样不甘不愿地做着捧花的人,其实还不少吗?

A 在梅茵当上孤儿院长前,那时孤儿院的生活还很艰苦,能够离开孤儿院更重要,所以除了服侍过克莉丝汀妮这种特殊主人的人以外,其他人都很高兴能去服侍青衣神官。在底楼的灰衣巫女都离开后,也有人在开始服侍青衣神官后才知道工作内容,因而感到后悔,但所有人仍是觉得总比回到孤儿院好。

Q 梅茵在第二部就任为孤儿院长以后,一年里头来到孤儿院的孤儿就只有戴尔克一个人,但这样算很少吧?虽说送往孤儿院是最后不得已的手段,但如果孤儿的数量这么少,日后很难提供足够的灰衣神官和巫女吧?

A 通常是在爆发传染疾病,父母与亲戚一下子全部亡故,没有人能收养的情况下,送往孤儿院的孤儿才会爆增。但主要也是因为若增加太多孤儿,很难在故事里头逐一描写到。

Q 斐迪南大人似乎很欣赏、信任法蓝,有什么契机才变成这样的吗?

A 斐迪南当上神官长时,曾招纳好几名灰

衣神官成为侍从。当中在教育阶段就被判定不及格,被送回孤儿院的约有十人。而法蓝在接受教育的阶段,一直是默默且认真地完成工作,那副模样让斐迪南留下了印象。平常的工作表现就已经慢慢赢得斐迪南的信赖,服侍梅茵时的工作姿态更让斐迪南对他留下极高评价。

Q 梅茵从青衣巫女时期起,就会给予灰衣神官和巫女们「薪水」,那他们是怎么处理这些钱的呢?看起来好像并没有花掉。至于法蓝,说不定是存起来?

A 他们偶尔会在去森林的半路上买东西吃。因为路兹提醒过,用看得见的方式把钱花在平民区也是很重要的。吉鲁大部分的薪水都花在购买衣服上,以便外出去奇尔博塔商会跑腿;法蓝几乎都存起来;葳玛会花一点钱购买画具。

Q 神殿的青衣神官们应该也有厨师这类下人,这些人都是平民吧?是每天从平民区来神殿工作吗?要是住在神殿里头会无法结婚吧?还是说有会煮饭的灰衣神官?

A 厨师算是下人,分成不住神殿与住在神殿两种。有的会从青衣神官的老家,每天随同青衣神官一起来神殿;有的是每天从平民区进入神殿工作;有的是住在神殿。下人并不是神官或巫女,所以不会无法结婚。只不过神殿里没有供夫妇同住的房间,因此婚后只能通勤。煮饭并非灰衣神官的工作范畴,所以在梅茵指定为助手、又要大家自己在孤儿院里做饭之前,没有灰衣神官和灰衣巫女懂得做饭。

Q 神官长是因为什么事情、又是什么时候,发现罗洁梅茵的魔力量多到足以进入自己的秘密房间?用魔力治愈大地时,他还说过她的「魔力量高于领主」,但是在那之前她就进去过秘密房间了啊。所以我对此十分好奇。

A 第二部开始时,斐迪南就为秘密房间设置了出入限制,防止神殿长进出。后来在第一次向神具奉献魔力时,他就料想到了梅茵的魔力会超过神殿长,所以打从一开始就知道她进得了秘密房间。至于对梅茵的魔力量有十足把握,是在讨伐陀龙布那时候。再后来,是在秘密房间里与齐尔维斯特讨论祈福仪式的事情时,看到他不断乱碰自己的道具与资料,斐迪南又提高了限制。

Q 梅茵喝了能让意识同步的药水后,说她觉得甜甜的,神官长为何感到很惊讶呢?魔力量不同,每个人喝药水时的感觉也会不同吗?

A 因为属性数与魔力量越相近,药水越容易入口,反之则会感到非常难喝,所以神官长才那么惊讶。但由于梅茵是身蚀,不管谁的药水都会觉得容易入口。

Q 达穆尔是否原本会和斯基科萨一起消失?因为斯基科萨的日语发音倒过来是杂鱼骑士的意思,达穆尔的日语发音前两个字倒过来,也有没用的意思。

A 其实我最初取的名字并不是达穆尔,而是萨穆尔,但把萨打成达了。由于名字打错后就上传了,后来干脆更改了设定里的名字。其实只是无关紧要的失误,不特别说明也没人会知道。而达穆尔是唯一经历过梅茵时期的护卫骑士,本就预计让他跟在罗洁梅茵身边,并没打算让他消失。但他早在一开始就被打错名字,从这方面来看,可说是「小书痴」里屈指可数的可怜角色(笑)。

Q 在一般贵族女性眼里,具体而言达穆尔究竟是多么「不可能」的对象?

A 既是不可能继承家业的次男,也不会继承任何魔导具与家产,还曾经遭到处罚。换作在现代日本,大概就是个没房又没钱、还有过前科的男人,甚至是公司要裁员时的头号候补人选,随时没了工作也不奇怪。

Q 帕露看来就像在吸收魔力,所以果然是陀龙布吗?

A 不,两者并不相同。

Q 骑士在战斗时,主要似乎是用思达普变成的武器打肉搏战,那么在第二部尾声所用的攻击魔法,果然是比较次要的攻击方式吗?

A 是指释出魔力这件事吗?其实与次不次要无关,而是位阶高的人用压倒性的魔力量欺侮位阶低的人,或是进行远距攻击时,通常是以释出魔力的方式展开攻击。换言之,那个场面是达穆尔正被宾德瓦德伯爵瞧不起,而斐迪南又彻底没把宾德瓦德伯爵放在眼里。

Q 我想知道,为什么贵族都不晓得塔乌果实=陀龙布。明明那么重要,又会在星祭期间显著减少,为何大家都不知道呢?

A 因为贵族大人不会出入平民区,也不会参加星祭,知道的话反倒教人吃惊。通常塔乌果实会先钻进地下,花上几年的时间吸取土地的魔力然后发芽。平民也一直以为陀龙布是突然从土里冒出来的东西,所以不会联想到塔乌果实。梅茵只是因为碰巧捡起了正要钻进土里的果实、被吸走了魔力,才发现两者的关联。

Q 塔乌果实的树木长什么样子呢?既然掉落数量多到每年都能举办祭典,我想应该不是从已经长大的陀龙布树上掉下来的吧……

A 陀龙布有分雄株与雌株。结塔乌果实的是雌株,快速成长树是雄株。雄株会一边快速成长,一边洒下花粉。

Q 会用塔乌果实丢新娘,也是基于与魔力有关的理由,希望日后生产顺利吗?

A 并不是基于这种理由。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在于减少塔乌果实的数量;至于次要效果,是让平民与快要成为身蚀的人能够释放身上的魔力。

Q 葳玛与罗吉娜的前任主人克莉丝汀妮大人,现在在做什么呢?

A 第三部Ⅰ这时候,已被老家领回收养。

Q 关于克莉丝汀妮大人的阶级。重看小说第二部时,发现书上提到过她的财力,与在神殿的杂务都是由灰衣神官处理,难道她是上级贵族的爱妾所生的孩子?

A 没错。

Q 汉力克家的人,尤其是正妻,实际上对芙丽妲抱有什么想法呢?

A 在第三部Ⅰ这时候,认为她是重要的金主与魔力提供者。

Q 芙丽妲若有了孩子,到时打算怎么办呢?

A 有权决定的不是芙丽妲,而是她的丈夫汉力克。若魔力量足以成为贵族,汉力克便会留下扶养;至于能否得到贵族的待遇,端看有无足够的魔导具提供给孩子。数量若是不够,便会留在汉力克家成为运作魔导具的下人。魔力甚至不到身蚀程度的话,多半会在洗礼仪式前由渥多摩尔商会领养吧。

Q 芙丽妲说过她将来要在贵族区开店,那贵族区也有类似商店街的地方吗?

A 有些贵族夫人也会买卖魔导具、回复药水与喜爱的小东西。大多都是利用位于宅邸一隅的别馆,所以比起店家,感觉更像工坊。对贵族来说就像是副业或家庭代工。

Q 汉力克有办法打点好一切,让芙丽妲能在贵族区开店吗?

A 只是提供给她爱妾用的别馆而已,不需要做什么事前准备。

Q 芙丽妲的魔力量大约是多少?下级贵族程度吗?

A 尽管没去贵族院,成年以后,她的魔力量也能介于下级与中级之间。

Q 关于登记证,梅茵分别在平民时期与贵族时期登记了两次,那墓碑上的平民名牌还有效吗?

A 不,已经无效了。斐迪南刻意做了一个名牌来取代。嵌在梅茵墓碑上的名牌并不属于任何人,而平民时期的登记证已经销毁。

Q 阿尔诺是因为将来有可能做出对罗洁梅茵不利的事情,才遭到斐迪南大人的处分吗?

A 不光是将来有这个可能。因为阿尔诺的私心,已经使得预计成为上级贵族的青衣见习巫女身陷险境,后来他还刻意隐瞒消息不报,使得主人斐迪南的计划险些付诸流水。考虑到他的行为已经带来严重后果,加上今后仍有可能再犯,所以遭到了处分。

Q 想问有关骑兽的问题。之前因为小熊猫巴士总被误认为窟伦,我还以为所有骑兽都保留了动物原先的颜色,但看插图却是纯白色的,很好奇实际上究竟是什么颜色。

A 一开始因为要拿着魔石染上自己的魔力,骑兽会因魔力的颜色而定。只要利用为骑兽魔石染色时的方法,也能改变骑兽的颜色,但都只会是单色。至于其他人的骑兽,可参考第二部ⅡP299~P302的描写。反而因为不是动物原先的颜色,小熊猫巴士才会被误认为是窟伦。

Q 骑兽具有多少战斗能力呢?就算没人会让骑兽能够变形或喷火,但应该至少能咬人或用爪子攻击?

A 因为骑兽原本是魔石,虽然靠术者的想象能够挥动翅膀与四肢,但啃咬与挥爪就不见得了。与其消耗魔力明确想出这些动作,不如自己发动攻击还比较快。骑兽基本上就只是移动用的魔导具。

Q 我想知道罗洁梅茵的近侍们、贵族家人们的骑兽是什么形状,特别受欢迎的骑兽造型又是什么?

A 卡斯泰德家的三兄弟都是长着翅膀、外形像狼的骑兽。最受欢迎的骑兽造型是飞马。

Q 既然有诊察用的魔法阵,代表贵族也会看医生,但平民区没有吗?还有罗洁梅茵晕倒的时候,为什么不找医生来呢?

A 平民区的医生因为不会在贵族院学习,与贵族医师可说是截然不同。此外,不论在贵族区还是在平民区,看医生都非

常花钱。试想一下,在日本若没有健保卡,看医生就得全额自费。梅茵那么常晕倒,不可能找医生来。顶多病情很严重时会去买药(对一家人来说还是很昂贵)。成为罗洁梅茵以后,由于不能让旁人知道她体内有凝固的魔力,又不想找医师来,才由斐迪南担任主治医师细心诊治。

Q 第二夫人、第三夫人这么常见,代表贵族是女婴的出生率比较高吗?

A 出生率其实差不多,只是贵族在确定了继承人以后,便会优先把魔导具提供给能够政治联姻的女儿,所以女性能获得贵族身份的机率较高。相对地,贵族宅邸里的下人则以男性居多。

Q 想知道是谁告诉了齐尔维斯特有关斐迪南肖像画的事情,请务必告诉我!

A 最先告诉他肖像画存在的人是卡斯泰德。因为艾薇拉买了肖像画以后,高兴之余在闲谈间顺口提及。

Q 贵族里头有所谓的「音痴」吗?那会在学习飞苏平琴时矫正过来吗?

A 贵族从小就练飞苏平琴,所以能矫正到一定程度。虽然并不是完全没有音痴,但只会被判定为不会弹琴。

Q 我想贵族区里也有当下人的平民,他们都是住在工作的地方吗?有平民住家吗?

A 所有人都住在自己工作的贵族宅邸里,没有平民住家。

Q 第三部Ⅰ里写道,平常在贵族区里的贵族约有三百人左右,那上级·中级·下级的比例是多少呢?

A 上级:中级:下级的比例约是1:4:3。

Q 伯爵这些爵位的区别在于对领地有多少贡献吗?小说里有伯·子·男爵,是否还有比男爵更低的爵位呢?那是否有公爵、侯爵?另外,我很好奇爵位是否也与上·中·下级对应。

A 爵位是得到土地时的附加头衔。因此,这个世界里没有伯·子·男以外的爵位,除了基贝,其他贵族也不会有爵位。土地的大小与爵位与上级、中级、下级是对应的。

Q 贵族中比如中级与下级的差异用肉眼就能看出来吗?那有什么明确的划分吗?

A 阶级的差异从肉眼是看不出来的。但贵族到了一定的年纪以后,可以感受到与自己魔力量相近的人的魔力。由于能否怀孕生子取决于魔力量是否匹配,因此异性能否成为自己的结婚对象、同性又是否会变成情敌,都能隐约感觉出来,也大概能知道对方的魔力量与自己是否相近。单看属性数的话完全看不出来。

Q 故事里多次提及下级贵族~上级贵族的差别只在于魔力,那么若有贵族虽是下级,魔力却与中级相当,这种情况下阶级还是无法提升吗?该怎么做才能提升阶级呢?

A 贵族会属于上级、中级还是下级,全凭受洗时所属家庭的地位来决定。能力突出的个人若想改变阶级,就只有被人收养与结婚这两种管道。一个家庭若能连续三代都稳定表现出高一级的魔力,地位就能提升。

Q 想问有关「侍从」的问题。罗洁梅茵身边有贵族侍从,那么这些侍从也有服侍自己的侍从吗?

A 住在城堡里的侍从,会有帮他们打理房间与生活起居的侍从,都是他们自己雇用的。若雇来的侍从也是贵族,该名侍从的宅邸与房间里也会有侍从。但若是下级侍从,雇不起贵族侍从时,便会请无法获得魔导具的亲族,或是买来灰衣神官或灰衣巫女担任侍从,打理自己的生活。

Q 这个世界有没有人工栽种和饲养的魔树与魔兽呢?

A 除了苏弥鲁,还有一些魔兽会用来进行魔导具实验,也有外形像是小狗,被当作宠物饲养的魔兽。此外,药草园与温室也会栽种回复药水用的原料。但因为不论饲养还是栽种都需要魔力,除非是不用花多少魔力就能饲养的魔兽,否则不会养来当宠物;魔树的栽种也是除非有多余魔力,否则不可能长期持续。一般都是种植自己种会比采集更有效率的药草。

Q 松软面包到底是哪一种面包呢?面包卷?软式法国面包?布里欧?还是其他种面包?

A 在我的想象中是面包卷。

Q 我想知道祈祷文里汉字的日语念法。

A 「大神/oogami」、「夫妇神/meotogami」「最高神/saikousin」。

Q 魔力不匹配就无法怀有孩子是一种习俗吗?还是基于医学上的理由?

A 是基于医学上的理由。

Q 这个世界没有家族名或姓氏吗?

A 贵族是有的。但贵族的名字本来就够长了,再列出姓氏只会让读者更混乱吧?尤其基贝的全名,是由管理土地的名字+家族名+本人名字组成。字数只会无谓增加,又容易造成混乱,况且光是现在的名字,就有许多读者表示记不住了,所以我认为自己当初没写出来是正确的决定。

Q 本须丽乃(Motosu Urano)的名字来源是爱书之灵吗?还是用口音比较重的方式念梅斯缇欧若拉?翻阅德语人名辞典时,我在辞典里头找到了昆特与伊娃的名字,但梅茵只出现在姓氏的部分。请问名字的由来是什么呢?

A 名字的来源为:书本必须是我的东西。日语的第一人称有「うら/ura(汉字可写作丽)」这个说法。所以うらの→我的东西→译为英文是mine,德语则是main「主要、重要的」,再演变成主角梅茵的名字。

Q 想请教有关「楼层」的算法。请问这个世界和欧洲一样,日本的二楼相当于一楼吗?还是算法其实和日本一样?看到平民区的描写时,我一直以为是后者,但看到孤儿院的说明里提到「底楼」,又觉得搞不好是前者?脑袋有点混乱。

A 平民与贵族的楼层算法不一样。神殿属于贵族,所以是用欧洲的算法。

Q 在艾伦菲斯特,平民的住家都是租的吗?还是自己的?

A 都是租的。领内所有的建筑物全部属于奥伯。

Q 我想了解有关灵魂与死亡的概念。梅茵(丽乃附身前)的灵魂去哪里了呢?这世界有轮回转世的概念吗?贵族与平民认为是怎样的状态,就算是「登上遥远的高处」?大家会想象登上高处以后是什么样子吗?有盂兰盆节吗?因为这个故事不会直接探讨死亡,反而让人非常好奇。

A 这部小说的设定是转生,所以梅茵的灵魂还是梅茵,只是丽乃的记忆苏醒了而已。由于丽乃记忆所含的情报量压倒性庞大,才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但并不是因此变成了另一个人。这个世界并没有轮回转世的概念。一般认为丧礼那天夜晚过去后,太阳升起,便是登上高处的时刻。没有盂兰盆节。因为死亡=被诸神接走,不会再回来。

Q 艾伦菲斯特的时钟设置在哪里呢?我想奥伯在创造城市的时候,应该是一开始就规划了这个功能吧。

A 关于报时的时钟,在贵族区是设在城堡、外墙和神殿,在平民区则是设在东西南北各门,与领主设置的守护城市魔导具放在一起。从创造城市时起就有这个功能。

Q 梅茵现在的个性十分强势,但感觉不是受丽乃影响,而是取回记忆前的梅茵原本的个性(像昆特)影响更强烈,请问究竟是像到哪边呢?

A 这实在不好说呢。只不过,以前的梅茵总是在想「要是我有副健康的身体就好了」,现在却变成了「一直躺在床上永远也看不了书!」所以好像也很难说是梅茵的个性影响更强烈。

◆ 关于创作

Q 好奇作者想写下「小书痴」这个故事的过程。

A 当时因为育儿重任告一段落,有了闲暇的时间,我心想在家里写小说既不花钱,刚好自己也有这样的兴趣。不过,那时候万万也没想到会变成正职工作呢。

Q 作者是怎么创造出这部作品的呢?设定是在哪个阶段完成,又详细到了哪种程度?想知道与创作过程有关的点点滴滴。例如这部作品的背景是在异世界,现实世界里没有的风俗与神祇等等是如何设定,充满魅力的角色们又是如何设计出来。

A 首先,是建造一个作为故事基础的世界。

诸如风土&气候、历史、建筑、饮食文化、服饰、主要产业、大概的物价、身份制度、宗教、恋爱&结婚观、周边国家与其关系、奇幻要素等等,先决定这些背景。我因为不擅长无中生有,所以参考了德国以北(奥地利、瑞士、荷兰、瑞典等)国家的资料。有部分也参考了日本从前的风俗。虽然觉得只要建构大概的框架就好了,但如果有读者问我「这里为什么会是这样?」,还是要有充足的知识才回答得出来呢。而为了架构完整的世界观,我想自己应该看了五十本以上的参考书籍吧。这次在回答Q&A的问题时,有不少提问都让我很庆幸当初先做好了设定(笑)。

世界观架构好后,接着开始创作。第一步,是决定起点与终点。也就是故事要在怎样的情况下开始,最后是怎么抵达终点。可以说是最大、最基本的框架。

我通常都拿影印纸来写大纲,把第一部开始直到最后的最基本发展写在一张A4大小的纸张上。虚弱且濒死的士兵女儿→利用现代知识做出东西,认识了与贵族有联系的商人

→做出纸张了万岁!→洗礼仪式上冲向神殿图书室→被发现拥有魔力→与商人合作,成为神殿的青衣见习巫女→拯救孤儿院获得劳动力→一步步发展印刷业→透过誊写版印刷完成书本→在需要魔力的仪式上被贵族盯上→因身蚀孤儿与他领贵族起冲突→与家人分开并进入贵族社会→领主的养女→???。就像这样,以造书的进度与身份的演变过程为主。

大框架决定好以后,接着是中框架。我再把第一部的大纲归纳在一张A4纸上。第一部的话,要写出从转生直到进入神殿为止的必要事件。不管中途要加入多少非必要事件,这些必要事件都一定要写出来。

中框架决定好后,接着列出主要角色。既然主角是士兵的女儿,自然有士兵一家,然后是推动主角进入贵族社会的商人、联系起商人与士兵的角色、一起做纸的青梅竹马,都是依作用来决定角色。我认为角色有着怎样的作用、又有什么样的性格非常重要,所以到最后才会决定名字与外表。构思情节的时候,只会标记成「商人A」、「青梅竹马(男)」、「侍从1(成年男子)」这样。

角色决定好后,再来是小框架。这项作业是用来填补中框架事件间的空白。像是这个事件需要○○,所以制造○○的事件必须在这之前加进去;在做这件事之前,要先完成这些事情;在进展到这里之前,最好先加入这样的描写等等。一边思考,一边写下来。也常常想让某个角色说某句台词,把脑海中浮现的对话先纪录下来。每天上传的更新内容,就是根据小框架完成的。有时为了回答读者在感想栏里提出的问题,也会稍微偏离正轨,但我创作时不会把自己逼得太紧,只要能在重要事件之前拉回来就好。因为我这个人要是安排得太过严谨,反而会觉得写小说很无聊。不如说我在决定好框架的时候就心满意足了……所以,我都会保留可以调整的弹性。

Q 想问作者都以怎样的步调在写小说呢?平日可以每天都写出东西来,真是太厉害了。我很好奇。

A 更新的前一天晚上,我会从小框架开始,把隔天要上传的本传大纲写在纸上,先写下台词与绝对不可少的说明,然后调换顺序、润色丰富对话,完成整话的大概剧情。接着,把这些内容输入电脑。自从手臂受伤以后,这个步骤我都采用语音输入,但用念的实在很害羞。隔天上午,再不断补充更详细的情境与描写,然后更新上传。一天平均有五、六个小时都花在本传上,直到现在也一样。

此外平日期间,我也会确认漫画版大纲、草图、完成的原稿,也会回复书籍相关的确认信件。如果同时有好几项确认工作在进行,有时明明只是确认完后再用电子邮件回复即可,也会花上一个小时以上的时间。

现在为了可以在平日更新本传,出书作业我都挪到六日处理。以最近的工作安排来举例,出书前一个月(八月)的前半个月,会频繁收到与第三部Ⅰ插图有关的最终确认邮件,同时这个月也要开始为下一集(第三部Ⅱ)做准备。第三部Ⅰ的TO BOOKS独家特典短篇与漫画版第三集的特别短篇,也都要在这个月交稿。

出书月(九月)则是第三部Ⅱ原稿的最后冲刺阶段,约莫中旬会完成本传原稿,月底之前要完成两则全新短篇。与此同时,还要为新角色整理好设定资料、列出我想加入插图的页数、为登场人物的介绍页面补充注解。出书月若遇到节日,就能在密集的行程里有些喘息空间,整个人会非常开心。

出书隔月(十月)有第三部Ⅱ的样本校对作业。校对一定会做两次,分别是初校与二校。此外,后记与作者简介的截稿日期也多是在这个月。而这本《Fanbook》的神殿平面图、番外短篇、Q&A的回答,还有交稿日虽然订在年末、但感觉只有现在才抽得出时间完成的漫画版第四集特别短篇,也都要在十月到十一月的前半个月间完成。从十月中旬开始,还会开始收到插图的确认信。

出书前一个月(十一月)又是插图的最终确认与下集(第三部Ⅲ)的准备工作。书籍化的相关作业就是像这样反复循环。除此之外,现在每隔一个月都要为杂志《大家的图书馆》写稿。六日几乎没有休息到的感觉呢(笑)。

Q 想知道登场人物、专有名词、咒文等等是怎么决定的(虽然知道主要源自德语)。

A 主要的登场人物,都是参考欧罗巴人名录与德国人名辞典等等。有的角色是把字母重新排列,有的是把想到的名词与形容词译为德语后,再适当组合而成。例如前任神殿长拜瑟冯斯,我记得名字来源就是坏蛋+啤酒肚。神的名字与咒文大致也是这样决定的。依角色的作用与性格,凭感觉来决定。

Q 创作的时候,老师是脑海里会有影像的类型呢?还是文字会自然而然涌现?

A 通常是脑海里会有一幕幕的影像呢。我也曾经作过有声音还有配乐、简直像在看动画的梦。梦里的昆特爸爸太帅了。看过Pixiv网站上的动图以后,路兹与梅茵还曾出现在我的梦里玩游戏,那幅画面也非常可爱。

Q 对于每个登场人物在行动时都有自己明确的想法,这点令我十分惊讶,想知道作者是怎么控管伏笔与角色行动的呢?因为感觉光靠写笔记不可能设定得那么缜密,所以十分好奇。

A 我不是写笔记,是写在影印纸上喔。架构中框架时,我会把主角的行动写在一张纸上,主要人物的行动再写在另一张纸上。第一部因为场景只在平民区,控管起来相当简单,但第三部以后就分成了平民区、神殿与贵族社会三个地方,往后甚至会有更多场景,需要很多很多纸呢。

Q 我想知道角色的眼睛与发色是如何决定的。

A 这也是凭感觉。有时某些角色就算早已设定好了,但是开始动笔以后,却觉得好像不太对,便会更改设定。更改以后偶尔还会忘了修改设定里的资料,曾有读者在感想栏里提醒我,「这里写错了喔」。

Q 我以为这部作品是以灰姑娘为基础,事实上有这样的设定吗?

A 并没有灰姑娘的设定喔。为了写出原创故事,我原本构思了四、五个情节大纲。有工艺创作、奇幻世界观、像游戏「炼金工房」系列那样搜集材料做东西的冒险风、劝善惩恶、学园故事等等。我很烦恼究竟该写哪个,最后想到只要写部融合了所有要素的作品就好了嘛,于是从所有的情节中抽出我喜欢的要素,重新写了一份大纲。

Q 写这部作品的时候,是因为意识到了在「成为小说家吧」里十分流行的要素(例如异世界转生)吗?

A 其实算是反过来呢。因为如果想以书为关键字,写出有关图书馆的故事,很难由异世界的居民担任主角,所以我才以主角是转生角色为前提,开始创作故事。毕竟制作书籍与各种物品都需要知识,一个贫困的平民少女若是博学多闻,会显得很不自然吧?而主角若不具备基本知识,故事也无法发展下去。再加上我打算放在网路上,觉得异世界转生题材非常普遍的「成为小说家吧」是很适合的平台,也觉得如果在这里发表,应该可以随心所欲地创作。

Q 我想知道若有角色变得与初期的大纲和设定不一样,那是怎么改变的呢?像是跟原本设定的个性不一样、出场次数变多了之类的。比如达穆尔一开始并没有设定得这么可怜,却变得越来越可怜(笑)。

A 我都是在构思了大概的剧情发展以后,才去丰富角色的设定,但确实有几个角色是在合体前就偏离了原本设定。主角梅茵即是一例。当初我想象中的梅茵,是个住在深山里、个性有些文静的女孩子。然而,性格温顺的女孩子就跨越不了常识与身份的藩篱,只好加以修改,最终变成了那么容易失控的小女孩。

再来就是班诺与路兹了。最一开始,其实是预计由欧托带着梅茵去找公会长。但公会长因为年纪大了,完全不愿采取行动,又因为商会的历史悠久,想法过于保守。我心想着欧托与公会长之间得再安排一个角色才行,冒出来的就是班诺。不只与前旅行商人、也与历史悠久的老店有联系,既年轻又有行动力,所以本来要交付给公会长的任务,几乎都由班诺包办了(笑)。

路兹的情况也差不多。当初原本是由梅茵与多莉一起做纸,中途再加入芙丽妲。但三个人全是女孩子,没有什么体力,果然还是需要有男孩子吧。这么心想以后,本来多莉与芙丽妲要做的工作,就都由路兹揽下来了。

到了第二部,究竟要由神殿长还是神官长来保护梅茵,其实我也想了两个版本。神殿长版本,是老好爷爷神殿长十分疼爱梅茵,至于虽是拥有思达普的贵族、却不得不进入神殿的神官长,则认为她拥有的庞大魔力太过危险,意图将她铲除。为了拯救梅茵,在贵族社会里备受轻视的神殿长,便向同时也是自己外甥的领主求助,请他救救梅茵。奈何老爷爷表现得意兴阑珊,最终采用的是神官长版本。

Q 在创作这么宏伟的故事时,是否曾受到哪部作品的影响呢?

A 举凡至今看过的书籍、电影与游戏,我想都带给了自己各种影响吧。如果有读者觉得,「这里很有那

部作品的感觉呢」,相信一定就是受到了那部作品的影响。老实说影响我的作品太多了,很难明确举出「就是这一部」。

◆ 关于香月老师

Q 我想知道身边的人(尤其是家人)对香月老师有什么看法。

A 呃……他们是这么说的:「我觉得会煮饭煮到一半,因为灵感涌现,就突然说『帮我拿笔记本过来,换人!』的妈妈真的很少见。」「你不要写到晕倒,应该适度休息。更何况你这人本来就没体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