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西方奇幻小说网 > 巫术师> 66-67

66-67

我到达雅典的大不列颠旅馆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去机场。电话被接通到我要的柜台。接电话的是一个男人。
我说的名字他不知道。我拼给他听。接着他要我的姓名。他说:“请等一分钟。”
他几乎让我真的等了一分钟,但是最后我终于听到了一个女人的声音,带有希腊味的美国口音。像是上一次我和艾莉森在那里见面时那个值班姑娘的声音。
“你是谁?”
“是她的一个朋友。”
“你住在这里吗?”
“是的。”
静默片刻。我明白了。几个小时以来我一直在培育着一个狂热的渺茫希望。我低头望着地上的绿色旧地毯。
“难道你不知道吗?”
“知道什么?”
“她已经死了。”
“死了?”
我的声音一定是出奇地平静。
“一个月前在伦敦死的。我以为每个人都知道了。她服用了过量——”
我放下话筒。我躺回到床上去,盯着天花板看。过了很长时间,我才鼓起勇气下楼去喝酒。
第二天早上,我到英国文化委员会去。我对过来关照我的人说,我出于“个人原因”辞职了,但是我在不违背对马弗罗密查利斯的非正式承诺的前提下向他暗示,文化委员会并没有为如此荒僻的小岛输送人才的责任。他听了马上得出错误的结论。
我说:“我并没有追逐男学生。不是这个原因。”
“我说老弟啊,我绝对不是这个意思。”他惊愕地递给我一支香烟。
我们心不在焉地谈论岛上的与世隔绝,谈论爱琴海,谈到该教育大使馆,让他们明白文化委员会不是他们的又一个附属机构,真是活见鬼。最后我随便问他听没听说过有个叫康奇斯的人。他没听说过。
“他是谁?”
“只是我在岛上遇到的一个人。似乎总是与英国人过不去。”
“这正在成为国民的新时尚。想挑拨我们去和美国佬对着干。”他敏捷地合上卷宗,“就这样吧。非常感谢,于尔菲先生。我们所谈大有裨益。只是这样的结局实在令人遗憾。但是不必担心。你所说的一切,我们会牢牢记在心里的。”
走向门口的时候,他一定是为我感到更加遗憾了,于是便邀请我当天晚上和他一起吃饭。
但是我刚一开始穿越文化委员会外面的柯洛纳基广场,便怀疑自己为什么要接受他的邀请。那个地方令人窒息的英国气氛从来不会使我感到是在外国,但是使我感到震惊的是我发现自己正在努力适应那里的环境,争取他们的认可。他们在审判过程中说了些什么?他追求的是自己知道将被迫反叛的处境。我拒绝成为强迫性重复行为的受害者,但是如果我拒不这样做,我就必须有勇气否定自己好交际的过去,否定自己的全部背景。我不仅必须准备好清理垃圾箱而不去教书,而且必须作好准备,即使是清理垃圾箱,也不再与英国中产阶级一起生活和工作。
文化委员会的人都是外国人,街上见到的不知名的希腊人倒成了熟悉的同胞。
我在大不列颠旅馆办好住宿手续之后,问他们最近有没有两个英国孪生姐妹在旅馆里住过,金色头发,二十岁出头……接待员说肯定没有。我本来也认为她们不会到这里来住,因此也就不再继续问下去。
离开英国文化委员会之后,我去了内务部。我借口正在写一本旅游的书,找到了保存战争罪行档案的部门。不到十五分钟,我就找出了真正的安东写的一份报告的英文文本。我坐下来仔细看,除了少数细枝末节之外,所有内容都跟康奇斯讲的完全一致。
我问那一位给我提供帮助的官员,康奇斯是不是还活着。他把刚才从中取出那份报告的档案又翻了一遍。除了弗雷泽斯的地址之外,找不出任何别的东西。他从未听说过康奇斯这个人,他到这个部门来工作的时间不长。
我访问了第三个单位,这一次访问的是法国大使馆。接待我的小姐终于想办法把文化参赞从他的办公室请到楼下来。我说明了自己的身份,告诉他我急需查阅这位杰出的法国心理学家有关论艺术是有组织的幻想的资料……我说的内容似乎把他逗乐了,但是我一提及巴黎大学,马上就惹出麻烦来了。他斩钉截铁地说,一定是搞错了:巴黎大学根本没有医学系。然而,他还是把我领到大使馆图书室的参考书架前。许多事情很快得到了确定。康奇斯从未在巴黎大学担任过任何职务,而且也没有在法国的其他大学任过职,他不是法国的注册医师,他从未用法文发表过任何文章。图卢兹大学有一个教授,名叫莫里斯·亨利·德·康切斯·维尤卫,他写过有关藤本植物病害研究的系列学术论文,但是我不认为此人就是我要找的康奇斯。我原先以为自己至少是为英法之间的相互理解尽了一分力量:因为我未曾以任何方式破坏高卢人认为多数英国人既无知又疯狂的信念。现在我终于摆脱了这种感觉。
我冒着中午的炎热返回旅馆。接待人员把钥匙给了我,同时交给我一封信,信封上面只写了我的名字,还标明“紧急”的字样。我撕开信封。里面有一张纸,写着一个号码和一个街名:辛格劳大道184号。
“这封信是谁送来的?”
“一个男孩子,是个信差。”
“哪里来的?”
他摊开双手,表示不知道。
我知道辛格劳大道在哪里:从雅典通向比雷埃夫斯的一条宽阔的林荫大道。我直接走出去,跳上一辆出租车。我们绕过奥林匹克宙斯庙的三根圆柱,直奔比雷埃夫斯。一分钟后,出租汽车在一幢房子外面停了下来,房子坐落在一座规模不小的花园后部。斑驳的珐琅质数字显示出184号。
花园已经破败不堪,窗户都钉死了。有个卖彩票的坐在附近一棵胡椒树下的一张椅子上,他问我要什么,我不理睬他。我走到前门去,又绕到后面。房子只剩下一个框架。多年以前显然发生过一场大火,平展的屋顶已经塌下来了。我看看后面的一个花园,其荒芜无人照料的情形和前面的花园不相上下。后门洞开。在掉下来的椽木和烧焦的墙壁上,可以发现有流浪者或瓦拉几吉普赛人曾在这里住过的迹象。旧壁炉上有不久前烧过火的痕迹。我等了一分钟,但是我感觉到在这里找不到什么东西。我受骗走错路了。
我朝着等候着的黄色出租汽车走回去。微风吹过,干燥的土地上尘土飞扬打转,给原来已经灰黄的夹竹桃树叶又蒙上一层灰。辛格劳大道上车水马龙,大门旁一棵棕榈树的叶子沙沙作响。卖彩票的正在跟我的司机说话。我出来时,他转过身。
“找人吗?”
“这是谁的房子?”
他没刮过脸,穿一件灰色旧西装,一件脏兮兮的白衬衫,没有领带,手里拿着一串琥珀念珠。他举起双手,表示不知道。
“这个,我不知道。没有人的。”
我透过墨镜望着他,说出一个字。
“康奇斯?”
他的脸顿时明朗起来,仿佛已经明白了一切:“啊,我知道了,你要找的是康奇斯先生?”
“对。”
他甩开双手:“他死了。”
“什么时候死的?”
“四五年了。”他伸出四个指头,清了清嗓子说“完蛋了”。我把目光投向他背后靠着椅子支起来的长杆,上面挂满了彩票,随风飘扬。
我尖刻地对他一笑,用英语说:“你是从哪里来的?国家剧院?”可是他摇头,似乎不懂我的意思。
“他很有钱。”他望着司机,仿佛他能理解,即使我不能理解的话。“他被安葬在圣乔治,一块很好的墓地。”在他那典型的希腊游手好闲者的微笑中,在他告诉你这些不必要的信息时的神态中,有一种十全十美的东西,让你不能不相信他是表里一致的。
“完了吗?”我问道。
“没,没完。去看看他的坟墓。很漂亮的坟墓。”
我坐进出租车。他赶紧跑过去取他那一杆彩票,并在风中挥舞起来。
“你运气好。英国人总是好运气。”他摘下一张彩票,向我递过来。他突然会讲英语了。“哎,就一张小小的彩票。”
我突然叫司机开车。他掉过车头往前开,但是开出大约五十码后,我叫他把车停在一家咖啡馆外面。我招呼一个服务员出来。
我问他,后面那幢房子他知道是谁的吗?
他说知道,是一个叫拉利的寡妇的,她住在科孚岛。
我回头透过后车窗往后看。卖彩票的正朝着相反方向快速走去,走得非常快,我看着他拐进一条小巷不见了。
当天下午四点钟,天气稍微凉爽些了,我乘公共汽车前往墓地。墓地位于雅典郊外数英里处,在艾加罗斯山一面长满树木的山坡上。当我问墓园门口的老头时,满以为他一定会一脸茫然,没想到他还挺认真地走进他的小屋,翻阅一本很大的登记册,然后告诉我继续沿着干道往上走,左边第五个。我走过一排排爱奥尼亚式小型圣堂、圆柱形胸像和别致的墓碑,又走过一片不甚得体的森林,但是绿色的树荫还是挺可爱的。
左边第五个。没错。在两棵柏树中间,在一棵表示悼念的植物下,有一块简朴的潘泰列克大理石墓碑,碑上的十字架下写着这样的碑文:
莫里斯·康奇斯
1896-1949
他死了四年了。
墓碑脚下有一个绿色小盆,插着一支白色马蹄莲和一支红玫瑰,底下有一些不起眼的小白花做衬托。我跪下来把它们取出来。花茎是切割不久的,很可能是当天早上才割下来的。盆里的水清澈新鲜。我明白了。他又在用他的方法告诉我:他知道我猜了些什么;搞侦探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最多也就是找到一个假坟墓,再闹一次笑话。想到这里,我不禁冷笑,但笑容很快就消失了。
我把花又放回盆里去。有一根细小的衬托小枝弯了下来,我把它折下来一嗅,甜丝丝的,蜜一样的香味。既然有一枝玫瑰和一枝马蹄莲,也许是有特定含义的。我把它插在纽孔里,不再想它了。
回到门口,我问老头知不知道已故的莫里斯·康奇斯有什么亲人。他又为我在他的本子里查找,但一无所获。他知道是谁奉上这些花的吗?不知道,很多人都到墓地上来献花。微风把一绺绺头发吹到他充满皱纹的前额上。他老了,也累了。
天很蓝。一架飞机在低沉的轰鸣声中降落在雅典的另一边的机场上。又有其他来访者抵达了,老人一瘸一拐地走了。
那天晚上的晚餐实在太糟糕了,典型的英国式宴请,吃的东西很少。没去之前,我曾经考虑过要给他们讲点布拉尼的情况,我认为那是一张被施了魔法的餐桌。但是谈话刚开始五分钟,我这念头便荡然无存了。我们总共八个人,五个是文化委员会的,还有一个大使馆秘书、一个小个子中年同性恋者、一个批评家是来发表宏论的。席间有大量文学闲谈。同性恋者眼巴巴地盼着大家多讲出些作家的名字来。
“有人读过亨利·格林 [106]  的新作吗?”大使馆秘书问道。
“简直令人无法容忍。”
“我觉得写得很好。”
同性恋者摸了一下蝶形领带:“你们当然知道可爱的亨利……有时说的话。”
他这样反复说了十遍,我环顾周围的面孔,希望看到有人表示与他同感,有人冲他大喊,那是书本里发生的事情,不是私生活中的琐事。但是他们全都一样,每个人的思想都披上了同样神秘的盔甲,像古蜥的翎颌,像冰柱的缘饰。我整个晚上所听到的唯有破碎冰针的叮当声,人们胆小怕事,欲言又止,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没有一个人说出自己要说的话,自己的心里话。没有一个人的行为是宽容的、热情的、自然的。最后气氛变得很令人讨厌。我能看出主人和他的妻子真的热爱希腊,但是话噎在喉咙里就是说不出来。批评家对李维斯 [107]  发表了一番颇有见地的评论,后来又对他破口大骂,把自己的一番高论给毁坏了。我们全都一样,我几乎什么话也没说,但这并不能说明我就清白些或者更少受制于人。故国、女王、公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标准口音,像我们这样的人,一个个道貌岸然,围绕桌子站立,像秘密警察,随时准备对任何明智的欧洲人道主义表现加以镇压。
典型的症状是在讲话中使用的人称一概都是“某人”——某人的观点、某人的朋友、某人的仆人、某人喜爱的作家、某人在希腊的旅行,直至可怕的英国资产阶级复仇之神等。“某人”就像被煤烟熏黑的一个存疑符号,整个晚上都占着主导地位。
我和批评家一起返回旅馆,一路上痛苦慌乱地回忆起弗雷泽斯充满希望的孤寂,回忆起我所遭受的损失。
“文化委员会的这些人实在太讨厌了,”他说,“但是也难怪,生存手段呗。”他没有走进我的房间。他说他要漫步去雅典卫城,但是实际上他却走向扎皮翁公园,那里有大群乡下孩子,他们挣扎在饥饿线上,到雅典来出卖自己单薄的体力换碗饭吃。
我到一个酒吧间去,坐下来喝了一大杯白兰地。我感到很沮丧,无法面对不得不回英国去的现实。我过的是流亡生活,永远的流亡,不管我是否住在那里。流亡的事实我可以忍受,但是流亡的孤寂我无法忍受。
我回到旅馆房间时大约十二点半。雅典夏天的夜晚依旧闷热难当。我刚脱光衣服,打开淋浴头,床头的电话铃响了。我光着身子去接电话,想着可能是批评家打来的,他在扎皮翁公园大概并不尽兴,想找个目标来谈谈那些没完没了的作家名字。
“喂。”
“欧夫先生 [108]  。”是旅馆服务总台夜间接待员的声音,“有你的电话。”
咔嗒声。
“喂?”
“噢,是于尔菲先生吗?”是男人的声音,我听不出是谁。希腊语,但音调很好听。
“我是。你是谁?”
“请你看看窗外好吗?”
咔嗒声。静默。我对着话筒急促地呼唤,可是毫无结果。对方把电话挂了。我从床上抓了一件晨衣,关了灯,跑到窗口。
我三楼房间的窗口外有一条小街。
对面停着一辆黄色出租车,车后部朝我这边,在坡地上微微倾斜。这是正常现象,旅馆叫来的出租车总是停在那里等。有一个穿白衬衫的男人从街道对面迅速走去,经过出租车。他刚好在我窗口底下穿过马路,看不出他有什么奇异的地方。无人的街道、街灯、关闭的商店、黑暗的办公室,一辆出租车。那人消失了。这时才出现了一点动静。
在我窗户底下的正对面有一盏街灯,安装在商店拱廊入口处的墙壁上。因为角度不对,我看不到拱廊的后面。
一个女孩子出来了。
出租车发动起来。
她知道我在哪里。她走到人行道的边缘上,抬起头来看我的窗口,小小的个子,仿佛没有什么变化但又有所变化。灯光照在她的棕色手臂上,但是她的脸在阴影里。黑连衣裙、黑鞋子,左手提着一只小小的黑色夜用手提包。像妓女常出现的情形一样,她从阴影里走出来;也像罗伯特·福克斯。她没有表情,只是抬起头来看我。持续时间很短,十五秒钟就结束了。出租车突然倒退到她面前。有人打开车门,她迅速钻进车去。出租车猛然开动,速度很快,到街道尽头处,汽车轮子发出尖厉的吱吱叫声。
一块水晶跌得粉碎。
一切都被背叛了。

67

到了最后一刻,我愤怒地高声喊叫她的名字。起初我以为他们是找到了一个几可乱真的替身,可是她那走路的样子,站立的姿态,是谁也模仿不来的。
我跑回电话机旁,给夜间接待员打电话。
“刚才打给我的那个电话——你能对它进行追踪吗?”他不懂“追踪”是什么意思。“你知道是哪里打来的吗?”
不,他不知道。
上一个小时,旅馆大堂里有没有发现什么行迹怪异的人?有人在等人吗?
没有,欧夫先生,没有。
我关掉淋浴器,穿上衣服,跑到宪法广场上去。我跑遍了所有的咖啡馆,往所有的出租车里窥视,找遍了该地区一切时髦的公共场所,无法思考,无法做任何事情,只能轻轻地呼唤她的名字,并狠狠地把它咬碎在牙齿间。
艾莉森。艾莉森。艾莉森。
我明白了,我全明白了。她一定是入他们的伙了,这是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但又是我不得不接受的事实。她怎么会这样做呢?为什么?我反复问自己:为什么。
我回到旅馆。
康奇斯可能发现我们吵了架,甚至可能偷听到吵架的全过程。既然他可以动用摄影机,他当然也可以使用传声器和磁带录音机。接近她一定是在夜里,或者是第二天早上……有关地洞里的那些信息:希龙德尔。比雷埃夫斯旅馆的那些人,他们看见我试图说服她让我回到房间里去。我一提及她的名字,康奇斯一定立即竖起耳朵。他一知道她要来雅典,立即意识到他的计划出现了新的复杂情况。从我们见面那一刻起,他就派人监视我们。施展全部伎俩说服她,可能还欺骗她开始……我不禁产生一种奇怪的不是出于性的嫉妒,仿佛看见他把事情真相全都告诉了她:我想教训一下你这位自私的小伙子,让他永远忘不了。我想起过去曾为讨论当代作家和画家和她发生过争吵。这些事不是完全没有联系的。我总是更喜欢指出他们的缺点,而不喜欢看到她对他们崇拜得五体投地,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甚至会觉得自己受到了轻慢……她目光敏锐,往往能讲出他们的许多优点来。
或者是她一直在为他工作?他故意取消学期中那个周末的活动安排,为的是强迫我去和她见面?他还主动提出要把村里的房子借给我,如果我想把她带到岛上来的话。但是我也想起最后一个晚上“朱恩”说过的话——他们如何即兴发挥,在构筑迷宫的时候“老鼠”如何被授予与实验同等的地位。我可以相信,她在比雷埃夫斯旅馆发出尖叫之后,他们一定是找到了一种收买艾莉森的方法,用他们混乱的逻辑,他们的疯狂,他们的谎言,他们的金钱……也许把不让我知道的重大秘密都告诉了她:他们为什么会首先选中我。我还想起我曾经对他们讲过的有关艾莉森的全部谎言,其实他们对那些事情的真相知道得一清二楚。想到这些我不禁大声吼叫起来。
通过回想还发现,“朱恩”派的用场很少,确是一件怪事。地洞里有她的许多服装。在艾莉森出乎预料“出场”之前,她应该扮演一个更加丰满的角色才对。我和她面对面嘴对嘴的第一次见面,隐含着对我用情不专的嘲讽,多次重复的有关《三颗心》的荒唐故事,这些都表明事态可能如何发展。然后是星期日在海滩上,她得意扬扬地炫耀自己赤裸的身体……也许康奇斯不敢肯定第一次和艾莉森接触能取得什么进展,因此必须为其他可能发生的情况留有余地。但是艾莉森显然是赢了,于是“朱恩”便退出行动。这也是莉莉的性格和角色发生变化的原因,她不得不立即扮演起喀尔刻的角色的原因。
棺材式的轿子。里面不是空的。他们是想让她亲眼目睹他们的方法的成功。无情的场面,无尽的暴露,使我精神上感到极端痛苦。审判是针对我“劫掠年轻女人”——她一定是把这个情况告诉他们了。在我离开伦敦之前,她已经有自杀情绪。他们对我的过去已了如指掌。
我真是快气疯了。我想起有关艾莉森的消息传来时,我真的伤透了心。她可能一直在雅典,也可能就在村里的房子里,或者就在布拉尼,甚至在监视着我。她扮演一个看不见的玛丽亚,而莉莉是奥菲利亚,我是马伏里奥——总是摆脱不了莎士比亚的戏剧情境。
我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想象出艾莉森完全受我摆布的种种场景,把她打得青一块紫一块,让她因悔恨而哭泣。
然后一切又都回到康奇斯那里,他有神秘的力量,能塑造出并且控制住像莉莉那样聪明,像艾莉森那样独立的姑娘。似乎他把某种秘密透露给她们,使她们对他唯命是从。只有我被蒙在鼓里,被排除在外,永远是被人嘲弄的对象。
不是哈姆雷特在哀悼奥菲利亚,是马伏里奥。
我睡不着,很想到机场去拧断航空公司柜台小姐的脖子。现在我看出来了,首先接电话的男人和姑娘本人都很急于知道我是谁,他们一定是被劝说入伙了,说服他们的也许就是艾莉森本人。但是我知道,我到那里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他们很可能也会拿出伪造的剪报来。
总得找点事情做。我下了楼,到旅馆门厅里找到夜间接待员。
“我想接通伦敦的电话。这个号码。”我把号码写下来。几分钟后,他指给我一个电话间。
我把电话打到罗素广场我原来住过的那一套公寓房。我站着听那一头的电话铃声。铃声响了好一会儿,终于有人接了:
“我的天啊……你是谁?”
接线员说:“有你的雅典长途电话。”
“哪里打来的?”
我说:“通了,接线员。你好?”
“你是谁?”
听声音是个讨人喜欢的姑娘,但还处于半睡眠状态。虽然这次长途电话花去我四英镑,但还是值得。我发现安·泰勒已经回澳大利亚去了,六个星期前回去的。没有人自杀过。有一个姑娘接管了那套房间,接电话的姑娘不认识她,但是我认为她是安的一个朋友,接电话的姑娘已经有“好几个星期”没有见到她了。对,她是金色头发,实际上她只见过她两次。对,她认为她是澳大利亚人。但是到底是谁……
我回到自己的房间后,想起了当天下午插在纽孔里的花。花已经枯萎得不成样子了,但是我还是把它抽下来,插在一杯水里。
我起得很晚,昨夜终于睡着了,而且睡得比我预料的香。我在床上躺了一会儿,一边听底下街道上的嘈杂声音,一边想艾莉森。我试图准确地回忆起她的表情,有没有幽默,有没有同情,有没有什么表示,是好还是坏。她被安排在这个时候死而复生,我是能理解的。因为我一回到伦敦,一切底细全都会搞清楚,所以此事只能安排在雅典。
现在我要去找她。
我想见她,我知道我非常想见她,逼她讲出真情,让她知道她的背叛是多么卑鄙。让她知道,即使她跪在地上绕着赤道爬一圈,我也绝不会饶恕她。我和她的关系已经结束。我讨厌她。莉莉的毒我已经解了,她的毒我也解了。天啊,要是我能抓到她就好啦。但是我绝不会去找她。
我只要等待。他们会带她来见我的。这一次我可要动用鞭子了。
我到中午才下去吃早餐。我发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我不必等了。又有一封手写的信是给我的。这一次只有一个字:伦敦。我想起了地洞里的那一道指令:除了核心之外,一切于七月结束。核心就是艾莉森。
我到旅行社去订了晚班飞机的一个座位。我站在窗口等出票的时候,看到墙上有一张意大利地图,我找到了苏比亚科,决定赌一把。这一回,提线木偶可要反过来让提线人等一天了。
从旅行社出来以后,我走进雅典最大的书店,就在体育场的一角,向他们要一本鉴别花卉的书。我想让插在纽孔里那朵凋谢的花复活,可惜已经太晚了,只好把它扔掉。女营业员说,英文的一本也没有,但是有一本很好的法文植物志,用好几种语言列出植物的名字。我装出被书中漂亮的图片吸引住了,悄悄翻阅索引,并找到第69页与艾莉森谐音的香雪球条目。
与69页相对的版面上有香雪球的图片:薄薄的绿叶,小小的白花。同时附有希腊语、意大利语和德语名称。
英语名称是:芳香的艾莉森。
 
[1] 刻瑞斯是罗马神话中的谷物和耕种女神。
[2] 忒瑞西阿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位盲人先知。
[3] 赖伐尔(1883-1945),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六年曾两次任法国总理,是把法国出卖给纳粹德国的主要策划者。
[4] 克劳德·洛兰(1600-1682),法国风景画家。
[5] J.鲍斯韦尔(1740-1795),苏格兰作家,曾为其友约翰逊写传记,后借喻为密友或名人写传记的人。
[6] 指一串和弦音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依次连续奏出。
[7] 普洛斯彼罗是莎士比亚剧作《暴风雨》中被篡位的米兰大公。
[8] 普里阿普斯是希腊神话中的男性生殖力之神。
[9] 指十七世纪。
[10] J.P.拉莫(1683-1764),法国音乐理论家、作曲家。
[11] 莫迪利亚尼(1884-1920),意大利画家,以肖像画和裸体像著称。
[12] 马克斯·雅科布(1876-1944),法国诗人。
[13] 贾科梅蒂(1901-1966),瑞士雕刻家、画家。
[14] F.安吉利科(1400?-1455),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画派的著名画家。
[15] 伊卡洛斯是希腊神话中人物,以蜡翼粘身飞离克里特岛,因飞得太高,蜡被融化,坠爱琴海而死。
[16] P.勃纳尔(1867-1947),法国画家。
[17] 指美国插图画家C.D.吉布森笔下代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女性典型形象的少女形象。
[18] 韦伯恩(1883-1945),奥地利作曲家。
[19] 希腊诗人G.S.塞菲里阿底斯(1900-1971)的笔名,他的诗作曾获一九六三年诺贝尔文学奖。
[20] A.多尔梅什(1858-1940),法国音乐家。
[21] T.阿尔博(1519-1595),法国舞蹈理论家和史学家。
[22] G.弗雷斯科巴尔第(1583-1643),意大利管风琴家、作曲家。
[23] J.J.弗洛贝格(1616-1667),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家与羽管钢琴家。
[24] F.I.夏里亚宾(1873-1938),俄罗斯著名男低音歌唱家。
[25] 西方人对尼泊尔人的通称。
[26] 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中的精灵。
[27] 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中丑陋凶残的奴仆。
[28] 阿多尼斯是希腊神话中爱神阿佛洛狄忒所恋的美少年。
[29] 古神殿和阿波罗神示所的遗址,位于今土耳其米利都以南。
[30] 指主教批准的特殊婚姻许可,即不必在教堂公布预告,亦不必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婚礼。
[31] 英国亚瑟王传奇中著名的圆桌骑士之一,因误食爱情药与康沃尔国王马克之妻伊索尔德相恋。
[32] 指靠收租生活的人。
[33] 原文为法文。
[34] 原文为法文。
[35] 埃尔·格雷考(1541-1614),西班牙画家,人物造型奇异修长。
[36] 忒奥克里托斯(公元前310?——前250),古希腊诗人,创始田园诗,对古罗马诗人维吉尔有很大影响。
[37] 公元前十四世纪埃及王后。
[38] L.儒韦(1887-1951),法国演员、导演、设计师;二十世纪法国戏剧界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39] E.L.部雷(1728-1799),法国著名建筑师。
[40] J.H.里兹内尔(1734-1806),路易十六时期法国最有名的家具工匠。
[41] C.G.塞利格曼(1873-1940),英国人类学的先驱者,曾先后在斯里兰卡、苏丹等地考察当地的土著文化遗迹,并写有大量研究著作。
[42] 波蒙那是希腊神话中的果树女神。
[43] 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中被剥夺爵位的米兰大公的女儿。
[44] 法国旧省,相当于今康塔尔省。
[45] 指居住在北欧拉普兰地区的居民,拉普兰地区包括挪威、瑞典、芬兰等国的北部和俄罗斯的科拉半岛。
[46] 罗马神话中的海神。
[47] 莎士比亚的《暴风雨》中一幕。
[48] 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中的那不勒斯王子。
[49] E.G.潘克赫斯特夫人(1858-1928),英国女权运动领袖。
[50] 阿斯塔蒂是古代西北闪米特语地区的腓尼基人所崇拜的爱情和生育的女神。
[51] 阿里阿德涅是希腊神话中国王米诺斯的女儿,曾给情人一个线团,帮助他走出迷宫。
[52] 希腊第二大岛。
[53] 朱恩和朱莉的发音在英语中与“六月”和“七月”的发音相同。
[54] 这里的英文原文是pull your leg,意思是取笑人,但字面意义为“拉某人的腿”,故上文有“腿长了”一说。
[55] 《特里尔比》是英国小说家乔治·杜穆里埃(1834-1896)创作的小说,斯文加利是该小说中用催眠术控制女主人公使其唯命是从的音乐家。
[56] C.卡瓦菲斯(1863-1933),希腊诗人。
[57] 指山区或高纬度地区树木生长的上限。
[58] 在希腊中部塔纳格拉村的古坟中发现的赤陶小雕像。
[59] 希腊神话中文艺众女神居住的地方。
[60] 原文Number One,有“自身利益、自我”之意。
[61] 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前377?)是被称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誓言是医生在行医前保证遵守医德的誓言。
[62] 《圣经》中所说古以色列人经过旷野时获得的神赐食物。
[63] J.A.斯特林堡(1849-1912),瑞典戏剧家、小说家。
[64] 维也纳绅士应指弗洛伊德。
[65]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用语,指儿童在1-3岁发育时期,父母要求儿童学会控制排便,而儿童对此的反应可能在其人格形成上产生深远影响。
[66] 天主教的非正统派别。
[67] 萨佛纳罗拉(1452-1498),意大利宗教、政治改革家。一四九四年领导佛罗伦萨人民起义,建立该城民主政权,被教皇推翻后判火刑处死。
[68] 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国王,大约公元前1334年至前1325年在位。
[69] W.兰格伦(1330?-1400?),生平不详,据猜测系中古英语头韵诗名篇《农夫皮尔斯》的作者。
[70] 《吕西斯特拉忒》是古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的一出喜剧。
[71] 均为狄更斯作品《远大前程》中的人物。
[72] 均为狄更斯作品《远大前程》中的人物。
[73] 均为狄更斯作品《远大前程》中的人物。
[74] 原文Carrot,亦有“诱人而难以得到的酬报”之意。
[75] 希腊神话中的森林之神,亦指色情狂。
[76] 莱斯特伯爵(1533-1588),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宠臣。
[77] 布隆代尔·德·内斯莱,法国北部一位早期抒情诗人,创作时期约在十二世纪末。
[78] 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中人物。
[79] 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中人物。
[80] F.戈雅(1746-1828),西班牙画家。
[81] 见第391页注。
[82] 赫维(1696-1743),英国政界人物、才子,后代许多人对英格兰十八世纪的印象主要源出于他和H.沃波尔的著作。
[83] J.多恩(1572-1631),英国诗人,玄学派诗歌代表人物。
[84] R.杜飞(1887-1953),法国画家。
[85] 伊特拉斯坎人是居住在意大利亚平宁山区一带的古代民族,公元前六世纪时,其文化艺术成就曾达到顶峰。
[86] 坦塔洛斯是希腊神话中宙斯之子,因泄露天机,被罚立于齐下巴深的水中,头上有果树。口渴欲饮时,水便消失;腹饥欲食时,果子便被风吹走。
[87]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两个掘墓人掘出的一具骷髅。
[88] P.E.格林(1894-1981),美国剧作家。
[89] 莉莉和罗斯的英文原文是Lily和Rose,分别有“百合花”和“玫瑰”之意。
[90] 布痕瓦尔德是德国一村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曾在此设立集中营,屠杀了数万名反法西斯战士。
[91] 库克罗普斯是希腊神话中的独眼巨人。
[92] 英国通俗小说家W.H.安斯沃思(1805-1882)的小说《温泽堡》中在森林中出没的鬼魂。
[93] H.波希(1450-1516),荷兰画家。
[94] 狄安娜是罗马神话中的月神和狩猎女神。
[95] 罗伯特·克劳利(1518-1588),英格兰基督教清教徒派教徒、社会改革家。一五四八年著《抗议压迫我国贫苦民众的人们》,斥责当时的豪绅富商比土耳其暴君更残暴。书中主人公喊出其名表示嘲讽之意。
[96] J.C.史末资(1870-1950),曾任南非联邦总理,总理任内推行种族主义政策。
[97] A.阿德勒(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专家和心理学家。
[98] 阿尔汗布拉宫是西班牙南部城市格拉纳达的古迹。
[99] 雷卡米耶夫人(1777-1849),法国贵妇人。
[100] 莎士比亚悲剧《奥赛罗》中主角奥赛罗的妻子,受小人伊阿古诬陷被其夫扼死。
[101] 法国画家米勒(1814-1875)的作品多取材于农民的劳动生活。
[102] 约瑟和马利亚是耶稣的父母。
[103] 库埃(1857-1926),法国心理疗法医师,研究催眠术,倡导一种自我暗示的心理疗法。
[104] 英国拳击奖,一九〇九年由英国全国体育运动俱乐部主席朗斯代尔发起设置。
[105] 一种开襟毛线衣。后一句是为了押韵写着玩的。
[106] 亨利·格林(1905-1973),英国小说家,他的讽刺作品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107] F.R.李维斯(1895-1978),英国文学评论家。
[108] 接待员有口音,将“于尔菲”念成了“欧夫”

推荐阅读:
  • 《沙丘》六部曲合集
  • 《波西杰克逊》系列合集
  • 《猎魔人》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