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臣 第141章

谢翊从龙辇上下来,疾步从外走入岁羽殿内, 袍袖带风, 面容肃冷, 身后几个内侍全都屏息紧紧跟着,脚步一点声音都没有。

殿内仍然灯火通明, 幽香细细,许莼仍然伏案手里拿着折子一手执着笔,听到帘动抬头, 满脸喜色双目晶亮。

他站起来满脸笑容迎上来:“九哥!我想到了!桂州恐怕要乱!土司府有变!”

谢翊:“……怎么说?”苏槐快步过去指挥着内侍倒茶, 谢翊则往自己的位子行去, 许莼跟着他, 一边指了指案上的几份奏折:“桂州土司俸东星,三个月前曾上奏朝廷,以其久病无嗣请立继承者, 但他的奏请很特别,他没有要求过继他的侄子为嗣子,而是请求封其大妃瓦氏为女土司。”

谢翊走到龙椅上坐下来, 接过一旁的热茶,也没喝, 只和许莼说话:“嗯,朕有印象, 礼部暂时搁置了, 有顾虑, 不过听闻, 俸东星卧病多年, 确实桂州土司府政务听说都是这位年轻大妃负责的,这位大妃今年三十五岁,无子女。俸氏侄子们自然是反对的。”

“礼部这边也怕贸然同意,只怕立刻生乱,且也不知这奏表是否真为俸东星的真实意思还是已被大妃挟制,因此也派了使臣去看了。”

许莼目光炯炯:“然后使臣回来上奏朝廷,道滕氏虽确有辅佐政事,但也是土司府官员及各侄子配合的缘故,俸氏为大族,旁系子弟优秀者甚多,为免当地生乱,宜另择嗣子承继土司位为妥。”

谢翊喝了口热茶,点了点头:“是。”

许莼看着他:“内阁拟了复旨,但九哥留中了,未批。”

谢翊将茶杯放到案上,面上原本冷淡神色变温和了,唇角忍不住微微翘着:“是。”

许莼看着他双眸带着得意:“西南土司,前朝多有妻妾继承土司之先例,朝廷封的女土司不少。”

谢翊道:“是,仅洪武朝,就有蜀州芒部土司亡故,其妻承袭司位,乌蒙土司、妻子都病故,朝廷命令其妾承袭土司位。另外,万历崇祯朝还有鼎鼎大名的秦良玉。”

许莼道:“但礼部认为此为‘借职’,子嗣不满十五岁不得承袭土司,先嫡后庶、先亲后疏,因此朝廷先指定其母为土司,是为了确保藩地稳定。”

谢翊道:“嗯,礼部要维持礼法,维护三纲五常,自然要扯个大旗。”

许莼看谢翊神色知道他其实是高兴他能想到这里,兴致勃勃继续分析:“但实际情况是西南地区山多部族多,土司府原本联姻就都是当地大族之间的联姻,这些大妃身后,有兵力!朝廷若是不命她们承继土司,立刻乱就起了!就如秦良玉本人甚至是个极出色的女将军。”

谢翊看着他笑:“对了,元鳞果然聪明。”

许莼拿起了那使臣的奏折:“这位使臣,对瓦氏身后的势力含糊其辞,恐怕是收了了俸氏那些侄子们的好处,偏向俸氏。但身在军中的苏仲元却十分清楚,瓦氏手中必定有兵,且实力不差,朝廷迟迟不发谕令,那边的局势如今定然是一触即发,立刻便要打仗了!因此他怕了,连忙上书要告病请辞!”

谢翊心怀大畅,看着许莼含笑:“想来定是如此。”

许莼看着谢翊也笑:“九哥您拖着不下旨,不让他们挑嗣子,不也是看出来了吗?为什么拖着?”

谢翊含笑:“这不是武英公给你的题么?你怎么倒来问朕呢。”

许莼却已缠上来双手搂着谢翊手臂:“九哥告诉我罢!您自然不是要做那什么无为之君,恐怕是觉得插手不合适吧?但兵部这边和武英公大概都看出来什么情况了,所以这是在催您做决定,您不偷偷告诉我您打算怎么做,我这题怎么答?”

谢翊笑了:“那不成了作弊?不合适,方子静是让你思想,你自己想想罢。”

许莼却整个人已都贴在了谢翊身上,夏日衣裳薄,他热腾腾身躯贴着谢翊只黏着不放:“九哥也是我老师,九哥不教我谁教我呢,明日子静哥笑话我多不好。九哥给我点提示。”

谢翊被他蹭得身也热了,却也舍不得推开他,只好往龙椅一侧挪了挪,许莼果然立刻便挨着坐了下来靠着他笑,谢翊道:“你这已破题破了七八分了,这还有什么想不到的。我只问你,这瓦氏究竟品行如何,我们也不知,俸氏是否真的子弟果真有优秀的,我们也未可知。朝廷贸然介入,若是选了个残暴昏庸的,恐怕反而会激起当地民众反感,要知道那里山多匪多,不靠土司自治,朝廷两面不是人。”

许莼道:“对。”

谢翊道:“因此,土司的最佳人选,就是最能够镇压得住场面的人来做这个土司,无论男女。”

“如今一切都在平静的海面之下暗流汹涌,到底是龙是蛇,还未可知。究竟实力如何、手段如何、品行如何,待百姓如何,那时候才看得出来。”

许莼道:“对,所以九哥这其实是给瓦氏机会?若是朝廷真的复旨从俸氏侄子中择选嗣子,这瓦夫人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必定会作乱,朝廷就不得不出兵平乱讨逆了。”

“而朝廷如果下旨立瓦氏,俸氏也要造反,不管朝廷下不下旨,那边必定都要乱。但如果朝廷下旨了,民众会认为是朝廷的旨意造成的大乱。”

谢翊将那奏折往上放了道:“是,朝廷不复旨,等他们自己决出胜负,是龙还是鱼,他们得自己去抢。”

许莼道:“九哥怎么不和臣子们说呢?”

谢翊失笑:“帝王做事,怎还要和臣子解释?”

许莼诧异:“那武英公他们的意思,其实是希望朝廷早做决定,早日介入,以免生乱吧?兵部把这么个告病请辞的小折子递到御前,其实就是含蓄提醒陛下了。”

谢翊道:“三纲五常,是皇朝根本,朕不能明面上反对纲常伦理。因此礼部哪怕要立女土司,也要拉一层‘借职’的遮羞布。”

“中央与地方,同样有着各种制衡,名义上中央要管地方,但实际上大量事务需要地方自决。在这种时候,无为便是有为。”

“土司自治,只要最后的胜者愿意效忠朝廷,愿意继续向朝廷纳贡臣服,听朝廷号令,那朝廷就封谁。因此这种内乱,各方部族势力往往也都会对外号称继续效忠朝廷,以免立刻就要被朝廷讨伐。他们会不断向朝廷表忠,上贡,全力支持朝廷。”

谢翊看向许莼:“鹬蚌相争,朝廷其实这个时候做的就是坐收渔利的事,但这些事只能做,不能说。”

许莼看着谢翊,谢翊微微一笑:“这是帝王之道。中央和州县藩属的平衡,权臣之间的平衡,文武臣子的平衡,纯臣和能臣之间的平衡……”

他看着许莼,意味深长道:“许多事能做,不可说。此为‘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也。”

许莼怔了怔,谢翊抚了抚他头发,只感到其热意腾腾,年轻人那如初升之日的朝气蓬勃逼人而来,他笑道:“去洗澡了早日安歇吧,又不是什么大事。”

许莼却茫然心中想着:那明天我怎么和武英公交答卷呢……

谢翊却已起了身,牵了他的手臂去玉棠池,命人备热水洗浴。

许莼原本尚且还惦记着怎么重新拟,但看谢翊脱了衣裳泡在池水中,早已将那些乱七八糟地都抛到脑后,立刻飞快地也脱了衣裳跳下池子去,溅起了半池子的水花。

谢翊无可奈何抱住他防止他跌倒,嗔他道:“都军机大臣了,行事还是没个稳重样子,猴急什么?”

许莼嘻嘻笑着扶着谢翊臂膊,已忍不住悄悄探手抚摸着那有力又光滑的肌肤,却又忽然想起来自己太专心想着那折子了,忘了问那谢骞如何了,不过九哥一字不提,也无焦急之色,想来应当也无大碍。

便问谢翊道:“顺安公如何了?九哥刚才去看过了吧?”

谢翊道:“嗯,没什么大事,御医看了,只是饿了罢了,让乳母喂了便安睡了。”

许莼看谢翊的神色却微微有些诧异:“九哥很生气?”

谢翊抬眼看他有些意外他的敏锐:“哪里看出来我生气?”

许莼道:“在宫里教养,怎会饿到?九哥只字不提缘由,方才明明还与我谈笑风生,说到这事脸色便冷淡了,九哥不是生气我,自然是生气那边了。”

谢翊道:“顺安公是我下旨入宫的,之前的乳母丫鬟也都一并入了宫,另外又在尚宫局挑了能干的尚宫,以及选了三个乳母轮流喂养。”

“然而今日原本的乳母告假出宫回家探亲,顺安公便不肯吃别的乳母的奶,也不肯睡觉,嚎啕大哭€€€€这样的小事本来也不会闹到御前,然而芝兰殿的尚宫却大动干戈,一面派人请御医,一面惊动了内侍省,要求要报我。”

许莼一怔:“我也不懂这些,但那孩子还小,只认原来的乳母也难免吧?只是怎么您去了,他就肯吃了?”

谢翊淡道:“无非那一套争权夺利罢了,朕自幼在宫中,这些宫人之间互相倾轧排除异己的手段多得很。如今无非是要借朕这把刀来达到目的。”

许莼道:“九哥处置了人?”

谢翊道:“朕堂堂一天子,去给她们判对错?她们无非是看着朕看重这孩子,便生了别的什么想头。换了这批人,自然还有下一批人,朕难道夜夜都去替她们判案不成?”

许莼看着他道:“九哥,我有一事,本知道不当讲,论理这是宗室的事。但九哥待我恩义至深,我亦不敢在九哥跟前见外。”

谢翊道:“说说看吧。”

许莼道:“九哥自幼不得自由,过得并不开心。如今这孩子年幼失怙,在权利旋涡当中,身不由己,当然,得九哥教养,自然是他之幸事。只是九哥您管的是天下,哪有时间管这些抚养的小事。”

“宫人们再尽心,也难免为着这孩子生了争权夺利的心,不若在宗室中择一夫妻和谐可靠之家庭抚育,等他长大些,九哥再教养也不迟。”

谢翊看着他,目光锐利:“谁和你说了什么?”

许莼哪敢承认,只道:“我只是心疼九哥太忙了罢了。”

谢翊深深看他一眼:“放心,朕有安排,自会给他挑一户人家好生抚育。”

许莼松了一口气:“我就知道九哥深谋远虑。”

谢翊手原本握着许莼手腕,指腹慢慢抚摩着许莼腕内柔软肌肤:“我深谋远虑,也是为你计之深远。元鳞志向宏大,不喜权术诡诈,那也甚好。”

“唯天下至诚为能化,元鳞赤诚君子,所行之者一也,也有你自己的道。”

作者有话说:

注:“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资治通鉴€€元帝纪》

“唯天下至诚为能化。”€€€€《礼记?中庸》

第226章 事成

第二日是常朝, 小朝会很快,今日奏的事也多不大,很快便散了朝, 许莼去了军机处, 今日来得早, 内阁几位尚书和缄恪郡王、武英公都在,看到许莼来了倒也都叙了一回寒温。

他们也都听说了许莼在捉走私的事, 颇为关心地问是否需要帮忙,许莼笑道已请了都察院的大人帮忙了,雷鸣诧异道:“不是都说李梅崖和你势不两立?”

许莼嘿嘿尴尬笑了下:“误会, 误会罢了。”

武英公却问道:“昨儿的奏折都重新拟过批文了吗?”

许莼连忙将满满当当的折子拿出来给方子静, 方子静拿出来翻了翻, 看那几件军务的果然重新考虑过以后, 批得更仔细周详了些,点头道:“不错,你要知道地方军备不易, 不是人人都似你那津海卫那边如此富庶的。然后处处都是要兵要饷的,怎可能处处都给?别看这这折子上说起来都怎么窘迫,都是文过饰非, 须得全盘考虑。”

许莼尴尬笑了下:“知道了,谢谢武英公指教。”

雷鸣道:“别提了现在谁不想都往东边水师走, 都说带兵船富庶,边军确实苦, 亏贺兰将军能在那里守得住。”

许莼喃喃道:“咱们再多想点法子。”九哥的百万雄兵呢, 还得先从国富民强开始啊。户部那边的丁漕盐关等等, 还得盘一盘……通盘考虑才好。

方子静却独独拈了那本告病请辞的折子出来看, 看许莼批的是:“养兵千日, 用在今朝,临阵退缩,谈何赤心报国?”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雷鸣等人都看过来:“武英公因何发笑?”

方子静道:“苏仲元那告病请辞的帖子,许莼批得阴阳怪气的哈哈哈。”

雷鸣拿了那张纸过来看了眼也笑:“批得好,老子一看也恼火。他苏巡检在那里吃香的喝辣的年年还倒卖肉桂花椒的时候,咋没说要回家奉养高堂?呵!”

许莼道:“原来雷大人也知道他装病?那怎么还同意他请辞?”

雷鸣道:“这事本也容易办,朝廷派重兵过去,那边也就不敢轻举妄动了,只能乖乖地听朝廷的谕令,该立哪个就立哪个。托你的福,咱们如今火炮炸弹多,自从各地火器营都起来后,你那混编营的战法也推广开来了,现在都知道官兵厉害,各地匪徒□□全都收敛了,真太平了不少。”

“因此他要跑就跑呗,他如今这么一跑,军功没他的份,今后朝廷也绝不会再起用他了,自己把前程作没了,我一直这个态度,不愿战不能战的武官,赶紧滚,少在那里占位置白吃俸禄。”

许莼欣然道:“雷大人痛快。”

雷鸣道:“关键是不知上意如何,桂州的事不好再拖下去了,看起来那土司撑不了多久了。”他看向武英公:“武英公怎么说?”

方子静慢悠悠将折子放回去:“看皇上意思罢。”

许莼却双目炯炯看着他:“我觉得武英公定然心中也有谋断的,不如教教下官。”

方子静看了他一眼,凉凉笑了下:“历代朝廷都是尊重现任土司的意见,现任土司俸东星既然请封了,朝廷准了又何妨?”

“若是真有问题,那也是那瓦氏守不住……当然,如今咱们海路开了,闽浙粤哪一处调派重兵过去,也不难,因此只看陛下意思了。”

工部尚书杜正卿却道:“此事要谨慎,那俸氏家族繁盛,未必愿意奉女土司,他们打起来,那就乱了,苦了百姓。”

方子静笑而不语。

雷鸣道:“都说了咱们派兵过去,打个屁啊,他们那些土兵,打得过朝廷吗?”

户部尚书罗恒睿道:“难道能一直派重兵在那边?哪里终究都是要委派土司的。”

许莼却忽然道:“我之前有听说,各地土司多为夷霸,纵恣不法,世代据地为王,蓄养农奴,霸占土地、矿藏等资源,又把守着驿路关口收取商税,多有陋俗,百姓也苦不堪言,何不改设职官,与各州县一般统治。藩王都撤了,土司为何不能撤?”

一时几位军机大臣全都转头看他,有的人又看了武英公,毕竟武英公可正是那“撤了藩的藩王”,却见方子静面不改色,笑吟吟道:“部族太多,民风彪悍,你不知道那边山多,隔一条村一条河,土语便已不同,朝廷治理起来太麻烦了。派遣流官不易,现成土司治理比较轻松。且那些地方土地贫瘠,交通不便,打下来了也难治。”

许莼看着他又十分诚恳发问:“粤州也山多,为何不设土司?”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