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臣 第93章

贺兰娘子道了谢,贺兰静江也再三作揖,这才翻身上马,亲自驾车离了二门。

许莼这才长长松了一口气,浑身都松快了,上前就挽着亲娘的手臂道:“阿娘,我回来了你不想我吗?见面就要人教训我。”

盛夫人哪有不思念儿子的,看到儿子上前撒娇,自然是满脸笑容:“你才为官呢,人家贺兰世代为将,这军中路子多着呢,如今他家平反了,不知道多少人想要结交他不得其门,你娘我要不是借着以前那一点微末人情在,哪里能得这点结交的机会。你可不知道人家贺兰家文武双全,这贺兰兄妹都文才极佳,满腹韬略,当为你良师益友。”

许莼头皮又微微一麻,想到自己把皇上错认为他,讨好搭讪赎身的过去,尴尬一笑:“知道了阿娘,知道阿娘为我好。”

盛长天笑道:“我看贺兰将军确实气势惊人,站在那里倒像是有千军万马一般,哪怕衣着俭朴,也无人敢小觑他。”

盛夫人道:“可不正是?长天也该多与他们结交,我听说你这次剿匪有功,官身也要得了?”她面上十分喜悦,原是真心疼爱这个侄儿,如今知道前途远大,更是欣慰。

盛长天道:“嗯按军功说是能给个九品小参将罢了,姑父呢?我过来当去拜见。”

盛夫人道:“已是极好了。”她命服侍的小厮们都上来引着盛长天去客院安置,一边笑着对盛长天道:“你姑父去斋戒了,晚上才回来,你先去歇息换洗一下吧。”

盛长天知道他们母子定然有体己话要说的,只笑着应了下去不提。

许莼却笑着问盛夫人:“难得,阿爹竟然主动斋戒?”

盛夫人道:“被皇上严旨斥责了一回老实了许多。之前和他厮混的咱们门上的一个清客叫那什么刘守庵的,得了脏病,浑身都烂了,直在家里叫了许多天都没咽气,他念着昔日情分去看了一回,回来就吓到了,竟是长吁短叹许久,就开始斋戒念佛起来。”

许莼这下实在忍不住了,嘻嘻笑着,盛夫人却看着他脸色,问道:“今日那贺兰兄妹,你觉得如何?”

许莼道:“都极好。我还正奇怪呢,阿娘你怎么认识他们的?听说还有恩情?”

盛夫人道:“什么恩情,不过是伸了伸手罢了。他们当时沦落风尘,我当时也偶尔出去谈生意,偶然遇到他妹妹被客人为难,怜她境遇,解了围,她当时跪下来求我,说她哥哥病重,需要银钱。我便解囊给了她,并不指望还。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兄妹找上门致谢,后来也都如数还了银子,我十分纳罕他们兄妹品行,但他们乐籍却脱不了,也只私下托了些朋友关照他们罢了。其实也没帮上什么,有时候,有钱,确实能解决很多烦恼,但要说恩义,其实谈不上什么。”

许莼道:“原来如此。”

盛夫人笑道:“尚比不上你十万两银子为他脱籍的豪举。”

许莼面红耳赤,盛夫人却不知道其中还有误认皇上的事,只笑道:“之前诰命虽然是皇恩浩荡,但也多得贺兰将军从中转圜。此次他起复后,又派人送了之前我送的程仪,退还回来,说已受了我们家深恩,不敢再贪图恩惠。但他当时不是十万两银子已交给工部捐了换了诰命吗?我也只与他说了,他只含糊着说并非他之功劳。我爱贺兰娘子的品性,便时时请她过府相陪。可惜她身世坎坷,说了此生不想婚嫁之事……”

许莼忽然抬眸道:“母亲若是喜欢,可收她为义女。”

盛夫人怔了怔,看向许莼,知道自己那点委婉打算已被儿子看出来,面上微微一窘,低声解释:“她若是终身不嫁,我想着若是只是面上的尊荣,也是给她一个安稳……你一直未婚太过扎眼,总挡不住有上门说亲的人,你爹又是个糊涂人……”

许莼道:“阿娘,皇上后宫空虚,他尚且能守得住,我绝不负他。”

盛夫人被他如此坚决拒绝,面上有些窘迫,便沉默了。

许莼回神过来发现自己语气太硬,连忙恳切解释道:“阿娘,您对他们兄妹有恩,提出这等要求,难免有些挟恩求报。贺兰娘子说是终身不嫁,其实多半是因为她身世飘零,曾沦落风尘,在京里高门勋贵里,多半是有些难以说亲。阿娘觉得世子夫人,将来是国公夫人,尊荣无限,又有安稳,是个好归宿。但何尝又不是趁人之危。我看她还年轻,时间还长呢,你焉知这二娘子不会遇上爱她敬她,不计较她过去的真心人呢?结婚生子,夫妻相亲,也好过这空有尊贵的国公府夫人。”

盛夫人被他一句话戳中多年酸楚,鼻尖忽然微微一酸,眼圈红了。

许莼惊觉自己又说错了话,连忙上前抱了抱亲娘:“阿娘我知道您一心为我打算,我不是故意的,我说错话了,阿娘您别计较,我……我不是故意的。”

盛夫人却拍了拍他肩膀道:“阿娘见多识广,才不与你计较。我儿善良又仁义,我高兴着呢。”

她压下心中酸楚,低声道:“知道你心里有成算就行。”

许莼这才放下心来,嘻嘻一笑:“我先去换身衣裳,一会儿再来陪阿娘说话。”

作者有话说:

许莼猝然见到黑历史当事人,气短……

贺兰将军:这小老弟原来这么单纯,好逗。

第148章 璧合

马车辚辚, 在贺兰府侧门停下,一位老苍头佝偻着过来开了门,贺兰静江自己接了妹妹下车, 往里间走去, 老苍头过来将车马拉走。

贺兰静江道:“宝芝, 还是给你买几个丫鬟使吧,去国公府上, 没个丫头跟着你,总有些不便。”

贺兰宝芝道:“阿哥之前不是说不想留在京里,要和皇上请愿还是要去边军吗?既然要走的话, 何必再买人。”

贺兰静江转眼看妹妹眉目淡静, 叹了口气:“我看国公夫人对你十分喜爱, 你随着我坎坷, 总归没个归处。”

贺兰宝芝道:“京里高门有几个能如国公夫人一般呢?还是边疆自在。”

贺兰静江问道:“今日你见到许世子,觉得如何?”

贺兰宝芝并不知盛夫人之前曾托哥哥劝导那断袖之好,只道:“传言有误, 哪里是什么贵阀贪欢纨绔儿,分明得了高人仔细雕琢,名师精心栽培。如今举手投足, 风姿明秀,隐隐清贵气象已成, 如阳春白雪,瑰意琦行, 超然不与俗流。国公夫人托阿哥教导, 显然也是怕他太过娇憨, 不识人心险恶, 来日吃亏吧。”

她顿了顿, 接着道:“倒是他身侧盛家三郎,虽沉默少语,但瞳眸炯炯有英气,如长剑快戟,锋芒毕露,有龙盘虎踞之象,与阿哥倒有些厮像。”

贺兰静江微一默,低声道:“我去打听打听,他是否成亲。”

贺兰宝芝转头看兄长,双眸清冷:“难得国公夫人待我们亲近,贸然袒露结亲之意,恐怕连这难得对我们流露善意之人,都要觉得我们不知好歹。阿哥视我如珠玉,世人却不见得如此。任什么金马玉堂,簪缨世家,也不过一朝风吹雨打去。阿哥,罢了吧。我只伴着阿哥过日子,阿哥若是娶了嫂子,我便做姑子去。”

贺兰静江勉强一笑:“只怕你嫌阿哥太过寡淡,府里太静了。”

贺兰宝芝低低道:“我也希望阿哥能遇到个好嫂子,为贺兰家开枝散叶。”她眉目转侧看向这空空如也安静的贺兰府,仿佛还能依稀记得年幼之时的热闹鼎盛。

下雪的时候门口雪上的鞭炮末,凛冽寒风中她被娘亲牵着手穿着大红锦袍带着金锁在从高高门槛跨出来,然后奔向父亲,被父亲抱起来高高抛起,用下巴上的胡须戳她小脸,然后放声大笑。

如今却四壁萧然,府邸空阔而大,贺兰府原本就不是什么好位置,被抄没后也只荒着,发还回来后越发萧条破败,他们只有两兄妹,住进来也没怎么收拾,只让随行的侍从略微拾掇出住的地方罢了。

贺兰静江看出妹妹伤感,心中也黯然,只说些别的话道:“待皇上万寿节后,我再与皇上请辞了兵部的差使,妹妹且再忍耐几日。”

贺兰宝芝笑道:“哥哥多结交几个朝中的朋友吧,去了边疆,总得有些人替你在朝中说说话,免得咱们家再重蹈覆辙。我看许世子就不错,简在帝心,质朴纯粹,幸而如今年岁不大,未经历背叛,对人尚且热诚真挚,我看他再官场历练几年,当了大官,多被政敌攻讦几次,怕就难结交了。”

贺兰静江也笑:“好,明日我给许世子、盛三爷下帖去,麻烦妹妹替我写帖了。”

贺兰宝芝微笑:“好。”

============

许莼可不知道这京里多少人知道他回京后都蠢蠢欲动要邀他,明日国公府立刻便要被雪片般的帖子递满。

晚上,他陪着许安林、许苇、盛长天吃了家宴,耐着性子听许安林一通€€€€嗦嗦的教训,散了宴会看了时间还早,心里痒痒。看着虽然外边雪越来越大,绵绵密密的大雪鹅毛一般漫天飞扬,他还是悄悄披了大氅斗笠,乘着风雪入了宫。

雪珠子啪啪打在琉璃瓦和琉璃明窗上,愈显得岁羽殿内静悄悄的。苏槐过来看了几次,看谢翊仍然在灯下看折子,眉目宁静,只又悄悄将烛火拨明一些。

又出去命人将热水烧好,在内殿薰炉上将棉被烘暖些,添了一片龙脑香篆进去,熏得香气氤氲,如春芳夏露,悠然香远。

隐隐前头院门似乎有车轮声低语声,谢翊将手里的折子放下,拿了粉青镇纸压在折子上,微微抬头看向窗外。

一侧服侍的四德还未解意,五福已小跑着出去,过了一会儿笑着进来道:“皇上,许世子进来了,才下了车在院门口脱雪氅呢,苏公公在吩咐人拿热水伺候他换衣靴。”

谢翊道:“送些姜汤进来给他喝,这么大雪天,就这么急。”

五福笑着回道:“都已备下了。”

岁羽殿仿佛忽然热闹起来,送热水的,送外套的,外边院子里侍卫们将车驾拉走,灯笼的暖光打在飘雪上,鹅毛一般的雪花都带上了些暖色。

谢翊已亲自走到了院门处,果然看到门房这里一群宫人围着许莼解衣除靴,苏槐正指挥着宫人:“把那十香珍珠脂拿过来,给小公爷脸上手上都擦一擦,瞧这风吹的,要皴了。”

许莼胡乱在那玉瓶里沾了面脂双手搓了搓,显然心不在焉,但面上被风雪吹得红扑扑的。他刚要说脸上不必擦了,却见身侧忽然一静,人似乎都退开了。他抬头,脸上一暖,原来是谢翊自己亲手沾了面脂替他脸上擦着。

许莼眼睛都亮了起来,微微抬了头笑着:“九哥。”

谢翊手指沾着面脂慢慢替他脸上涂抹均匀,看他唇上都有些干裂,手指也沾了脂油替他轻轻涂上去:“这么大雪,急什么?明儿再进来也不迟。”

许莼却也手里挖了一大坨面脂,假公济私地去握了谢翊的手指仿佛是替他擦手,一边笑嘻嘻:“九哥,我替您擦。”一边却一路抹入谢翊手腕内,手指不怀好意地摩挲着。

谢翊反握了他不老实的手,嘴角含笑:“进去内殿喝点姜汤吧。”

殿内温暖如春,香雾隐隐,青缣白绫锦被放在镂花铜薰炉上烘暖得松软,充满着丝丝缕缕馨香馥郁的气息。

许莼靠在暖榻熏炉旁,将双足踏着熏炉上暖脚,一边接过热汤,小口小口慢慢喝着,双眼却只偷眼去看谢翊,笑嘻嘻问:“九哥,我今儿送进来侬世子的折子您看了没?”

谢翊道:“看了,写得这么文采飞扬,是你替他改的吧?”

许莼心虚道:“我哪有那文才呢,那都是贺大哥帮忙润色的……侬世子就是上次我去南洋救的那个夷州的小季将军,可真巧啊。”

谢翊似笑非笑:“喝汤吧,好容易歇下来,又替别人的事奔忙什么。”

许莼神采飞扬:“九哥您不知道,这位小季……不对,这位侬世子,是真能打仗的!说起海上阵图来,那是侃侃而谈,和南洋诸国海寇都打过仗,经验十分丰富。就连那火轮船的原理,他都知晓,一一说与我听。这样人才,九哥您该招揽啊。”

谢翊道:“朕手下能打仗的人多着呢。”

许莼有些泄气:“这样吗?”

谢翊看他丧眉搭眼,又宽慰他:“不过可信又能可用的将领却不多,多少有些毛病。比如秦杰,战术懂一些,也知道顾惜兵力,但正因为如此,打起仗来就缩手缩脚,难免有些贪生怕死,又爱在军饷军需上揩油,品行不怎么端正。”

“又如雷鸣,是勇武过人、能征善战了,偏又有些刚愎自用,不太听劝,热血上头的时候也不管死伤,非要搏个玉石俱焚,这又有些可惜。”

“方子静倒是智计百出、稳扎稳打,偏偏这样的人又因为多疑,不爱信人,想太多,容易贻误战机。总之世事难两全。”

许莼听得入迷,连忙追问:“那贺兰静江呢?我看他文质彬彬,实在想不出他带兵怎么样呢。”

谢翊看他:“你不是才进京么?什么时候又见过贺兰静江了?”

许莼道:“今儿回府,在二门院子看到一头十分威风的青骢马!您没看到啊,那膘肥体壮的,腿这么高!一看就十分能跑!我眼馋,看着不像是家里的车驾,而且这么好的马怎么舍得用来拉车啊。就过去,结果就碰到贺兰将军了。原来他妹子在我家做客呢,我娘邀请过来的,他看下雪了亲自过来接妹子的。这才攀谈了两句。”

谢翊道:“哦,原来这般,他是名将之后,难免也有些纸上谈兵的毛病。但忍辱负重,能耐得下心等候时机,也能谋。贺兰家在边军威望极高,他人也重义气,过去很快便收服了边军许多将领人心。这两年秋天打北边鞑子打得鞑子往后退了好些地方,战绩不错的。”

“如今又翻了案,朕让人赐还了他家的宅子财物。倒是想留着他在京里几年,结婚生子,延绵子嗣,再去边疆。没想到他却不太肯,之前就已上过一次折子,还是想回边军了。”

许莼想了想今日见到的贺兰兄妹虽然风华绝代,却都眉目郁郁,便道:“留在京里,看着旧地,人却都不在了,难免伤心。再者京里这些高门勋贵,哪个不是一双势力眼,如今他好了恐怕结交的人多,但背后又不知心里怎么想,我要是他,也不想留京的。”

谢翊道:“也罢,等过了节再看看他的意向吧。但这么晚了,还谈国事做什么?你大雪夜的进宫来,不是来侍奉君上,倒是来给朕奏事的么。”

许莼嘻嘻笑着,将喝完的汤碗放一侧,已挨到谢翊身侧,却被他腰间的粉青龙佩吸引了目光。他伸手去摸了摸,再摘了自己腰间的一比,果然自己那团龙佩正好可嵌在谢翊龙佩的中央,两只龙一只从上往下回首,一只自下而上腾飞,双龙头正好在龙佩中央相对,龙鬃飞扬,瑞云蔼蔼,正是珠联璧合一对双龙佩。

他喜出望外:“原来这是一对的?”

谢翊道:“一整块料子都做了一对的,你有的朕这里都有,要不怎么这么久?选这么大料子都花了不少时间。”

许莼心中甜蜜,手却伸到谢翊腰间替他解腰带:“谢主隆恩,臣侍奉皇上就寝。”

作者有话说:

珠联璧合哇……

第149章 风虎

圣寿将至, 天降瑞雪,京城好一夜大雪,天亮后上下银装素裹, 琼枝玉树, 通明世界。

谢翊一大早起身出去吩咐, 雪太大,免了早朝, 只单独传几个重臣议事,都分散开在不同时段,又简单翻了翻折子, 拣着重要的批了, 这才又回了岁羽殿。

进了内殿他先脱了带着寒气的外氅, 看了眼旁边伺候的六顺, 六顺悄声道:“有些响动,但没叫人。”

谢翊转进了屏风后的内室,看杏黄帐子倒是挂在金钩上了。许莼却仍赖在床上, 衣服也不穿,就窝在被窝里,趴在软枕上举着谢翊昨夜解下来的龙佩反复看, 肩头和大半个脊背都露在外头,臂上金臂环鳞片焕然。

如此惫懒, 好在殿内确实不太冷,谢翊只觉得好笑, 但又觉得那玉色选对了, 本来挑了鸭蛋青, 是觉得衬他的官服, 如今看来却也衬他肤色, 若是当时做一串玉珠链,环绕在这肌肤上……一定秀色生辉。

他漫无边际想着,一边问许莼:“看什么?有什么稀罕的?和你的一个料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