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臣 第44章

但当时自己也不知写什么理由才好, 若说自己是去做出一番事业来, 这人还没走就放此大话, 到时候一事无成,有何颜面回去见九哥。

而且九哥如今还以为自己不知道他身份,自己若是忽然又反悔说想要入朝帮九哥, 因此才奋发向上,九哥只会觉得自己心性没个定性,一会儿要这样, 一会儿又要那样,越发看不上自己了。

再则自己出海就能学到什么东西, 自己心里也没数,只是隐隐知道自己继续在家中读书, 定然也不会有多少长进。倒不如出来看看, 行万里路, 开阔一番眼界, 兴许自己心中就知道该做什么了。

一时反复踌躇, 百爪挠心,越发伤神,盛长天和盛长云看他如此只以为他暑热之症未好全,长途行船不习惯,因此越发哄着他,不是变着法子让人做了精致饭食来,便是想法子带着他打牌钓鱼等,只教他开心起来。

许莼不想让舅父担心,便也强颜欢笑,自己在舱房中,却又反复涂涂改改,只想着等到了闽州,还是再给九哥捎一封信回去,描补一二。

=======

闽州。

盛长洲接到下仆通报闽州提督太监夏纨到访,吃了一惊,慌忙整衣亲自出来迎接。

却见夏纨穿着便服,身后带着个侍从走了进来,见到盛长洲拱手作揖道:“小盛啊,上次得了你好些玩意儿,没能好好谢谢你,今日过来却是有正事。”

盛长洲深深作揖拜见道:“夏大人客气了,有什么差遣请吩咐。”

夏纨和颜悦色:“不必多礼不必多礼,我这次来,也是受人所托。”

盛长洲一怔:“还请夏公公明言。”

夏纨正色道:“在下受人所托,转告盛少东家一句话。”

“幼鳞执意出海,海上风高浪险,盗寇横生,吉凶莫测,可危可惧。吾实放心不下,现有一贴身侍卫颇精悍,愿借君之手,以盛家奴仆之名赠之,不离身左右,则稍可宽心。幼鳞性跳脱,不识人心险恶,还望君多选老成家仆随行,多加嘱托,出门在外,当以平安为念。当日京城与君短短一晤,知君稳重老成,故托付之。”

盛长洲听完面色微变,迟疑了一会儿问道:“难道这是九爷吩咐?”

夏纨微微一笑:“可不正是?贵人有嘱托,还望兄台多多留意了。这位护卫,无名无姓,九爷有吩咐,兄台可为之起名即可。”

盛长洲看向夏纨身后那侍卫,双眸精光闪耀,太阳穴高高鼓起,想来是内家高手,连忙深深一揖:“有劳兄弟辛劳卫护吾弟了。”

那侍卫还礼,并不多言。

夏纨却靠近盛长洲,低声道:“盛少东家,另外有位苏管家私下托我提点少东家一句话,世子安,盛家安。”

盛长洲看夏纨意味深长的笑容,心下微微一抖,却知道这话的言下之意,若是幼鳞有个闪失,那盛家定然也是要不得安宁了。这位贵人既然能随手给盛家皇商的名号,自然也能随手覆灭一族。

但这话却与之前传话中九爷那拳拳爱惜之意不同,盛长洲便知道,这定是之前见过的九爷跟前那位苏管家了。他这意思既是提点,其实也是警告,希望他能私下劝阻幼鳞不要出海。

但父亲带着两个弟弟进京,如今一直未回,听这意思,难道幼鳞也是跟着父亲来闽州了吗?还打算要出海?幼鳞可是要继承爵位的,姑母的独苗,父亲会答应?

那位高深莫测的九爷……又为何不劝阻幼鳞呢?

他心乱如麻,命人取了一封银子来赠了夏纨,又说了些闲话,一边送了夏纨出去,回来后安置好了那个护卫,交代心腹小厮伺候安排好衣食。

最后思来想去还是去找了祖父盛敬渊,将今日此事一一说了,毕竟事涉全族,不敢不说。

盛敬渊一听,诧异,又细细问了一回盛长洲上次见到九爷的情形,沉思了一会儿道:“上次你回来只说是贵人,对幼鳞无意,只是还报幼鳞救命之恩,因此赏了你姑母诰命,又给了咱们家皇商。如今有为了幼鳞想要出海,十分担忧,派人千里从京城送了个护卫来要放在幼鳞身边护卫,还能够指使得镇守太监照应传话。”

盛长洲点头,盛敬渊又道:“你有没有想过,按你这样的描述,既能使唤地方镇守太监,又能安排礼部颁布诰命,能一句话给咱们盛家派皇商,又能只手翻覆便定盛家一族安危。这样的权力,又是这样的年纪,似乎只有一个人了。”

盛长洲怔怔看着盛敬渊,盛敬渊叹息道:“今年是元徽二十九年。今上幼年践祚,到今年刚好二十九。现内侍省首席秉笔掌印太监,正是姓苏,苏槐。也唯有他才敢如此告诫我们盛家了。

盛长洲脑海中仿佛惊雷炸开,完全怔住了。

盛敬渊看着他道:“早与你说过,商户人家,若想要赚钱,须得时时注意朝堂动向,否则一不小心便要惹祸上身。自得了皇商后,我就把内侍省有名有姓的太监都让人摸了一遍底,你说姓苏,又能指使得动夏纨。你需知道,地方镇守的提督太监,有权有势,一般人是指使不动的。但若是苏槐指使,那就对了。”

“这显然是皇上劝不住幼鳞,幼鳞多半还是偷偷跑来闽州的。你看这转达的话说的,幼鳞性跳脱,这是非常无奈了,十分忧心安危,却大概又舍不得拦幼鳞,这才委婉转送护卫。护卫从陆路千里而来,比你父亲他们水路回来得还快,可见是千里日夜奔驰,不曾歇息,且所有关卡一路放行,畅通无阻。而夏纨收到密令一刻不敢耽搁上门找你转告,这是争分夺秒要赶在幼鳞抵达之前先安排一切,这是人主之能,绝非一般人能够动用的力量。”

“皇上劝不住幼鳞,但苏槐却希望我们盛家能劝阻住,因此才有这一句,这是因为皇上是他主子,幼鳞若是有什么不好,恐圣主忧心,他自然以皇上之意为先。”

盛长洲呆呆看向了祖父:“海上确实凶险,我们何不还是把幼鳞劝回去,姑母只这一根独苗苗。”

盛敬渊笑了声:“你看低了你姑母的眼界,若不是族里世代不允女子上船,她早就也自己出海了。你也低估了君上的胸怀,他既是爱重幼鳞,岂会阻了他远行的志气?男儿志在四方,你们三个孩儿,都是十几岁就出海,难道你爹娘不担忧?”

“但我们能护你们一世吗?既然不能,那自然是早早让你们有谋生之能,这才是真爱护你们。如今看来,只怕当今要大兴海事,通海商了。”

“幼鳞自己若是只想富贵安乐,那都随他,但他既有此志,今上显然也是支持的,只是担忧他安危罢了,那如何不支持呢?择最好的大船,选最好经验最丰富的船员,再令长天长云都随同,风险便小了许多。”

盛长洲忧虑道:“合族命运,都系于幼鳞一人身上。”

盛敬渊笑了声,双眼熠熠生光:“我盛家世代未有惧怕海浪的,富贵险中求,如今这百年难遇的一注大富贵大机缘在此,有何不敢取!”

====

京城,夏纨回报差使已办好的信寄回的时候,谢翊也收到了一盒盛家管事青钱托方子兴辗转送来的礼物。

厚重的匣子打开,里头是两件奇特造型的物事,取了出来,一样是一串累累果壳簇成的东西,握住上边手柄,便听到了清脆的犹如流水流动的声音,又似一个个水中气泡破裂。

另外一样是一个木筒一样的物事,拿起来在手中转动,便听到了哗哗哗犹如落雨的声音。

谢翊不解其意,将随礼物寄来的素笺打开,看到少年熟悉轻快的笔迹:

“九哥,与兄别后,一路风烟俱净,江湖山色,尽皆动人。”

“我已到了闽州港口,见到许多外国风物。其中这两样乐器十分奇特,一样唤作果壳音束,是坚硬果壳风干后串起,其声如泉水激石,流水潺潺;一样唤雨棍,轻轻转动,声如秋风飒飒,落雨沙沙。”

“商人说从极远之海外收来,那里野人祭司用来治病安神,又可伴奏供神。”

“我听之却只想起那一夜雨夜,泉水潺潺,雨声连绵,终日不绝,仿似九哥仍伴在我身边。”

“我待九哥之心,一如九哥待我之心,聊寄与九哥,供九哥案牍之余把玩,以解惫怠倦弛,若得一夕安睡,则更为意外之喜。”

“愿九哥莫失莫忘,勿忘远行之人。”

“弟许莼顿首。”

谢翊拿起那根雨棍,在手中慢慢转动,哗哗雨落之声响起,谢翊闭上眼睛,仿佛却是如置身雨中,涤荡魂魄。那一夜漠漠萧萧全是雨声水声,天地间仿佛只得他们二人。无有君臣,忘却礼仪。

风如拔山怒,雨如决河倾。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谢翊睁开眼睛,吩咐苏槐:“将这两样分悬在窗边,帐内。”

薄幸儿写个信也嘴甜舌滑,到底年少,“老大惜时节,少年轻别离”,这满纸的情意眷眷,教人生气都没法与他认真计较。

只能叹息“念君将舍我,车马去有期。君行一何乐,我意独不怡。”

作者有话说:

========

注:

风如拔山怒,雨如决河倾。€€€€宋€€陆游《大风雨中作》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宋€€苏轼《有美堂暴雨》(咳~此处似应有车。)

“老大惜时节,少年轻别离”“念君将舍我,车马去有期。君行一何乐,我意独不怡。”€€€€宋€€欧阳修《奉答原甫九月八日见过会饮之作》(艳艳庭下菊,与君吟绕之。此诗亦不可深思啊)

第68章 雄图

转眼许莼一路乘船顺风顺水, 已到了闽州港,一眼望去风帆如云,桅索若网, 他喜悦之极。待下了船, 却看到盛长洲已得了消息来接他们, 上来拜见父亲。

许莼看到盛长洲就已喜悦之极,扑上来就挽着盛长洲的胳膊:“长洲哥, 我来了,你喜欢不。”

盛长洲看许莼衣着素淡,但样貌比之冬日他上京见到之时却越发€€丽, 心中又越发惊疑, 却自明白了那位九爷的身份后, 不敢再胡乱猜疑。

盛同屿看盛长洲面上有异, 也不在再问,只等着一起回了府里。

许莼拜见过了外祖父,舅父舅母, 他自幼每年回来住几个月,也是熟惯了的,自收拾有院子和服侍的小厮婆子, 春夏秋冬四小厮已麻利去了院子收拾着,晚上再有接风家宴。

许莼到了自己院子, 看到匾额上写的“定风”,手又有些痒, 觉得自己从前写的字太差了, 若是九哥在这里, 肯定要笑话自己……自己就又可以拖着九哥给自己写个匾额了。

他抬头看着匾额, 盛长天的院子叫平波院, 在他旁边的,看他看匾问道:“去年才新漆了一遍,可是觉得不鲜亮了?要不让人再重新拾掇下。”

许莼道:“不是,我想起我走之前刚让人给京里别业的院子的匾才做好,也不知道挂了没。”那日匆匆走了,也没看到最后院子的匾额,想到此心中一阵酸涩。

盛长云道:“哦?是你题的吗?是什么院子?”

许莼道:“是羡鱼。”

盛长云迷惑:“什么鱼?”

许莼解释:“临渊羡鱼那个羡鱼。”

盛长云读书不太多,但这个词恰好认得,点头道:“原来是这个,记得先生教过,叫什么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你那匾的意思是不是要结网捕鱼啊。”

许莼:“……”忽然对九哥题那个匾的时候的想法摇摆了起来,九哥当时还说是羡慕自己如鱼一般快活自在。如今想来,该不会对自己相忘江湖的鸿鹄闲鱼之说还有些不满,因此题了这字其实是暗讽自己?

以九哥那一向心里有什么都不直说的脾性,恐怕还真是,许莼后知后觉感觉到了九哥当时说那话仿佛是在阴阳怪气……

不过盛长云已拉了他进去:“我给你添了好些东西,你来看看这面镜子,纯银磨的,再看这自鸣钟,好看吧?还有这边这盐瑙浴盆,瞧瞧这整块的盐矿!大夫说时不时泡一泡对身子好的!”

许莼只好笑着答谢,却见盛长洲带着个高大的护卫过来道:“外祖父说给你再添个护卫,这是定海,以后就跟着你了。”

定海便上来行礼,许莼一边还礼一边笑道:“外公已给了我春溪他们四个了,很是帮了我许多,怎的忽然又要给我添人?表哥也有吗?”

盛长云早羡慕道:“哪有呢,我一直说缺个能干的助手。外祖父只让我自己找,现不知哪里挑了这样好的护卫来,定海是吧?看着身材就不像咱们南边人。”

盛长洲瞪了他一眼,笑着道:“春溪那边我已吩咐过了,安排好了定海住的地方,才从船上下来,你先洗洗歇一会儿,等吃饭了我叫长云来叫你。”

说完拉了长云走了,长云还酸溜溜对盛长洲道:“祖父哪里又训练出这般好的护卫,一看那腿,再看手指的形状,就知道真练家子。”

盛长洲白了他一眼,也不理他,打发他回自己房里歇息,自又去了祖父那里。

盛敬渊正听着儿子和他说着这一回在京城的种种事宜:“我看阿妹这次总算是熬出头了,这次去看她气色好多了。北边的生意都靠她掌着,但如今她有了诰命,反不好出头露面了,好在白璧也教出来了,也能出面谈些生意。但终究盘子铺得大,有些兼顾不上,我想着长云长天最好再挑一个去京里帮帮珊瑚,可能好点。”

盛敬渊道:“珊瑚身边不是还有青钱吗?青钱白璧两人在,问题应该不大。还有之前不派人过去,是觉得幼鳞似乎对这做生意有些兴趣,因此才留着给幼鳞的,如今这是有变?”

盛同屿道:“阿妹把青钱给了幼鳞,让她替幼鳞打理着千秋坊和闲云坊,又买了个印书堂,如今找了些绝版书印着,生意还不错。但阿妹说幼鳞不知为何忽然上进起来,想来是交了些益友良师,今年忽然考入了太学。如今似乎却是忽然在这生意上头不大有兴趣了,整日里来往都是些贵人。连三鼎甲也都来拜访,都把自己的书给幼鳞的印书堂印着。”

“听说连这一次的案子,也十分承了状元郎的情。今科状元贺知秋在大理寺,接了此案以后细心查访,这才查出真相,否则这次阿妹和幼鳞都要吃了大亏,便是不被栽赃,也要被他们拖得满身臭了。幸而此次都是密旨处理,这才全了体面。老太太是服鸩自尽的,为保身后尊荣。”

盛敬渊道:“不自尽,之后也没什么好日子过了,倒不如苦肉计保下长房罢了。”

盛同屿道:“阿妹是真的气得很,碍着幼鳞,到底没和靖国公翻脸,要不是他稀里糊涂,幼鳞好好的嫡长子被一个庶长子压在头上多年。幸而如今靖国公知道理亏,又是守孝,如今也不敢糊涂,戒了酒色,看着倒也清明了些。”

盛敬渊道:“他们夫妻之间的事我们不必理会,只看好幼鳞即可。上次长洲回来说,幼鳞似乎如今好起南风来了?这次你们进京,可看出什么端倪?”

盛同屿道:“因着是孝期,看幼鳞因着暑热精神不大好以外,倒无什么异常。但长云长天说认识了幼鳞的一位姓方的朋友,极豪爽大方,招待了他们几日,京城里都游遍了,甚至连京郊的火炮营都带他们去看过。”

“长云本也有些疑心,便略探了探,对方虽未成婚,但应是好女子的,且性情淳朴正直,不似风流之人,想来是正经结交的朋友,为表尊重,也未去探对方的身份。”

盛敬渊问道:“可有道名姓?”

盛同屿道:“方子兴。他们年轻人玩,我没参与,只听长云说的。”

盛敬渊叹息:“平日教你们多留心朝中大员,说方子兴你们想不起来,方子静还想不起来?粤州和我们如此近。”

盛同屿略一思忖,忽然也诧异道:“难道是平南王……不对,平南公的长子,尚了公主的那个,武英侯方子静,那方子兴会是他什么人呢?听着像兄弟。看来幼鳞果然结交的都不是一般人,难怪珊瑚也和我说,幼鳞似乎志气见长。”

盛敬渊道:“早年去过粤洲行商过,那也是繁华锦秀之地啊……今上,野心很大啊。”粤州这边重用方家,闽州这边再放根长线,家族门第之盛衰在此一举,由不得他们盛家不咬这口香饵。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