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臣 第42章

贺知秋看许莼默默坐在一旁,面上似有怅惘之色,心中微动,也笑道:“陛下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牧村自幼伴君,得听陛下教导,实在令我等羡慕。”

范牧村面上微微露出了些苦笑,招手道:“不必再提,如今陛下心思越发深重,我才入朝,也与汝等一般,只勉力向上罢了,陛下可不看那等情面,只看是否做了实绩罢了。”

谢翡也赞道:“这确实也是陛下圣明之处了,朝中选拔官员,只看考绩,陛下用人,也只看实绩。便如梅崖大人,虽则时时忤君面刺,陛下却每看他能办事,从不与他计较。如此一来,我等自不必费心去想如何讨好君上,只一心在政务上即可。”

许莼听着他们谈起朝野大臣,皇上政令等等来,滔滔不绝,谈经论史,个个满腹才华,又都精于事务,官场各个衙门分工,更皆是熟极而流。一时说起来都收不住,清风徐过,九哥在他们嘴里,真正是尧舜一般的明君,而朝中大臣们,也都个个踊跃争先,哪怕得九哥一字赞批,也能感恩涕零。

他不由自主心内想着:自己比起这些人中龙凤,自己只如轻尘弱草一般。一个个不是江淹笔,就是宰相才,而反观自己,说是玉堂金马,不过是祖宗庇佑,又托生在母亲肚子里,外祖父巨富,衣食无忧,因此才能和这些人交接。但其实恐怕他们腹内,也都是看不起我吧。难怪九哥一直要我读书,我如今这般,莫说入朝为官,便是让我跟着他们办事,恐怕都不够资格。

一时光景匆匆而过,竟又到了晚上,四人高谈阔论了一下午,又也将书稿都核过,做了序写了诗,甚至还给靖国公府的园子也题了不少匾额作为感谢,这才兴尽而返。

送走了客人,许莼收了让人送去给阿娘,知道阿娘定然高兴,等出了孝期,重新收拾园子,定然就用得上这些了。

他忙了一下午,却仍是心中郁郁,又不想呆在府里了,悄悄从后门出去,带了春溪等人回了竹枝坊,六婆久不见他了,大喜,连忙细心做了几道素菜来给他调理肠胃。

许莼随便吃了些,却自己一个人去了放船的大堂,和从前一般拿了船在水缸里玩着,心中却想起了曾经九哥和他说过的开海路的事。

他趴在水缸边用手指轻轻推着那些大船,心里想着,我从前只觉得在太学里,也不是很差。如今见了三鼎甲,才知道,原来太学里,也尽都为膏粱纨绔,于国无用,诗文礼仪,学了来,恐怕也未必帮得上九哥。

才满怀思绪,却忽然听到声音:“怎么穿这么少?”

许莼抬头,惊喜:“九哥!”

谢翊从门口走进来,看许莼数日不见,仍是形容秀美,从前的玉佩金章、绣袍朱履尽都除了,只穿着一领素袍薄如蝉翼,衣襟微敞,却能看到左臂上金环宛然,袍袖曳地,赤脚踏着竹屐,多了几分天真不羁,微微一笑:“不是说病了?穿太少了些,还玩水,打湿了又着凉。”

许莼见到谢翊穿着玄色金丝压线窄袖缎袍,坐过来自然而然替他整理湿漉漉的袍袖,和从前一般,登时也忘了这几日满脑子的君君臣臣,身体仿佛有记性一般,已迫不及待靠近了过去:“九哥!我很想你!”

谢翊微微一笑,一手揽住他腰,一手正握住那臂环之处:“我亦甚想卿卿。”

第65章 黯然

许莼与谢翊依偎了好一会儿, 才惊觉自己玩船不小心,衣袖湿漉漉地眼看要拖湿了九哥的衣裳,连忙跳起来道:“九哥您吃了没?您坐一会儿, 我去换身衣裳。”

说完啪嗒啪嗒跑了, 整个小楼都听到他欢快的木屐声。

谢翊哑然失笑, 整了整衣衫,将外衣解了下来, 露出里头贴身穿着的纱袍,看到许莼,还真有些热, 他走过去进了许莼的书房, 案上还是之前的功课, 自那日报丧后, 许莼也一直没过来。

他料许莼心性不定,十分好动,命了六福看着这边亮了灯, 便通知他,果然许莼到底在府里闷了,今日偷跑了出来。

许莼换了衣服又啪嗒啪嗒光着脚着木屐跑过来, 看谢翊坐在贵妃榻上拿着书看,便挨着他坐了嘻嘻笑道:“九哥, 您给我的绝版书都排好了,我今儿和贺状元他们核过了, 正打算明儿就让人送去给你看看呢, 你若觉得可以, 我们就要印啦。”

谢翊道:“哦?怎么能请得动状元大驾来替你核稿呢?”

许莼道:“何止贺状元呢, 连张文贞、范牧村两位都来了嘿嘿嘿, 还帮我写了印序。”

谢翊道:“三鼎甲都去找了你,都是印书么?”

许莼点头:“都排得差不多了,就范探花那边文定公的著述太多了,只不过排了一本诗集而已,明儿我都让人先送给您看看吧。”

谢翊道:“好。”

许莼闻到谢翊身上淡淡的沉香味,不由自主挨得又近了些:“九哥,我今天听三鼎甲说话,真的好有学问啊,好羡慕他们,我觉得我再怎么读书都学不到他们这样的程度呢。”

谢翊笑了声:“你才几岁?就和他们比?一甲前三名,那是全天下的读书人中的佼佼者,自然总得有些才华,那张文贞出身江南,千年风流渊薮,那地方能考出科举来,唯有世族之人。范牧村则家世余荫,门第之盛,无有伦比。他们那旷览古今,博稽野史,是靠家族里多少代读书人一代一代熏养出来的,不是一般人家能比的。”

许莼眼睛一转,已故意问道:“听九哥这意思,是见过他们了?”

谢翊从怀里拿了一颗香丸填入许莼嘴里:“嗯,见过一两次。”没说谎,毕竟臣子们要见他可不容易,就他们的品级,确实没资格面圣。

许莼张嘴便感觉到一粒清凉的香丸化入嘴里,清凉甘香,沁人心脾,头目清明,就连胸口原本有些烦闷的都清爽起来,问道:“是什么?”

谢翊道:“听说你中了暑热,这是解暑用的香雪生津丸。”

许莼含着觉得浑身七窍都冒着凉气,如入雪山,整个人都清爽了:“真不错,九哥说说看?三鼎甲为人如何?”

谢翊仔细看了看他脸色眼睛,看他是否还有病容:“说这做什么?又不是什么重要人。”

许莼道:“我看人不准,得九哥替我把一把,以免我交友不慎。”

谢翊被他哄得心悦,想了想便道:“张文贞好文,裙屐子弟,未洽政务,若是一直执着于寻章摘句,成不了大器,要知道文章憎命达,他太顺了,也就写写太平诗赋,做个抚臣,教化一方,总之若无改变,也只庸庸碌碌无功无过一文臣,最多如董其昌等人一般,成个书画鉴赏家。”

许莼却依稀记得:“董其昌后来开罪乡里,结怨于民,斯文扫地,所有书画收藏付之一炬,似乎结局不大好啊。”

谢翊道:“嗯,张文贞嘴不留情,时开衅端,所谓的名士做派,眺达不拘,来日必结怨甚多,若是能改了,多与人为善,不至如此。”

“范牧村好名,若是一直汲汲以求名,大概也只能止步于入阁前。倒不如李梅崖,虽说好名,却六亲不认,走的孤臣一路。”

“他这人心软面薄,驾驭不了手下,学问精通,将来著书立传,也能做个理学大家。他五感通达,杂念太多,少逢家变,困顿失意,反倒磨砺心性,若得机缘明心见性,不为大儒,便为名僧。”

许莼只听得入迷,追问道:“那贺知秋呢?”

谢翊道:“贺知秋虽出身贫寒,但记心极强,过目不忘,刑名法条,倒背如流,又因着出身贫寒,世情俗务精通,如今在大理寺历练上几年,来日有望成一代刑名。”

许莼睁大眼睛:“那就是和狄仁杰、包龙图一样的清官了?为民做主破案如神!”

谢翊笑了声:“清官还是酷吏,一念之间。这审犯查案,循名责实,慎赏明罚,需得通晓人心,奸盗邪淫之人,一般人推不出他们想法,品行过于高洁的官员可审不出,须得以毒攻毒才行。”

许莼听不太懂,却似乎感觉到了谢翊对贺知秋的一丝不屑,问道:“九哥的意思是,贺状元品行……有瑕?”

谢翊摸了摸他头发,心道不过随便翻翻就能记住书坊浩浩书海中的禁书,又能迅速利用法条来排除隐患祸水东引,这些手段,品行何止是有瑕疵,委实是心狠手黑,但这才干又确乎不错。

如今官员,几乎都重经义诗文,轻律文,不谙民情,不悉政务,只能依赖于刑名师爷。贺知秋从泥巴里挣扎出来,拼着一条穷性命去闯那铜墙铁壁,在这方面可说是奇才。地方到刑部、大理寺积案甚多,贺知秋才到大理寺数月,就勤勤恳恳将积案处理了一大半,不得不说倒是一把好刀。

谢翊耐心道:“刑名、钱谷、文书,都是地方主政不可忽视的,有些世家子弟荫了官,去到地方,便带上三个师爷,分别负责这三块,基本也能混得不错,只是便又养出了一班猾吏,容易受制于手下。”

“若说贺知秋有刑名之才,卿就在这经济之才上,自有天赋,不可自轻自贱。”

许莼忽然想到那修城墙上,九哥既然采纳了还让京兆府尹们照样做,可见也是认可自己的了?

他两眼发亮,抱着谢翊手臂整个人几乎都靠在谢翊身上了:“九哥这么一说,我心里可就开心多了。”

谢翊含笑:“你出身簪缨,祖上是从军的,又人丁凋零,不必和他们比这些。”

许莼喃喃道:“那也不见得我继承什么祖宗遗风,成个将才啊。”

谢翊笑道:“要说将才,你几个表兄英姿雄略,深沉果毅,算是上将军的好苗子。”

许莼心里酸溜溜,只揉着谢翊袍袖,却又问谢翊:“听九哥这意思,也见过我表哥们了?”

谢翊道:“方子兴招待了他们几日,因你不在,我也未去结交,远远见过一面,看都是顾盼雄姿,少年英雄。”

许莼却不知谢翊那句深沉果毅其实说的是盛长洲,只担心在这个话题深究下去,想起方子兴来,一不小心自己要露馅,连忙转移话题:

“对了,那顺亲王世子谢翡呢?九哥觉得他怎样?”许莼听九哥品评人物,只觉得一语中的,十分有意思:“今日我听张文贞赞他是龙蟠凤逸之才,很得皇上器重,又领了好些差使呢。”

谢翊却道:“如何又有谢翡的事?他今天也去了靖国公府?”

许莼笑:“是哇,他说难得休沐,结果去找贺状元,说是到了我这里,又去找范探花说是要钓鱼,结果还是到了我这里,就索性到我这边消磨了一下午。今日还给我题了字画了画呢。”

谢翊笑了声。

许莼摇着他的手臂:“九哥说么。”

谢翊道:“志大才疏,名重识暗,操守尚可。结交名流雅好书画,不过都为一点权,由着他品茗会友赏画这般倒徒费岁月,既有心干些事,不若授予细务,也免白白浪费国禄。”

许莼这些日子对九哥做皇帝的脾气了解了些,这下听明白了,他是嫌谢翡日日为了名声游荡浪费时间白吃国家禄米,既然想干活,那就把那些琐碎的宗室的、光禄寺的这些活交给他干了。果然谢翡甘之若饴,四处显摆。许莼忍不住捂着嘴偷笑,九哥可真太促狭了。但又真的是心胸宽广,宗室求名,若是从前别的皇室,必定猜忌不已,只有九哥毫不介意,只捉了来干活,倒像是张了名利网等着,人人奋勇争先以为得帝青眼,其实都落入九哥彀中干活去了。

谢翊低头看他笑,心中也愉悦:“笑什么?”

许莼道:“九哥似乎不求全于人品。”明明对贺知秋品行不怎么看得上,当日忽然贬斥贺知秋,如今说起他来印象也并不好,必然有因了,也不知贺状元是哪桩事撞到了九哥手里,如今战战兢兢,但九哥却又安排他在大理寺,这是给他一个改正和效劳的机会吧?贺状元刚中状元便被黜落,却又得了一线生机,自然只能死中求生,拼命干活€€€€九哥驭人果然有道,这便是帝王心术吗?

谢翊道:“水至清则无鱼,地方豪猾匪徒,土豪劣绅,得用能臣干吏治之,你也说过,清官没好处,手下人不帮干活。若是求全,恐怕这朝廷官员都抓起来,也没几个冤枉的。古往今来,有多少清廉刚直的能臣呢。昔年有个皇帝对贪官扒皮楦草,杀官无数,亦不能止之,想来皇帝只有真如神一般洞幽烛微,才可止之了。”

“白乐天有诗云: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盖棺都未必能论定,毕竟史书多粉饰篡改。有些人在乱世是英雄,在治世便是奸贼。多少明君,到晚年成了昏君暴君,谁敢说一辈子不会变呢,倒也不必太苛求于人,只管放在合适的位置做事罢了。”

许莼握着他的手,低声道:“九哥说生死之交,一个便可。”

谢翊笑了:“便是这意思,你与我才是死生契阔,白头偕老之人,不必在意那些不相干的人。”

许莼怔住了,他料不到九哥轻描淡写说出惊心动魄之语来,倒显出自己轻薄随便来,终生不渝,谈何容易。

谢翊看他神色笑道:“怎的了?还是不舒服?”

许莼道:“不是,我是想,九哥品评这许多人,如何看我呢?”

谢翊不假思索道:“不是说过吗?天生美质,性醇而多慧,好施有侠气,有经济之才,计相之能,若得一番砥砺,再有提携帮扶,必为良相贤臣。”

许莼看向他,目光带了些迟疑:“九哥,这是你从前说的。”

谢翊:“嗯?有什么区别?”他伸手慢慢抚摸许莼眉目:“烦恼什么呢,都有我在。”

许莼靠向他低头靠入他怀里,不想被谢翊看到自己神色,言语却仍还是听着轻松:“但那日我与九哥燕好后,九哥便允了我不入朝。”

谢翊顺手拥着他道:“嗯,你既不愿,不入也罢。砥砺两个字说得简单,其实不知多少风霜痛楚,何必受此催折,想到我也十分不舍得。”

“你说得也有道理,名利似熔炉,白首相知犹按剑,譬如奔马危崖侧,时时需挽缰,我亦常自省,尚且觉得自己百种须索,千般计较,面目丑恶,更何况卿呢。”

“倒不如卿卿日日自在,闲行闲坐,只做自己喜欢做得事情,想经商便经商,想泛舟便泛舟,卿能如此,我亦喜欢。”

许莼心里凉了一片,心道果然,九哥从前一片苦心,用心栽培,只望我能成才成器,因此待我如严师。如今宠我爱我,一切依我,却只不舍得教我吃苦受累了。

但是九哥这路这般难走,他时时害怕自己从明君变成暴君,说什么百种须索,千般计较……可见心里不知每日思虑多少。

九州四海,多少事让他一人决断,旁人看他乾纲独断,英明神武,圣明烛照,不出户而知天下。哪里知道他一根蜡烛两头烧,宵衣旰食,事无巨细,积思劳倦,郁症已深。

民殷物阜,四海咸钦,九哥励精图治,他什么人都要用,可见是无人帮他忙,只能将就着放到合适的地方,但他却不肯用我了。

因为我未经砥砺磨炼,始终成不了材,三鼎甲人之龙凤,九哥尚且看不上眼,我继续这般浑浑噩噩,娇生惯养下去,不见风霜,不知疾苦,哪里能跟得上九哥?也不知在九哥心中,到时候配得上个什么论定,是富贵禄蠹,还是金玉其外。

他忍不住抱紧了谢翊,谢翊终于忍不住笑了:“你这还孝中,莫要来招我,热不热的,这黏了一晚上了,尚且不足?”

许莼却只抬头看谢翊,目中盈然一点似有泪:“九哥我帮帮你吧。”

谢翊摸了摸他头:“不必,我听说你病了,来看看你,不是为此事。”

许莼有些不好意思:“九哥会不会觉得我不守礼。”却是心中想着,我对不住九哥。

谢翊道:“发乎情止乎礼,我为年长之人,不可教坏了你。”他抬了许莼下巴,低头去吻他,两人就在长榻上接了一回吻,缠绵意动。

许莼眼尾通红,眼睛里仿佛汪着水。谢翊心道再下去朕就要效禽兽行了,罢了看过安心了且回去吧。

许莼却只紧贴着谢翊:“那九哥陪我睡一宿吧。”

谢翊道:“这也实在有些为难我了,昔日柳下惠怀中美人,必无卿卿之美而慧,因此才不曾乱之。”

许莼耳根微红:“九哥,太久没见,舍不得九哥。”

谢翊长叹:“过几日再来看你便是了。”神态间极温柔。

许莼默然不语,脸上不舍之意却十分明显,谢翊无奈,只能道:“陪你睡着了我再走。”

许莼却又忽想起一事,解开衫子给谢翊看着那臂环:“九哥,这个你送我的,我也有一物还赠。”

他自去捧了一个包袱来解开,一边笑:“专门捡了最好的海珠给九哥串的,工匠足足做了好几个月才得,如今天热,贴身穿着正凉爽。”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