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秀才弃夫郎 第56章

急着要银子那位县令赶紧说道:“没有亡,处理的及时,有些伤着的已经医治好了,但没有死掉的。”

他虽嘴上回答的殷勤,心里却警惕起来,他倒是没想到这个妓儿还挺敏锐,因此不由得多看了他一眼。

谢潇澜本就时刻观察着他们的一举一动,这人视线在何意身上多停留了一下,他立刻将何意拉在自己身侧,隔绝了他们的目光。

何意便紧挨着他,对那县令说的话却是一个字都不信的,他给谢潇澜使了个眼色,准备回头再找个空闲偷偷来这边问问那些百姓。

看过这些百姓的住所,又去最近的被淹没的村庄看了一眼,水势上涨的厉害,那些地势低的村庄已经淹没了,连个顶儿都看不到,若是处理,得先将积水全都控干才行。

最好的办法便是开渠道,但这是大工程。

“时辰也不早了,两位大人不如先同我们去用些午食?”

廉胜拒绝:“本官不用,带谢大人去便是。”

他想的简单,这时候日子都难过,他饭量足,若是跟着去吃便是不小的开销,到不如回府上随便吃些。

刚好谢潇澜也有些话想和这几位县令单独说,便同意了。

谢潇澜两人还以为会被带到镇上的酒楼里,不曾想竟是直接去了本县县令贾启镶的宅子里,让他们有些意外的是,县令的宅子装潢朴素,明面上连贵重些的摆件都没有。

就在谢潇澜两人以为他们误会时,小厨房开始陆续上饭菜。

水中游的,天上飞的,地上爬的、跑的,样样齐全。

和那些难民们吃的东西做比较……不,根本没有可比性,他们这些饭菜简直就是真金白银,且看他们一脸淡定的模样,分明就是司空见惯了。

即便早就知晓银子的去向可能不简单,也没想到这些人敢这般明目张胆,何意爱吃鱼,可也是第一次觉得这费尽心思做的鱼有些恶心。

贾县令忙招呼他们坐下,看向谢潇澜时带着些殷切和讨好:“谢大人快些请坐,这位也坐。”

他们只当何意是谢潇澜带的妓儿,便认定了谢潇澜是不学无术不知世道的傻白,想着先笼络了他,京城自然好交代。

两人便将计就计,谢潇澜摆出一副松快的模样,笑道:“可算是没了外人,说来不怕诸位笑话,来此处是本官万万没想到的。”

贾启镶他们本就有试探他的意思,见谢潇澜如他们所想一般并没有全信,听他这么说也只是顺着应了几句,便招呼他们用午食。

何意没胃口,谢潇澜亦是吃不下去,他便干脆举杯同他们碰,杯酒下肚,谢潇澜反而越来越清醒,看着他们也只觉得面目可憎。

与男人做知己,只需在酒桌上推杯交盏便可。

一群酒囊饭袋加一起都没有谢潇澜酒量好,将他们各个灌的神志不清,谢潇澜才算是浅出了口气,恨不得当场便将他们斩杀。

但到底是在人家地盘,他自是要小心行事,强龙不压地头蛇还是有道理的。

他便也装着醉酒,从贾县令府离开了,走时少不了在那些下人们面前做戏,故作轻佻的揽着何意的腰,脸上带着暧昧的笑,光是看着都知道他们接下来要做什么。

贾启镶给他安排的宅子倒是中规中矩,怕是一开始拿捏不准他的性子,不敢太放肆,但经过今天这顿饭,大概就要嚣张起来了。

廉胜是两江总督,不止要忙灾情的事,便没再继续带着谢潇澜,但还是派了几个人跟着他,省的他力不从心。

只是廉胜一走,谢潇澜便将跟着的人都打发去巡视沿海了,而他自己则是穿着光鲜,带着何意到镇上去吃喝玩乐,一副将要紧事全然抛之脑后的样子。

东街糕点,西街茶楼,还要去听听那说书人今儿说的是什么故事,左右一整日都十分松快清闲。

“跟着的人走了。”何意听到兴头上,拿起糕点递到谢潇澜唇边,像是调笑般同他说着。

“想必是去回禀了,且等着,晚些时候便会派人来请了。”谢潇澜张口将点心吃进嘴里,“茶点太甜,你少吃些,仔细牙疼。”

何意仔细品了品:“我觉得还好。”

待两人看完了说书人这出戏,刚走出戏楼贾启镶府上的管家便来请他了,只说有话要同他说,言语间还有不许何意跟去的意思。

何意听罢有些不悦:“大人,何事要背着奴家商议?奴家偏要跟去!”

“心肝儿,你听话先回去,回头我再给你买些你喜欢的宝贝物件,定叫你满意,如何?”谢潇澜旁若无人的捏着他脸蛋。

何意娇嗔一声:“那大人定要买给我!”

“好好好,我再给你些银两,若是有看上的尽管去买!”

谢潇澜说着便给了他一荷包银子,这点银子也就在京城吃顿食,但在这镇上可是能买许多东西的。

何意像是见钱眼开的,收了银子便立刻欢天喜地的转身进了旁边的首饰铺子。

贾府管家将这举动全都看在眼里,更加认定了谢潇澜就是个喜爱美色的。

手里银子足,何意便精挑细选了几个小玩意,想着回头给谢母和谢潇潇,待他们走远了,才根据之前的记忆绕路去了难民营。

这个时辰午食已过,那里除了难民便再没有其他人,衙门派来的官兵也只是施完粥便离开,压根不会多留,反倒是给了何意机会。

他们不信那些县令给百姓们用过好东西,那一桌子的山珍海味就是贪墨的证据,但他还需要确切的证据,谢潇澜已经去找证据了,他也不能落后。

“小心!”

眼看着一个小孩儿晃晃悠悠的站起身,却因为脚步虚浮就要跌在石头上,何意赶紧跑上前把他给拎起来,好歹是没伤到。

他蹲下身子打量着小孩:“有没有伤到?”

“哥哥我认得你,你和坏人在一起。”小孩声音又低又轻,嗓音全然不像正常七八岁小孩的清脆。

何意见他面容惨白,皮肤蜡黄,嘴唇干裂的往外渗血,眼白处发黄,身上更是散发着潮湿的味道,这是极度饥渴饥饿造成的。

孩子的父母跌跌撞撞的跑上前抱住他,哭着对何意求饶:“孩子还小,不懂事,不是有意冲撞贵人的。”

“我知道。”何意心中不是滋味,“我有些事想问问你们。”

那妇人似乎是没想到他这般好说话,生怕他反悔要打人,赶紧点头:“您问您问。”

虽说心中早有猜想,可从妇人口中听到事实真相,只恨不得立刻能找到证据杀了那些贪官!

根据妇人所说,自从灾情发生到现在,只有起初时得到过关照,能吃到新鲜的馒头喝到有米的粥,就连住的木屋都是他们这些难民亲自搭建的。

可许是常有雨的缘故,那些木材根本经不住雨打风吹,没几日就全都倒塌了,还砸死了不少人。

后来县令就不许他们再搭建那样的房屋,只能用干草当墙壁和屋顶,说是因为没了银子,只能让他们先委屈着,等朝廷送了银子再给他们挪好地方。

他们等啊等,等到的只有一日比一日稀的米汤和填不饱的肚子,以及越来越少的人。

妇人抱着孩子泣不成声,旁边听到动静的难民也跟着点头,默默擦泪。

何意用力眨了眨眼睛,他们明明是最根本的民……

“那些去世的人都埋到哪里了?”何意最担心的还是这个。

妇人摇了摇头,她不知道这个。

小孩却说话了,他低低道:“填海了。”

何意像是没理解这三个字一般缓慢而愣然的看着他,片刻后反应过来,胸口开始剧烈起伏。

他们把尸体扔进了海里?!

“……知道在哪边吗?”何意声音哽了一下,先前去沿海的村庄看时,并没有瞧见。

小孩有些紧张的回头看了一眼仰躺在干草垛里的老头,摇了摇头。

意思是不能说。

何意便起身欲走到老头那边,却见对方动了动骨瘦如柴的手臂,阻止他过来,他双眼失神的盯着头顶的干草,轻声道:“渔民世代有传言,被束缚住脚扔进海里的人,死后渡不过奈何桥,喝不了孟婆汤,登不得阎王殿,无法向阎王爷诉说自己的苦难,自然也无法转世。”

苦了一辈子的人,死后也得不到安生。

他们的尸体会被海里的鱼虾啃食,只余森森白骨。

何意将头扭到旁边,使劲眨了眨才敢回头看他们:“我需要去看看抛尸的海岸,若是误食浸泡过腐烂尸体的海水,可能会有疫病。”

“在最东边。”接近太阳的地方。

“哥哥,你会救我们吗?”小男孩拽着他裳群一角轻声问着。

让人心痛的是,其中并没有期待,有的只是彻底麻木前的平静。

何意眼含热泪,轻笑着:“当然,咱们大渊有很多好官。”

暂时安抚了难民,他去沿海处找到了廉胜给他们留的侍从,五人一同去了老先生说的最东边的沿海。

有些远,他们走了半个时辰。

入眼所见的是漂浮在海岸上的破碎尸身和白骨森森,腐臭弥漫在整个东边海岸。

几个侍卫都忍不住扭头大吐特吐,何意鼻尖是民生耳畔是士兵。

他也想跟着吐,但他不忍心让那些在传言里已经无法转世投胎的人,到如今还承受这样的“恶意”。

东边明明是最接近太阳的地方……

“谢正君,我们需要立刻回禀总督大人。”一侍卫沉声说道。

何意轻轻眨了眨眼,视线从那片密密麻麻的腐烂中移开,他轻声:“我和谢大人会亲自与他说,你们帮忙盯一下给难民们煮粥的水是从哪里来的,不要让他们接触这些海水了。”

说罢他拖着有些僵的腿往回走,他得把这些事告诉谢潇澜。

谢潇澜刚回宅子便听说何意不曾回来,脚还未迈出去大门,就瞧见两个侍卫将他护送回来了。

他见何意脚步踉跄赶紧将人揽在怀里,鼻尖嗅到些奇怪味道,他轻轻拍打着何意的后背:“累着了,我陪你睡会。”

“之淮,要出大事了,我需要药材,好多好多药材……”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掉红包。

第56章

那些腐烂时时浮现在眼前, 何意想张口同他形容那景象,可话到嘴边打转,他硬是憋了半天才像那个小孩一般说了几个字。

填海了。

他觉得自己此生都不会忘记这三个字。

谢潇澜到底是重生过的, 前世便见过太多龌龊肮脏,如今只是听何意这么一说, 便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虽不懂此事关药材何事, 但总归是非用不可, 且这件事非同小可, 完全是意料之外的事, 谢潇澜暂且安抚了何意之后便回书房提笔写信了。

他们如今处境艰难, 步履维艰, 必须得有人将此困局打破。

廉胜便是最好的人选。

谢潇澜虽对廉胜有意见,但那都是私事, 对方如今是两江总督,这件事就必须得他出面,而且,他也想知道,在廉胜眼中, 那些贾启镶之流到底是何种人。

“他们如今对我已经有半数信任,甚至扬言若这时能拿到朝廷的赈灾款,便会与我分, 我没直接答应,在他们眼中痛快答应才是最有问题的。”谢潇澜将两封书信封好。

如今他们在别人的地盘上,自然是要处处小心行事。

一封走明路给朝廷送去, 写的无非就是这里灾情严重, 百姓民不聊生, 因此需要赈灾银, 而另一封则是悄悄送去给五王府,他和夜楚渊向来走得近,不会有人起疑心。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