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广告屏蔽插件

多年坚守,做站不易,广告是本站唯一收入来源。

为了继续访问本网站,请将本站加入您的广告屏蔽插件的白名单。

契弟 第77章

“秋哥呢?”

小土豆拉开自家的门,回应他的是灶洞里火舌的噼啪作响。

上官野也不在,且屋子里没有丁点饭菜的余香,小土豆记得临走前,白秋明明做了葱烧萝卜的,为什么没有?米饭也没有。

这人呢?!人都哪去了?

外面还下着雪哩,凭他们爷那懒惰的性子,他会出门赏雪吗?他……

“小土豆!”

不等小土豆细想,小芹菜便把他叫了出来。

“你看!”

小芹菜指着地上的脚印。

小土豆揉了揉眼睛蹲下,从他们家到白秋家那一串,七寸六的明显是上官野的脚印,这脚印到白秋家然后就出去了,是往出村的方向去的,中途还多了许多别的脚印,一看就是身强体壮的男人的大脚。

所以,上官野是出村了?

“小土豆,你再看!”

依旧是小芹菜发现的端倪。

小土豆跑回来沿着小芹菜的手指,从白秋家后门的一条小道,有约莫六寸长的脚,旁边还跟着溜小梅花。

“是秋哥,和秋哥的狗!”小土豆惊呼,“秋哥也走了!小芹菜,我们跟着脚印,兴许秋哥也出村了!”

“怎么那么不凑巧?好端端的出什么村?还带着狗,是不是去大集了?我听说这的村民喜欢赶大集,是去买菜了吧?”

“有可能。”小土豆使劲往前奔着。

刚在山上时那股坏坏的感觉又出现了,冥冥中许多不相干的事儿在往一起关联。

为什么不爱出门的上官野出了门?

为什么初次到缸子村的老板提起白秋反应会那么激烈?

为什么他们刚要找白秋,白秋就不见了?

为什么他的契哥儿不想他见外人?

白秋身上究竟有什么秘密?

还有,这脚印的去向,根本不是赶大集,而是上山,距离缸子村最近的,有座弘扬寺的杨树山!

第152章 弘扬寺

弘扬寺是清丰县内一座不知名的小寺,既无大师坐镇,平时也没什么香火。

小土豆会知道它,是因为偶然听村民说了一嘴,说在杨树山上砍柴,累了,可以去弘扬寺歇一歇。弘扬寺的主持虽无高深的佛法,人却和蔼宽善,就像每一个庙里的大和尚,渴了,饿了,路上乏了,就找他们,出家人,总会竭力予以方便。

“他们还说,弘扬寺的白菜粉条做的特别好吃,遇上灾年,村子里有贫穷吃不上饭的,就会去弘扬寺讨一碗。”

“有这事?”

“是啊,这是来我家送米的李大爷说的,他是个老鳏夫,没事时也爱去弘扬寺解闷,听听经,喝喝茶,一天就过去了。”

“你还真是啥人都聊,不过,你还没讲,这白秋他来弘扬寺做什么?总不能是来讨饭的吧,我看他家环境也不差。”

小芹菜一边扒拉着雪艰难前行,一边抽着空子瞅地上的脚印。

还真让小土豆说对了,这六寸六的脚印,和左一块右一块的小梅花,就是白秋和他的狗,他们真的上了山!

“莫非是跟李大爷一样来解闷的?这大雪刨天,解闷还带着狗,新鲜!”

“好了,少说两句,你不是渴吗?嘴巴也不嫌干。”

看到寺门,小土豆无心再与小芹菜掰扯,他有很不好的预感,白秋来弘扬寺,不是来要饭,也不是来解闷,他可能……是想出家。

虽然才半天的时间,虽然他也不清楚为什么,可这一切的发生,前后分别掺和进了两个关键人物,一个是上官家二爷,一个就是他们锦玉锦老板。秋哥突然心死了,那个守着他守的很紧的契哥儿不会发疯吗?对了,他什么时候回来?

“喂,等下我进去,先找秋哥说话,你别大大咧咧上来就给他提要求。秋哥许是遇着事了,心里烦闷,你咣咣提要求,他不高兴了你也讨不着好!”小土豆敲门前再三叮嘱,认真的模样把一向恃宠而骄,好踩他一头的小芹菜都吓了一跳。

搞什么?这哪是见村民呀,分明是拜娘娘嘛!

小芹菜撇了撇嘴,没吭声。

小土豆只当他答应,回身就敲起了门,好在这次没让他们白等,一个身穿蓝灰色和尚袍的小沙弥开了门,念了声“阿弥陀佛”便娴熟地引入流程,“热茶在东厢房,白菜粉条米粥在西厢房,我们主持在大厅,今天没有经,主持说有缘人自会解禅意,两位小施主可要求个签解解禅意?先施舍两个香火钱,小僧自会引进。”

“我们身上就两个铜板,你看行吗?”

小土豆拿出随身携带的小钱袋,倒出两枚浅青色的铜钱。

小沙弥的眼睛随即瞪的如铜铃大,其实刚刚那段话他对谁都是那么说,并不是为了要钱,来的人也基本不给钱,只是他说熟练了,不愿意改。

结果今天,就迎了两批香主,两批香主都是初次见,又都很慷慨。眼前二位给了两枚铜板,上一位可是足足给了一串呢!说要在庙里住几天,但他出门绕过厅堂时分明听见,那个年轻男人在乞求他们主持给他剃度出家,才不是要住一两天。

也不晓得那人的尘根斩没斩断,斩断了主持自然会给他剃度,那他就多了一个年纪比他大,资历却比他浅的师弟了。到时应门、扫地、做饭的事都可以顺理成章地推给师弟,想想还挺不错的。

沙弥接过小土豆递上来的铜板,眼睛笑的弯弯,再次轻宣了声佛号,带着二人走进大堂。

是个很陈旧的大堂,小土豆吸着檀香,掠过层层垂落的杏幔,在一个石刻佛像前见到了他心心念念的人。

白秋,穿着和小沙弥同样的蓝灰色和尚袍,正虔诚地跪在蒲团上,口中喃喃有词,仔细听,诵的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露,应作如是观……是《金刚经》里的偈句。

他出家了?!

小土豆猛地向前一步,在看到白秋的和尚帽下露出漆黑的鬓角时松了口气。

还好,他还没正式剃度。

小土豆真怕自己看到个秃子,那得多幻灭!他的秋哥,不适合剃光头,他那样秀美,就应该留着头,留着,好去系颜色各异的头巾。他应该美美地从厨房里出来,端着热饭热汤,温柔、亲切,就像天边皎洁的月亮。

“秋哥。”小土豆叫了一声。

白秋抬起头,表情惊讶,“是你?”

“你怎么找过来的?”

“你为什么要出家?”

两人同口说。

白秋却先陷入沉默。

出家么,以他现在的情况,说出了也算,说没出也算。

毕竟主持没答应给他剃度呢,只是看他烦恼,允了他在寺里带发修行,还赐了他一个法名€€€€戒痴,即戒掉痴念。

他念的,亦是放下、自在的金刚经偈语,主持让他通读后再来与他讲解,这对他也不是件容易事。没想到出家还要懂文化,白秋读书少识字不多,勉强读顺一句,未等回顾,小土豆就来了,而他身后跟着的,八成就是锦玉带的那个叫小芹菜的下人了。

他们找来,是锦玉的意思吗?

可惜,这次是他领先。尽管并未正式入了佛门,穿上和尚袍的那一刻起,他已经把自己当成一个出家人了。

“我现在不能在给你们东家做饭了。”白秋说。

明亮的眼睛越过小土豆,望向小芹菜,“无论哪一位,都是。”

小芹菜瞬间反应过来他的话,心里一沉,不顾身边小土豆拼命使眼色,跑过来追问:“为什么?”

“你是知道我们东家要来找你,为了躲他,你才出家?”

“是。”

“你知道他找你的原因?”

“是,麻烦你转达我已出家,从此不再是俗世中人,请他多多顾念妻子,好好爱惜身体,彼此……珍重吧。”

第153章 法号戒痴

戒贪,是弘扬寺第二代的小和尚,弘扬寺因规模有限,总共就两代,一代是主持弘明法师,二代就是他们戒字辈。

之前还有个师兄戒愚,原是找不到父母,现在找到了亲生父母,因尘缘未了已经下了山了,如今剩下他自己,加上新来的戒痴,勉强凑个新二人组。

戒贪本没指望才来一天的戒痴能完完整整分他的活,在他看来,戒痴可以挑水劈柴,快速地清扫佛堂就很不错了,像斋饭之类的,怎么也要他教个两三天。

结果一进厨房他就被戒痴闪瞎了眼,戒贪自创的白菜粉条配高粱米粥,戒痴只一遍就学会,而他不会的戒痴也会。比如现在,戒痴给他煮的黄瓜蛋汤,配上用酸辣酱拌的豆芽菜,别提多好吃!戒贪足足干了三碗才停下来,停下后就目光呆滞地瞅着戒痴,“戒痴啊,你是从哪找的鸡蛋?”

戒痴,便是白秋,憨憨地蹲下,挠着头,一点没发现一碗汤已然破了戒,还傻乎乎地说:“不是在寺里找的,是我从家带的,家里剩了三五颗鸡蛋,我就把它带上了山,刚做饭用了两个。戒贪师父,如果你没吃饱,我再去给你做,我会做韭黄炒鸡蛋,你瞧,这韭黄也是现成的。”

“不,不是这个,问题是……鸡蛋它属于荤腥啊。”戒贪放下碗,“你不会觉得只有肉才是荤腥吧?”

!!!

对啊!鸡蛋,它不是菜!不是素,那不就是荤吗?

白秋宛如晴天霹雳。

才来寺里第一天,他就鼓动着师兄破了戒,若是让主持知道,他这家还有得出么?!

“戒,戒贪师父……”

白秋面露哀求之色,戒贪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说,反正破戒的是自己,更何况那蛋确实好吃,戒贪从不是六根异常清净之人,他贪嘴贪钱,弘明大师给他起名戒贪,就是希望他戒掉这一点。

然而天性哪是那么好戒的!戒贪也不认为贪嘴是啥坏事,要是他不贪嘴,不精益求精,还做不出香客都赞不绝口的斋菜呢!那道白菜粉条是他的成名作,现在来了戒痴,戒痴比他有天分,他大概可以退居幕后了,唯一放不下的,就是戒痴对佛家礼数了解甚少,今天用鸡蛋,明天用猪油可咋整?荤油也是荤啊!

还有他那两条狗,弘扬寺每日清晨迟暮都要静坐诵读,犯了错要手抄经书,戒痴能做到吗?须知,他连读金刚经都很艰难呢!

“你原来是不信菩萨佛爷的吧?”戒贪问。

白秋愣了一下,随即摇头。

不是不信,而是他们村里,除了概括地知道神佛伟大,具体哪伟大,如何伟大实在是不够清楚,村子里信奉的神明,也多是土地神、财神,像他追求姻缘,就会去信月神、兔神。当然,这两位没有一位灵验就是。

白秋来这弘扬寺,说穿了不是来钻研佛法,而是来避祸,这一点从他的法号上也能看出,戒痴,戒掉痴念。

是个多情的人。

戒贪沉吟,“今天来找你的可是你的情人?”

“不,他们只是孩子。”

“那么,你的情人来找你了怎么办?你见不见?”

戒贪能感觉出戒痴身上有许多秘密,戒痴长的也是一副痴样子,至少这些年,他还没见过附近哪个村哪位村民长的像戒痴一样水灵。

佛家常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外在不过是相而已,法相无常,相不分大小,亦不分美丑。理是如此,看起来分明不是,戒贪有时灵光一闪,还颇通欢喜禅的禅性,所谓以欲制欲,放下未必非要舍弃,也可以是厌烦。

就像自己刚吃的一碗鸡蛋汤,通过克制达到的疏远,和腻歪达到的疏远,不都是远离?戒贪,其实戒的是不满足,倘若欲望得到充分满足,自然不会欲求不满。

情爱也是一样,纵情至痴狂,痴狂后便会大彻大悟,不用谁引导,自己就会平静,可眼前的戒痴,看似平静,实则内心如波涛翻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