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坚守,做站不易,广告是本站唯一收入来源。
为了继续访问本网站,请将本站加入您的广告屏蔽插件的白名单。
可眼下,光凭短短十多日的观察,崇明帝看到了面前的儿子,在其他方面,可能不如萧景和和萧珏,但在治国处世上,无疑要好上许多,从前,萧临没有暴露出来过。
不但有治国的谋略才情,心中亦有成算。
不出意外,他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帝王。
崇明帝:“朕会留下遗诏,大周江山会交与你手。”
崇明帝从没有对萧临付出过任何心力。
听到崇明帝的话,萧临的神色似有动容,可崇明帝没再继续说下去,而是话音一转,
“朕只有一个要求......”
入宫叙事了半个时辰后。
其余皇子也纷纷到来。
“平郡王进去了?”
听到萧临在殿内的消息,诸位皇子神色各异。
心中有别的想法的,对着殿门望眼欲穿,恨不得自己进去听听父皇在和平郡王说些什么。
夜幕降临,宫内传来,崇明帝驾崩。
第439章 皇子们的小伴读104
驾崩前,崇明帝见了诸位皇子和大臣。
弥留之际,崇明帝的眼前出现了很多事,很多人,有他的仇人,也有亲朋,有他除掉的兄弟,也有教导他的老师。
有他的儿子,废太子萧承玉,三皇子萧弘,大皇子萧裕......
他是一个合格的帝王,可到头来,还是孤家寡人一个。
对曾经扶持自己的亲信起了疑心,忌惮儿子的强大,不甘心就这么衰老,人生如走马观花,一幕幕场景变换。
最后,又出现了一道少女的影子,是他念念不忘,时时刻刻放在心头的遗憾。
立在朝堂之上,看和她相亲相爱的臣子。
崇明帝无数次生出强取豪夺的念头,又被他生生压下。
他守着她和她的儿子便好。
福儿是一个很招人疼的孩子,想到福儿,崇明帝的眼底顿时柔和了下来。
幸好,他单独留下了圣旨,将福郡王晋为福亲王,还给了一块最为富饶丰硕的封地,远远超出了寻常王爷的规格,亲王之尊,世代千秋。
虞粥没有皇室血脉,无法承继大统,也不是当官入朝的性子,崇明帝动了私心,不忍心他受到任何搓磨,没了他当靠山,那么就给他万万人之上的位子,再怎么对他好,也不为过。
崇明帝对萧临的接触不多,可他能够选择萧临,自然是临到头,看出了萧临的合适,短短接触的时间,他知道,萧临比起老四和老五更合适,他有一颗帝王心。
杀伐果断却不冷漠,仁善却不软弱。
崇明二十八年,崇明帝驾崩,遗诏由贴身太监朱顺宣读。
“朕受皇天之命,承祖宗鸿业,御极二十八载,皇七子萧临,仁孝聪慧,器宇深稳,深肖朕躬,朕观其言行,堪付社稷之重。着即皇帝位,以嗣大统。众卿当竭忠尽智,匡弼新君。辅政大臣当同心协力,佐理朝政。凡军国重事,当共议而后行,务使政令通达,朝纲肃穆。万勿骄奢怠惰,闭塞言路,使黎民生乱,天下不宁。布告天下,咸使闻之。”
重臣宗亲在侧,随着朱公公沙哑尖细的嗓音,众人的目光投向了站在一旁面色平静的萧临。
虞粥在家睡了一晚上,一早醒来,才知道,京城变天了。
皇上驾崩。
他听到后,愣在原地,脑袋发懵,张了张嘴,问来喜:
“皇伯伯怎么了?”
“驾崩?是死的意思?”
来喜点头后,虞粥的眼圈一下子红了,有好多话堵在喉咙里想说说不出来,皇伯伯对他可好了,以后没有皇伯伯了。
一切早有预料,崇明帝的身体越来越不好的事,虞粥也知道,可那只是生病了,生病了吃药,吃了药身体会慢慢好起来,事实却残酷地告诉虞粥,死亡离得好近好近。
他坐在石凳上发愣,想起皇伯伯之前对他有多好,什么都给他,什么都依着他,他想要什么就给什么。
衣角被小郡王绞得不成样子,脸蛋惨白。
来喜想了想,为了转移虞粥的注意力,道:“公子想知道皇上选了谁继位吗?”
“你知道?”
来喜摇头,就在虞粥失望时,他又开口道:
“皇上留下了遗诏,不过宗亲和大臣那似乎有异议,被封锁了消息,遗诏内容没有传出宫来,几位大臣如今也未归家呢。”
来喜将自己悄悄听来的小道消息告诉虞粥。
不出意外,来喜的话,激起了虞粥心底的不平。
“这群坏人,那是皇伯伯自己选的人,他们只是臣子,凭什么对皇伯伯指手画脚!”
虞粥碎碎念:“他们就是仗着皇伯伯不在了,才会这么欺负人!”
一整个白天,虞粥都心不在焉,恹恹的,晚膳也没吃几口。
“娘,我要去皇宫,”
阮玉柔看到虞粥直性子的模样,蛾眉轻蹙:“去皇宫做什么?”
“我要去看看谁当皇帝了。”虞粥嚷嚷。
他可是福郡王,这群坏臣子坏宗亲,他倒要去宫里看看是谁在封锁消息!
“娘的福儿,在家好好待着,外面如今乱着呢,正值多事之秋,皇宫里是最不安全的。”
阮玉柔哄着他,“万一你在皇宫里出了事,你要让娘怎么办?”
得知崇明帝驾崩,阮玉柔的心情不算好,没有她表现得那么轻松。
她可以说服自己,崇明帝会舍弃她,所以她做了正确的决定,事实证明,她做的确实是对的。
但崇明帝对她的好和纵容做不得假,一桩桩一件件护着虞粥,厚爱虞粥的事,让阮玉柔对这位帝王也起了复杂的情绪。
不是关乎于情爱,而是这份好,即使因为愧疚而出,她和虞粥却是既得利益者,在京城中,有着崇明帝的庇护,无需怕什么,无需对任何人低头。
“哪里有这么严重......”虞粥的语气弱了几分。
在他娘口中,皇宫赫然变成了龙潭虎穴之所。
第440章 皇子们的小伴读105
嘴硬着,却没有再提去皇宫的事。
皇伯伯,不是他不想来,是因为皇宫里有一群坏人。
风波一连持续了三日。
这三日来,京城风声鹤唳。
崇明帝生前大权在握,若是他要护住萧临,铁了心将江山交给萧临,没人敢挑战帝王的余威。
能够风波不断,宗亲和其他皇子生出了别的念头,崇明帝可能早就预料到了,也是他的示意,或是出自考验,或是对于萧临确实没有感情,萧临是合适的人选,却不是他心里想要的人选,种种因素叠加,萧临没有获得更多的助力,宣读完遗诏后,崇明帝的亲信成了一种静默的状态。
崇明帝会怕大周江山混乱,怕江山分裂,但萧临异军突起,一个没有情分的儿子,还是忍不住试探。
有其他念头的野心者,也察觉到了崇明帝没有将手中权利全部交给萧临所代表的含义。
萧临不显山不露水,近些时候,才露出几分能耐来,换做是两位亲王之一,可能旁人不会起心思。
明白人不敢去招惹萧临,他们不清楚萧临藏在暗中的实力,不清楚萧临的底牌,一个无依无靠没有支撑的宫女之子,能在诸多皇子中成为正统的继位者,会有这么简单吗?
可也有被地位权利迷了心智的,他们会想,萧临一个低贱宫女生的皇子都行,他们为什么不行,为什么不能是他们呢?
被压在心底深处的贪欲释放出来,如今是最好的机会。
萧临还不是皇帝,没有举行过登基大典,新君的名号只是有了遗诏为证,放在口头上而已,另外两位被看重的亲王也被禁足在王府。
除了崇明帝的子嗣,另有一位对皇位起了觊觎之心的皇叔,当初崇明帝夺位时年纪尚小,没有参与,崇明帝在世时,懂得做人,勤勤恳恳,万事以皇兄的想法为先,他有这样大的狼子野心,着实惊呆了京城里和他有过交际的大臣。
不过,这都被萧临给压了下去。
三日里,见过崇明帝最后一面的朝堂大臣们,真正见识到了萧临的狠辣和果决,做事雷厉风行,没有半点心软,不但把意图谋反的皇叔给关押圈禁,还一同压制了秦王府和晋王府,其他几位皇子刚伸出利爪,便被他毫不留情斩去,鲜血淋漓,单靠着他,展露出来的势力早就不弱于任何一人。
大臣们心头暗叹,此子,气候已成。
他们收起了心里的小心思,打算好要怎么在新帝面前露脸了。
萧临从前没有被他们放在眼里,没人觉得他会当上皇帝,想要讨好他,也无从入手。
于是,多了很多打听萧临喜好,以及与萧临交恶交好的人。
清楚新皇的喜恶,借着朝代更替,即使不能获得从龙之功,但新皇如今正是缺少亲信心腹的时候,正好能落得个好,要是能得到看重,便再好不过。
不过半日,便打听了个七七八八。
其中有一个人,尤为突出,福郡王虞粥。
虞粥和萧临的龃龉简直是多得数不清,虞粥对萧临的欺凌和侮辱,一桩桩,一件件,查出来,厚厚一沓。
即使略有所闻,真正听到,也不由感叹起崇明帝对福郡王的宠幸,一位外姓郡王对着皇子各种压迫欺凌,没有受到任何处罚,也没有任何警告,虞粥可谓是独一份。
虽然基本上是虞粥单方面对萧临的欺负,可他们就不相信萧临能从一个底层皇子夺得皇位,会是一个以德报怨的。
有人幸灾乐祸,看不惯虞粥的,心想这个京城的纨绔,总算有了能治他的人。
萧临可不是崇明帝,被他欺负了那么久,这个萧临又是懂得蛰伏有心机的,指不定心里有多恨福郡王呢,他上位了,福郡王得狠狠吃一通苦头!
新皇是个肚量小的,千百倍偿还回去也说不定,一个没有实权的郡王,不就是皇帝随手拿捏的吗?
虞粥待在虞府里,对外界的纷纷扰扰一无所知。
三日宫禁,随着宗亲大臣们回到府邸,新皇的身份自然而然流传出来。
皇帝驾崩,是为国丧,丧仪庄重繁琐,宫内设灵堂供奉灵柩,皇室宗亲,文武百官身着孝服,天下缟素,禁乐嫁娶。
福郡王肯定是要进宫的。
“是谁当了皇帝了?”虞粥好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