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广告屏蔽插件

多年坚守,做站不易,广告是本站唯一收入来源。

为了继续访问本网站,请将本站加入您的广告屏蔽插件的白名单。

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第270章

“还有今南!”卫小小抬起手,用袖子擦了擦汗,“我们再大一点,不那么容易被人拐走了,就可以到处去玩。”

姜宁觉得她可爱,拍掉手上的果肉,给她理了理发髻,“我们家小小懂事又可爱,不过等到凉快些,我们还是去看枫叶,听说金陵城外的栖霞山,风景特别好。”

不等卫小小说话,姜宁立即举起三根手指发誓。

“这回肯定不食言,事不过三,仅之前在镇上那一次。”

去年秋游那次,是因为撞上乡试出成绩,正好忙,故而耽误了。

不过食言就是食言,什么理由都不是借口。

“宁哥哥,你不用这样,不一定要去赏枫,在家里也很好。”卫小小弯了一双眼睛,“你们不要太辛苦啊。”

姜宁望着她,有一种为人父母的感觉。

其实这么想也没错,他和卫长昀拉扯兄妹俩,虽说年纪没差那么多,但也跟带孩子没区别。

有一种希望自家孩子懂事,但又不想他太懂事的矛盾感。

天底下的人都知道,谁懂事谁吃亏。

“我们拉钩。”姜宁伸出小指,弯了弯,“这样就算我们说好了。”

卫小小忍俊不禁,哄着姜宁道:“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谁变谁就是小狗。”

“谁变谁小狗。”姜宁跟着她的话说。

拉完钩,大拇指还得盖个章。

卫小小接着去搓冰粉,比之前给布娃娃还要专心。

姜宁看她这么认真,忽地问:“小小,小宝可以去上学,你要是也想的话,一定要跟我们说,知道吗?”

卫小小仰起头一笑,“知道了,我以后要像谢姐姐那样。”

闻言姜宁挑起眉梢,觉得这倒是个不错的目标。

要是真像谢蕴,那他和卫长昀多半就不用担心她吃亏了。

-

难得姜宁一日都没去酒楼,夜里朱红、赵秋和周庚回来时,他做了一桌比较适合夏天吃的菜。

瓜豆汤、拍黄瓜必不可少,还有不少用凉油做的菜,口味偏淡,也不会越吃越热。

卫长昀比其他人回来得早,还帮着他做了不少。

忙了一天,大家都累。

吃饭的时候,简单说了下酒楼今天的情况,姜宁就让他们赶紧去休息。

他们也不跟姜宁客气,一个个困得不轻,飞快洗漱就回屋休息。

朱红和赵秋担心姜宁累着,还想帮一下,被他一口拒绝,说还有卫长昀在。

这话不是借口,而是卫长昀的确闲下来。

按理来说,进士及第的三个人,可谓前途无量,至少会重点栽培一到两年。

谁知今年出了这事,舞弊案一过,卫长昀大概是因为参与案件调查,知道了不少事,暂时变得清闲了许多。

比起他,齐时信和李平峥也没好到哪。

三个人真成了定时打卡上班、到点下班的闲人。

姜宁擦了擦头发,等着晾干时,见卫长昀在那里写东西,好奇起身走过去。

“在写什么?”

卫长昀抬头看他,见他头发还湿着,拉开旁边的椅子,示意他坐下。

“在帮老师理一份书稿,是要交给皇上的。”

“那这篇文稿最后是傅老的,还是你的?”姜宁手肘撑在桌上,托着脸颊,“这算不算是枪手?”

卫长昀挑眉,停下笔,“算馆阁的。”

“那也行。”姜宁笑了笑,“算在馆阁头上,多少还有一份你的功劳在。”

卫长昀摇头失笑,又转回去,接着整理书稿。

姜宁撇嘴,“觉得我这样太过势力、计较了?”

“不是。”卫长昀认真答道:“只是觉得有你这样护着,心里更有底气。”

姜宁瞪向他,“你少来。”

“是真的。”卫长昀干脆把笔放下,“这段时间闲下来后,要说并无担忧、怀疑是在撒谎。”

不只是他,其他两人也一样。

只因为一桩与他们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的案子,便把他们晾在一边,每日除了整理书稿、编修旧书,便无其他的事,连议事厅不让进了。

一想到往后的日子,便是这样日复一日,难免会心焦。

卫长昀的性子再如何沉着,虽不至于心浮气躁,却也偶尔怔忪,不知费了这么大劲考科举是为什么。

“原来科举不过是入仕的起点。”卫长昀说完,吐出一口气,无奈地朝姜宁一笑。

姜宁神色变得柔软,直直地看他,等他说完后,才开口。

“是不是馆阁里,有人给你们难堪了?”

他问得直接,没有一点儿避讳和拐弯抹角。

其实,这事想也知道,翰林院里都是些读书、科举的人,自然会因为舞弊的事戴上有色眼镜。

姜宁看他不说话,就当默认了。

“不只是舞弊案的事阴阳你们,在你这里,说不定又要旧事重提,拿你我的事情编排。”

姜宁一条一条列出来,“那他们倒是有本事,这么厉害,怎么还待在翰林院?就算是待在翰林院,也不该再和你们待在一处办公。”

卫长昀被他的话逗笑,这几日来,积压在心里的烦闷散去不少。

知道是这个道理,可听姜宁说起来,就觉得不同。

“旁的事不好说,但傅老还能让你整理给皇上的文稿,哪里像是要放弃你。”

姜宁直言道:“分明是器重你。”

连他都看得出,翰林院其他人不可能眼瘸。

这些时日针对卫长昀,无非就是嫉妒他年纪轻轻,得傅老器重,有心栽培。

内阁大学士的门生,任谁来看,都是给内阁储备的人才。

朝廷这么多机要,内阁才是皇上之下的第一顺位。

卫长昀轻蹙眉头,片刻后道:“我知道。”

“所以,你可不能辜负傅老的期望。”姜宁一副语重心长的口吻,拍拍他的肩,“更不能让那些人得逞。”

他可是一身反骨,旁人越觉得不行,就越得行。

不蒸馒头争口气,说的就是这个理。

第218章

才从桶里拿出来的陶盆,摆在议事间的桌上,正丝丝往外冒白气,不用摸都是凉的。

不大的地方,围了一圈人。

你看我、我看你,谁都不知道怎么做,纷纷看向从门外进来的姜宁和卫长昀。

卖的什么关子,还特地把他们都叫上。

顾苗走到一边,抱起咿咿呀呀学说话的潼潼,“你俩这卖的什么关子,下边可都忙晕了,耽误不得。”

姜宁从他旁边过,伸手逗了逗小丫头,“不耽误你们多久,这不就来揭晓答案了。”

“这一盘子水果,还有红糖水、花瓣酱,还有——”

赵秋点了点,“花生碎、糖碎,是跟这个拌在一起吗?”

“差不多。”姜宁走到桌旁,拿了一只碗,再用勺子挖了一勺冰粉放进去,铛铛铛开始捣碎。

见谢蕴已经忍不住去拿碗,连忙阻止,“谢姐姐,这可不是让你自己拌的。”

谢蕴一听,立即放下碗,而后观察起那碗冰,“自己拌和别人拌,还有差吗?”

“这不得先给你们打个样。”

姜宁边笑边给碗里加小料,“跟做蘸水有点像,不过最重要的,还得是这个。”

要做冰粉,唯二不可少的,便是红糖水和冰。

如果再加一样,那就是干果碎。

现在加这么多料的冰粉,都是为了迎合市场、顾客口味,慢慢变化出来的。

倒不是说失了原本的味道,而是姜宁小时候吃的冰粉,其实就这几样小料。

顶多再加点软糖和冬瓜糖、山楂碎。

“这个东西看起来的口感,有一点像炖猪蹄的汤,就第二天起的那一层冻。”

顾苗形容一下,“不过,更硬一点。”

“听苗哥儿这么说,还真有点像。”赵秋拿筷子戳了戳,“更弹滑一些。”

他俩说话时,姜宁这边已经弄好了第一碗。

平时吃面的碗盛了满满一碗,底是冰粉、红糖水和冰,再放了应季水果、干果碎跟糖果碎,最后浇上一勺花瓣酱。

不说吃了,光是看着小料的颜色搭配,就挺开胃的。

“第一碗给谢姐姐。”姜宁习惯地说了句,“女士优先。”

谢蕴不跟他们客气,在座的除了潼潼外,的确只有她一个姑娘。

“谢谢宁哥儿,我先替你们尝尝。”

旁边卫长昀那碗也做得差不多,就递给了赵秋,“昨天刚学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