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坚守,做站不易,广告是本站唯一收入来源。
为了继续访问本网站,请将本站加入您的广告屏蔽插件的白名单。
别说是百姓关注,那些达官贵人自然也会来挑选新的学生。
或是榜下捉婿,为家中女儿谋一门好亲事。
谈不上结党营私,却也不是什么秘密。
沈明尧身边的小厮去了榜前守着,还有聂丛文那位远房伯父家的侍从。
姜宁和卫长昀没小厮、侍从,谢蕴便差了人去守着。
不然只一个人去守着,哪看得过来,恐怕还要被人挤出去。
“幸好有提前在这儿订了座,否则在榜前,得挤没了去。”
聂丛文一脸庆幸,拿着杯子难免紧张,“什么时辰了?”
其他四人听得他的话,都往外看去。
“还有不到一盏茶的时间,便放榜了。”卫长昀听着屏风之外的议论,“快了。”
沈明尧亦是盯着那还未张榜的石壁,无意识捏了捏手。
姜宁难得坐不住,起身走到窗旁趴着,探头往外看,试图看清石壁上的痕迹。
“在这儿能看到吗?”
谢蕴更是个急性子,跟着趴在他旁边,眯了眯眼,“我好像看不清,太远了。”
姜宁回头看卫长昀,“你呢?”
卫长昀哑然一笑,“我也看不清。”
姜宁撇撇嘴,心里琢磨要不要下去。还没等他试探着问,就被身旁谢蕴看出来。
“你现在金贵着呢,下去跟那些人挤,有个好歹怎么办?”
“我也没说要去。”
“你眼睛都快飞下去了,这还没想?”
姜宁立即捂住耳朵,假装听不到。
自从身边人知道他有孕后,一个个地把他当成泥捏的,生怕热了化、冻了僵。
闲聊了几句,时间反倒是过得快。
不多时,一队官兵开道,手捧长卷的礼部官员信步走来。
原本就吵闹的人群,顿时如炸开了锅,发出一阵接一阵的哗然。
只见礼部官员将长卷上的火漆揭开,而后由身边两个小吏帮忙,长卷缓缓打开,张贴在了贡院门前的石壁上。
一声锣响,元安十九年会试放榜。
“让一让,这会元是谁啊!”
“快快,我看看我在哪!”
“我中了,中了!一百零八名!”
“这会元竟是——竟然不是国子监考生,更不是金陵籍!”
……
与姜宁他们一街之隔的酒楼二层雅间内,一身贵气的年轻男人听到脚步声,便放下茶杯。
片刻后,门被敲响,前去看榜的随从进来。
“参见殿下。”
“今年会试头名是——”随从顿了顿,“黔州籍考生,卫长昀。”
太子闻言,掀起眼睛,朝身边看了一眼,“知道了,退下吧。”
“是。”随从应声退下。
太子朝外看了一眼,起身道:“卫长昀,原来那篇文章是他写的。”
“本宫倒是好奇了,这人有意思。”
“安臣。”太子往外走,忽地停下,“你是岳州籍,本宫可记错?”
温安臣垂下眼,抬手行礼,“殿下未记错。”
“是了。”
太子沉吟片刻,“你可是父皇亲自选出的状元,出身岳州世家的能人。”
温安臣一怔,并未露出任何异样,只是道:“臣不敢当。”
太子闻言,低笑一声,大步走了出去,随行之人立即跟上。
然而下楼之时,太子抬头望向了对面紧闭房门的雅间。
目光扫过守在门口的两人,瞥见腰间与手中护刀,眸色一沉。
他那位大皇兄,也并非看上去那般镇定。
-
“中了中了!”
“公子!中了!”
“姑爷,咱们中了!”
接连三人从屏风外跑进来,气喘吁吁的,却都一脸喜色。
三人面面相觑,而后一擦汗,朝愣住的几位公子、姑娘行礼。
“都中了!”
都中了?!
姜宁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立即问:“都中了?!”
三位小厮立即点头,尤其是上次来给姜宁他们报信的谢家小厮。
这会儿看卫长昀的眼神,尽是崇拜。
沈明尧和聂丛文听到中了,心里一松,好歹是有脸面回乡。
再一看谢家小厮的神色,不由对视一眼,双双看向卫长昀。
姜宁后知后觉,看一眼谢蕴,见她和自己一样,便望向卫长昀。
平日里从不为此事露出紧张的人,此刻攥着杯子。
姜宁挪到他旁边,“长昀,是第几名?”
他一问,其他人立即看向谢家小厮。
谢家小厮就等着人问,当即乐出了声,“恭喜卫公子、姜公子,此次会试,卫公子乃是会元!会试第一名!”
会元!
会试第一名!
卫长昀起身,向谢家小厮道谢,“多谢。”
不知为何,听到结果后,他反而没有预想中的兴奋或者轻松,反而有些空落。
姜宁一喜,顾不得旁人在,直接抱住他,“长昀!是会元!”
他喜欢的人,果然是世上最聪明、最好的人,就知道一定可以!
“长昀,恭喜!”
“恭喜恭喜,长昀,你这可是要做黔州第一人了啊!”
“恭喜宁哥儿,恭喜长昀!”
屏风外有不少人,一听会元在这,差点把屏风推倒。
人挤着人想看,有的道喜有的攀交有的直接问他可有娶妻。
掌柜跟伙计更是,迅速过来请他题字。
这阵仗一下搅散几人想聚一聚的心思,连忙从茶楼离开。
可天底下哪有不透风的墙,姜宁和卫长昀自己都还没到家,榜前知道会元是谁的人,纷纷四处打听卫长昀住处,竟是比他们还要提前到。
姜宁和卫长昀一看,转身就走,打算先避一避。
“真吓人。”姜宁心有余悸,在街边一处小摊坐下,“还好他们不知道你什么模样,不然走在街上都会被追着跑。”
卫长昀拿了手帕递给他,“有没有挤到你?”
刚才在茶楼,那么多人围上来,一个挤一个,虽说他们都护着姜宁,可也难免有疏漏的时候。
“放心,没什么事。”
姜宁啜着茶,“我自己也留意着呢。”
卫长昀点头,替他剥着花生,“家门口那些人,可能要好一阵才散,我们在外吃过晚饭再回去。”
姜宁心情好,笑眯眯地点头,“好啊。”
卫长昀对上姜宁含笑的眼睛,不知怎么,也笑起来,“这么开心?”
姜宁点点头,“当然开心了,这可是会元——”
特地放轻了声音,“第一名!从小到大,我都没在大考里拿过第一。”
他顿了顿,盯着卫长昀,“能采访一下,你这会儿什么心情吗?”
卫长昀错愕看他,笑了声。
“高兴。”
“也松了口气,还有一些畅快。”
面对姜宁,卫长昀总是少一分在外的从容和稳重。
想来,他也不过十八岁。
“人之常情。”
姜宁眨眨眼,“不过这天下学子众多,不少人看不起黔州学子,都觉得地方偏僻,能出什么人才,连当官都觉得是流放,毫无眼界与为官治世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