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广告屏蔽插件

多年坚守,做站不易,广告是本站唯一收入来源。

为了继续访问本网站,请将本站加入您的广告屏蔽插件的白名单。

跳水,还是想要当冠军 第7章

刚起身,还没休息个几分钟,姜广就被赵渐鸿给拎到墙角边上了,嘴上笑嘻嘻,“来吧,那天余教练可和你说了怎么模仿训练。”

和之前一样就是身子紧紧贴着墙,踮脚,手臂贴着耳垂,比站军姿还难的多。

身子有一个地方泄力,就会发软,直体做的就不标准。

这个训练也是为了记住这个感觉,这样在空中做动作时也能记得住动作要领,不会轻易就泄劲儿。

紧接着就从地面模拟转到垒木上,双手握在垒木上,肩部不用紧绷可以放松,双腿并拢。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用目光感受,身体在空中直体的样子。

其实这个感觉姜广相当熟悉,毕竟单杠上的直体翻转,腾跃,都和现在差不多。

“这对你来说太简单了,如果这是在杠上的话,估计你都能给我们翻几圈。”于冈边说边给他纠正微小的细节问题。

这个训练做完接着就是划臂训练,主要作用是模拟一个在跳台上起跳的动态过程。需要保持姿态保持挺拔的同时,能够接上力,获得一个不错的起跳高度。

首先,保持直体姿势,脚尖绷紧,手臂贴在耳边,背挺直,保持身体是一条直线。紧接着,身子往下屈膝,与此同时双手往前划臂,在身体往上挺直时手臂划完一整圈回到最初的直体姿态。

实际上在跳台上往下屈膝起跳后就需要开始做动作了,不会恢复原样,但在陆上依旧需要训练这个屈膝到起跳这一整个动态的过程。

跳台和跳板不同,跳台需要的就是精准把控好定点位置,所以起跳的高度很重要,力气要能使对地方。

“怎么样?”赵渐鸿问他。

姜广摇摇脑袋,“感觉还可以,但估计真的去跳会跳不好。”

“正常,刚开始哪能一飞冲天的。”

接着几个人又在蹦床上练,相对于两个人来说姜广确实就是小白,一个动作都不会。

赵渐鸿也很耐心,还是叫基本功,在蹦床上主要练发力方式,和控制身体的能力。

不过,对姜广来说这俩确实就是恶魔“小教练”,练的狠,也不给机会喘口气。

一下午时间就在两个人不停地说“再来一遍”中过去了。

晚饭食堂还是开了,但今天原本上还是放了个假,人没那么多,也就做的少。但同样的,还是营养配方,保证搭配的科学健康。

练了一下午姜广是饿的不行,狼吞虎咽的把一整盘饭吃了个干净。

晚上的开幕式是在训练馆的大厅里,不止是跳水队的人会在这,周边的居民,愿意的都能来,要么带个小马扎,要么就席地而坐。

开幕式是八点钟开始,但七点刚过就聚集了很多人。余庆丰跟着师傅调试不停地设备,直到能准备的投影出游泳馆这台老旧的台式电脑画面才结束。

他们仨个找了个相对空旷的角落,赵渐鸿不知道从哪掏了把瓜子,嘴上动作动个不停一直在吐瓜子壳。

“你别乱吐哈。”姜广笑着警告。

赵渐鸿摆摆手,倒了半掌瓜子给他手心里,“不会不会,我有素质。”说完,又偏着头问于冈,“你要吗?”

瓜子是赵渐鸿早上出门从家里带的,一整包,刚刚打开掏了一把放裤子兜里。

时间渐渐临近八点,场馆里的人更多了,七嘴八舌一人一句话,馆里显得格外热闹。气氛也相当不错,全都是期待。

姜广上辈子看开幕可没和这么多人在一块,而是一个人在家看的,那天晚上父母有事都出门了,就剩他一个人。

还记得他看运动员入场时就看见了和他之前一起在市体操队里练的师兄,当时就可羡慕他们能上奥运,为国争光。

当时他还在电视前边看开幕边练动作,脑子里都是在想什么时候能代表国家参加一届奥运,但也可惜没那么机会。

现在身边多了两个人陪着,倒也莫名觉得挺安心。

“于哥,你说你下届奥运是不是就有机会去了。”

于冈摇头,“你也太看得起我了,想去奥运,起码得拼过国家队那么多人呢。”

“你们俩其实都不错,先去全运会大放光彩,不就轻轻松松进国家队。”姜广说道。

赵渐鸿摆摆手,“还早还早,我等你这个体操大拿和我一块去呢,说不定到时候我俩还能配个双人。”

“那你有的等。”

于冈笑着点头,偏过脑袋眼睛紧紧地盯着他们两人看,“你们说,去奥运到底是啥感觉。”

“那还用想,肯定紧张的要命。边上还都是外国人,都不认识,不是就更害怕了。”赵渐鸿一边说一边忙着把瓜子壳涂在手上的纸上。

姜广摇摇脑袋,“想不到。”

于冈还想说话,就听见有人大声喊了一声,“别说话啦,开始了!”

投影里的镜头缓缓扫过几个主要的场馆,最终停留在鸟巢体育馆,灯光骤黯,欢迎焰火瞬间点燃,最终激活古老的日晷,从而开始开幕的击缶表演。

这场开幕式无疑是振奋的,激动的,场馆里的人都看的目瞪口呆,有人沉浸,也有人哭泣。

姜广低着脑袋,偷偷地也擦了擦眼角的一滴眼泪。

“这看的人热血沸腾的,我都想跑去跳台上跳几把了。”赵渐鸿就乐呵呵的,完全没有难过的情绪。

于冈从兜里掏了张纸,悄悄的递给了姜广,没说话,只是弯着眉毛看了看他。

他抬头,眼底的情绪散了些,转而留下的只有坚定。

开幕式持续了四个小时左右,大家挤在场馆里也热,但没人抱怨,也都坐的住,看了全程。

直到结束,太晚了也没公交车。最后余庆丰骑着他那台两轮车,硬是把他们仨带上了,从城东送到城西,最后把人都送到了家才放心。

姜广回家脱衣服准备休息,从裤兜里翻出张纸条,上面工工整整写了几个大字,“一起加油,奥运上见。”

第8章

上辈子和于冈的接触从体操队之后就渐渐少了,后来认识到也只是因为世界冠军的头衔,但后续也没了联系。

但姜广一直记得于冈就是个暖心大哥哥,也认为如果他不走体育这条路,一定能在心理学上有所建树。因为他实在是太会注意到情绪,并且帮助解决困难排解情绪了。

如果愿意,于冈一定能顶上队里心理师的位置。

第二天,一大早,他那个冷淡系统又突然冒出来说休年假期间也没忘记把他说服于冈的奖励给发了,还是一个样,他又选了张心理辅导。

今天跳水队恢复训练,早上集合完毕之后,余庆丰教练就告诉了大家今天要体能测试的消息。

虽说跳水比的不是速度这种需要爆发力极强的项目,但跳水需要人的身体素质非常好,能够支撑做好每一个动作。

体能测试第一项就是3000米长跑,其实也是定期的训练项目,姜广他们没参加过,理所当然也成为了余庆丰重点的关注对象。

余庆丰给了大家热身准备的时间,随即便所有人都一起跑。乌泱乌泱的一大群人全都围着跳水队中间的那个长方形大厅跑,因为不是标准的田径跑道,所以算下来也得多跑好几圈。

姜广的跑步一直都不是强项,他能坚持下来,但速度会比其他人慢挺多。所以,很自然的就落到了队伍末尾的位置。

因为是三千米长跑,大家其实都还攥着劲儿,没敢太往前冲,不然跑到最后肯定没力气坚持下去。

姜广跑的直喘,最后也“不负众望”跑了个男生里的倒数第一。最后被余庆丰说以后得给他多加体能训练,不然每天气喘吁吁都没劲儿锻炼。

紧接着也就是跳远之类的常规项目,赵渐鸿倒是在这次的测试里拔得头筹,每一个项目都名列前茅,成为了重点表扬对象。

测试结束,姜广就瘫在地上,靠着旁边的柱子,一动都不动。

“怎么,跑个步跑趴下了啊。”赵渐鸿半蹲着一个劲揉他的头发。

姜广一口气都快没了半口,抬头看了一眼人也没说出来一句话。

“好了,一起缓缓吧。”于冈从不远处走过来,顺势也坐在了地上。

赵渐鸿凑热闹也跟着一块做,笑呵呵地问他,“怎么,何教练和你说了什么?”

“没什么,就问了问我的情况而已。还给我定了目标,说是明年全运会一定会带我上场的,说让我奔着全运会上领奖台的目标去训练。”

赵渐鸿竖了俩大拇指,“牛。”

“厉害啊,不过鸿你应该也要去参加吧,你六个动作不都抠的差不多了,多练练也能拿出手。”

“谁知道呢,你也赶紧练呗,什么时候我们能一块比赛才好呢。”

“你们先加油,我会赶上去的。”

体能训练过后,下午就开始正常训练。余庆丰本来也还是继续陆上的模拟训练,发现其实姜广有体操的底子,做的都轻松的很。

但根据体能测试的成绩,姜广基本上每天都得被留下来多做一小时体能训练。赵渐鸿和于冈每次都回家了,他还被守着跳绳。

体能训练的差不多后,姜广才可以从陆上训练,转移到网上拉着保护绳开始训练学动作,他聪明,吸收消化的也快。没过多长时间,就基本过渡到了三米台上了。

在台上也是从屈体半周开始练空中的感觉,动作姿态都不错,基本挑不出毛病,也就是入水差,每次都找不准定位,角度要差就差很多。

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几乎斜插着入水的,所以就导致水花效果和观感上都不怎么好。

余庆丰教的头疼,姜广学的也纳闷,明明感觉都掌握的都挺好,怎么就差那么一点。

跳水的入水几乎就是靠垂直往下时打开的那一个小口,身子绷直顺着小口进去,从而水花就压住了。如果角度有偏差,水花就会顺着偏差的脚给带出去。

短时间没办法解决,余庆丰甚至都怀疑自己的眼光是不是看错人了。

直到半年后,舟阳市都入了冬,姜广才又从网上(蹦床网)训练转到跳台,之前都跳的三米或者五米台,余庆丰也是突发奇想,想着让姜广感受感受十米台的感觉。

说不定跳一次就能找到正确的打开时机来,之前学了也非常久的105C(向前翻腾两周半抱膝)就这时候拿出来练练。

“注意啊,我教过你好多次的两次打开,这样你才容易找入水的时间点,知道了吗?”余庆丰拿着喇叭喊,十米台上的姜广腿直发抖,但还是点了点头。

两次打开的意思大概就是需要运动员在最后翻腾的半周里先把抱膝的动作转为屈体进而打开入水。

实际上两次打开入水和一次打开入水在打分上没有明显的区别,但二次打开实际上对运动员的要求要高不少,也方便运动员找到正确的入水时机。

之前半周的屈体都做的不太好,其实余庆丰也没想着姜广能做多完美,但还是想让他先感受感受十米台的差别。

姜广站在十米台时,双腿抖的厉害,之前上五米台都要做很久的心理负担,但上了十米才发现之前的比起来就是小儿科。

“赶紧跳,别磨蹭,这什么天啊,你再磨磨蹭蹭一下,待会儿你身子都僵了,你还怎么做动作?”余庆丰拿着喇叭大声喊。

刚在五米台做完诱导训练的赵渐鸿听见了,往十米台上看,就大声喊了声加油。

姜广确实也没办法,只能从脑海里重新过了几遍动作要领,硬着头皮上。

一组的动作是往前跳,对于运动员来说还是相对好跳的,毕竟能看得见水面,心里有底儿。

但是一组的动作需要助跑,姜广想要做好起跳就处理好助跑的动作。

往前跑台的时候,姜广脑子里全是动作要领。起跳的力度把控的很不错,高度非常可观,紧接着翻腾对他来说从在体操队到现在都不是难事。

整个两周翻的都很轻松,最后半周也是记着二次打开的动作要领,眼睛观察着下落的高度,直到认为时机成熟才两只手掌重叠做出向下压的动作。

压水花主要依靠手掌打开水面后,施加一个往内的力,从而水花就往里涌,而不是往外冒出来。

入水的那一刻才紧紧的闭上眼睛。

余庆丰从旁边看动作,和他最初的想法一个样。姜广在空中的翻腾动作做的太轻松了,问题就在入水上。

两周半的动作,从起跳到往下坠落的过程中,能在十米台上方就做完几乎一周半。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