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广告屏蔽插件

多年坚守,做站不易,广告是本站唯一收入来源。

为了继续访问本网站,请将本站加入您的广告屏蔽插件的白名单。

我靠写鬼故事爆红全星际 第333章

[可,这可是小玫瑰啊,应该不会跑题吧。(害怕。jpg)]

[谁说szl115是小玫瑰的,szl115可没有说过。小玫瑰也根本没有公开承认过。都是你们自己说的!]

[他这文名《没有想好名字的怪谈合集》,这味道,这还不是小玫瑰?]

[但没准是故意模仿,蹭我们小玫瑰热度的呢。(撇嘴。jpg)]

[就是啊,就算他是小玫瑰,就算他投票进入了前一百名的决赛圈,那也不能不管不顾吧。把规则都不放进眼里?]

[说实话,我很喜欢这篇文。但也只看见了什么“茧”、“诗”之类的东西。“信息与技术”到底在哪!还是我没分析出来?]

[你可拉倒吧,分析什么,没有就是没有!不符合参赛标准,给他投诉了!]

*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

裸体女人憎恨这个男人,那便只能看见女人,再也看不见男人。既然天底下没有男人,那自然就不需要穿衣服遮羞。

€€€€管中窥豹。

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子,便只能看见豹子身上的一块斑纹。

身穿豹纹的男人曾经差点被外地人拐卖,再也回不来。唯独茧镇对于他来说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那世界上便只有茧镇不就好了吗。

€€€€坐井观天。

坐在井中,抬头仰望天空。

如果老人让自己相信死去的妻子在天堂过得很好,也就不必承受痛苦的担忧和思念之情。

……

一叶障目、管中窥豹、坐井观天。

长脖子这才发现,其实茧镇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茧”。

这种茧不属于外表上可见的变化,而是一种心灵上的封闭。每个人的视野都变小了,变得狭隘、变得偏执、变得目光短浅。

就像是银鎏金一样。

“所以这种茧的作用,并不是使她们变成怪物,而是……封闭认知?”长脖子抬头和小银说。

“嗯,”小银目光沉重地道,“每个人都只能看见、听见、知道她们想看见的东西。一个憎恨男人的女人再也看不见男人,一个被流言蜚语伤害到的诗人,也再也听不见谣言。”

长脖子看着他的眼睛,情不自禁地将话接了下去:“所以,每个人都生活在自以为是的世界里,瞎了半个眼睛,聋了半只耳朵,世界便变小了。”

小银补充道:“获取信息的方式,便也变小了。”

她依旧记得,这次复赛的主题是“信息或者技术”。

“啊€€€€”听了小银的话,她明白过来,感叹一声,“原来本文主题是信息?”

谁知道小银却反问她,那双银色的眸子,就像是想像当中盲蛾翅膀上的斑点图案一样,银闪闪的,似乎拥有刺穿心灵的力量。

“可如果‘信息’再加上‘茧’呢?”

“……”

长脖子沉默片刻。

信息,加茧。

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突然闪过她的脑海:“你是说……信息茧房?!”

对面小银微微闭合的眼皮,在告诉她,他认同这个答案。

*

信息茧房。

是指在大数据的筛选和推荐之下,很多人只能被人工智能的演算法控制着,看见他们想感兴趣的话题,听见和他们三观一致的观点。

让他们觉得身边到处都是和自己境遇一样的知心人。从而不断地被捏造的虚假事实和偏执观点所煽动,所控制。

男人只会在网上看见各种渣女捞女,老年人只会看见各种不孝顺的儿女。

长此以往,每个人的视野都逐渐狭隘,极端。人们逐渐封闭自己,桎梏自己,最终变成……

一个茧。

*

在点开这篇文之前,很多人都说小玫瑰写跑题了,没有围绕“信息与技术”这个主题来写,因为他们没有在文章当中看见任何有关于互连网与高科技的东西。

甚至在现在依然有人说,还要去官网投诉这篇文章不符合参赛标准。

但其实,长脖子明白,小玫瑰只是换了一种思维方式去展示这个主题。

他只是从“信息与技术”这个主题当中,选取了“信息”这个主题,接着,将主题定义为“信息茧房”,从而联想到一个以信息茧房为内核秘密的城镇。

茧镇里的银蚕,是镇民自己。

人形虫茧,是封闭自己视野和认知的信息茧房。

盲蛾,则是从此自愿困在信息茧房的人。

于是这个故事就变成了€€€€

一个女诗人,本来拥有着极为开阔的眼界,能聆听万物的声音,欣然接受外界的一切赞誉与批评。

但因为一次火灾,她被诽谤,被侮辱,被嘲笑。从此失去了作诗的勇气与自信。

直到她去茧镇,将自己困在信息茧房里,屏蔽掉周围人的恶意,才将自己彻底解救了出来,生活在只有友善、赞美、诗歌的世界里。

……

银鎏金再也看不见何羿记者了。

想必是因为在结尾,何羿对她做的事情彻底伤害到了她,所以被她屏蔽掉了。

真是个诡谲荒诞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设置是谜,剧情是谜,人物是谜,主题是谜,情绪基调也是谜。

长脖子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这结局到底算是一个好事,还是一件坏事。

“是好的吧。至少,银鎏金后来过得很快乐。”长脖子叹惋地说,“她还能重新读诗了呢。”

“可是,她写的诗变了味道。别人说她过去的诗灵气自然,现在黑暗偏执。”小银说。

长脖子知道,诗是诗人情感和思想的产物,她人变了,诗自然也就变了。

但她还有一事不懂。

既然银鎏金结尾生活在只有赞叹的世界里,诗歌本来应该骄傲幸福才对,怎么还会有黑暗阴沉的味道呢。

她问小银,小银告诉她。

或许这世上有些事情,很难彻底忘怀吧。

她虽然变得重新光辉了起来,可那些灰暗的过往沉淀下来,早就成了挥之不去的“殇”,永远存在于她的诗歌世界里。

……

文章之内,长脖子几乎已经没有什么问题要问了,但是在文章之外,她还有一个疑问:“这szl115真的是小玫瑰吗?总觉得确实有点不太像《双生》。”

她想说,《茧镇》不仅不像《双生》,这篇连同作者之前那两篇《我和舌头绑架了》和《鬼久学校》都不一样。

四本书,四个风格,简直像是四个人写的。

小银思量道:“《双生》玩弄的是写作技巧:结构、悬念、伏笔、照应、反转、诡计。但《茧镇》,我觉得它和之前都不一样的东西。”

长脖子眼神流转:“确实,不像鬼故事,倒像是……一首诗。”

她不看诗,很难说出诗歌具体的定义是什么,只是觉得本文这种朦胧的谜题一样的气质很像。

既然他们说,《鬼久学校》是“象征主义鬼故事”,把那《茧镇》又是什么呢。

恐怕,是对复赛主题的一种全新的联想与诠释:

“信息茧房,是束缚,亦是保护。”

*

伴随着小银在文章的最后点击了“投票”两个字的按钮,长脖子随即也点出了自己世纪掌纹的后台账号,为szl115投出宝贵的一票。

szl115是否真的是小玫瑰,他们两个讨论了很久,也没有定论。

但给szl115投票这件事,与小玫瑰无关,只是单纯因为《茧镇》而已。

就像是喜欢《银鎏金诗集》,也无关诗人银鎏金,背后到底是一个什么模样的人。

第207章 形式与内容互相影响

网上对于szl115到底是不是小玫瑰,以及《茧镇》这个文章到底是不是跑题的辩论还在尘嚣甚上。

正反两方吵得差点就要抄家夥在评论区打起来了。

小银完全相信,这篇文章当中的细节:“一叶障目”、“管中窥豹”、“坐井观天”这些成语,是szl115有意添加创造的,而不是一种偶然。

偶然撞一个成语,那叫偶然。

偶然撞三个意思相近的成语,那就绝对不叫偶然了。

换句话说,szl115绝对知道他自己在写什么。他对于他自己的作品当中的一切设计€€€€人物、节奏、隐喻,有着绝对的掌控力。

把“信息”联想为一个“信息茧房的茧镇”,自然也是他故意这么写的而已。

只需要这个言论一出现,支持szl115小说没有跑题的一方,就基本可以宣告胜利。

但是……

szl115显然并没有出现为自己辩驳。

他发完这篇评论之后,没有留下任何后记、写作感想、写作思路。

他就是发了而已,然后就跟当初的小玫瑰一样在写完《双生》之后,便消失不见了,连番外都懒得更新一章。

颇有一点“反正我写就是写了,之后你们爱怎么解读那是你们的自由”的狂傲味道。

从这一点来看,小玫瑰和szl115的性格倒还是挺像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