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广告屏蔽插件

多年坚守,做站不易,广告是本站唯一收入来源。

为了继续访问本网站,请将本站加入您的广告屏蔽插件的白名单。

过界(夜很贫瘠极速版) 第22章

燕学文在房里走来走去思考,认真问熙光:“你还记不记得我们四个人去九峰山爬山那天,他俩就时时刻刻粘在一起,我让我弟等我,他刺溜一下就追着许柏跑了!”

熙光顶着一头毛巾诚恳道:“那还不是你追不上别人吗?”

燕学文抓狂:“这是我追不追得上的问题吗?重点是我弟和许柏可能互相都有意思!”

熙光莫名其妙:“男未婚男未嫁的,有意思又怎么了?你这人真爱干涉别人生活,少管点吧。”

燕学文气得一屁股坐床上:“不行!许柏性子太冷,我弟就是个缺心眼的傻子,到时候肯定哭都不知道为什么哭的。”

熙光只好坐过来安抚他:“我觉得许柏很关心小燕的呀。那次爬山的时候,我看许柏一直关注你弟,生怕你弟累了摔了。而且我记得你跟我说过,许柏每年都给你弟送生日礼物,这哪里性子冷啦。”

燕学文:“既然他这么关心我弟,现在这不清不楚的状态又算什么回事?”

熙光煞有介事道:“这就叫‘喜欢而不自知’吧?许柏肯定习惯把你弟也当作弟弟了,要转换思想也是需要时间的嘛。”

燕学文一脸“这也可以吗”的表情,在熙光的劝说下,燕学文总算不再坚持,只是内心对许柏的情感已经复杂了起来。

许柏在他眼里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最好的兄弟了,现在许柏多了一重身份——

那就是准弟媳,预备役。

第24章 他那错过的一整年啊!

早上燕周背着设备坐上采访车,郑青卿的消息跳出来,一条转发链接。

他写的报道整稿上了电视台公众号。

郑编:[采访视频同步放了微博。]

燕周低头发消息:[谢谢郑编,辛苦您!]

他翻看了一下公众号和微博的新闻就忙着工作去了。中午燕周忙完回电视台吃饭,彭珂端着盘子过来坐下,“燕周你那篇报道火了!公众号一上午十万加阅读量,微博有两千多条评论呢。我看了你写的报道,好动人啊,很有直击人心的感觉。”

燕周一上午有空就拿出手机关注自己的新闻数据,本就雀跃,此时还得作稳重谦虚状:“谢谢你。这篇报道我改了好几次,总算过了。”

关于汪白骏的人物报道相关热度还在持续提升,各大媒体平台转发燕周的采访视频或进行二次加工,引发了一波舆论的小热潮。

燕周打电话给汪白骏,汪白骏接了,他那头挺热闹:“哥,我看到报道了。谢谢你。”

燕周:“是我要朝你道谢才对,没有你,我怎么写这篇报道?”

“报道我的人很多,只有你真正关心我。”汪白骏的声音温和,沉静,“我把你写的报道念给奶奶听,奶奶流了眼泪。”

电话挂断,燕周微微失神。

大多时候枯燥的重复和日常,只偶尔如彗星闪现的感受,原来就是他一直想要体会到的——所谓的“有意义”。

报道发出去的当天,燕周紧接着发给郑青卿早已做好的另一篇稿,关于尘肺病的专题报道。

郑编看过他的报道,把他叫到办公室。

“这两篇稿都是你事先准备好的?”

“是的。郑编,我都想好了,如果汪白骏的人物报道获得关注,我们可以趁关注度再发布尘肺病的专题报道。我采访了很多尘肺病患者,咨询过业内同样关注尘肺病的记者前辈,我相信这篇报道的真实性一定能引起关注。”

郑青卿:“嗯。”

嗯?嗯是什么意思?郑编一向冷漠少言,燕周小心观察她的脸色,也不知道这是能上还是不能上。

郑青卿浏览完报道,淡淡开口:“视频交后期处理,明天上社交平台。文字我修改,会争取给你上日报二版。”

二版版面,那至少是大半幅了!

“我会联系早间新闻部,把汪白骏和水泥厂尘肺病的新闻结合起来出一档电视专题报道,你把你写的两篇文字报道发给他们部门,给他们改稿。”

燕周有点雀跃:“好的,谢谢郑编!”

“工作而已,没什么好谢的。”

“是。”燕周不好意思道:“辛苦郑编了,我先下去啦。”

郑大编辑的出稿效率是全电视台出了名的高,据说年轻时做记者也是抢新闻的一把好手。第二天报道见版,又引发一轮新的关注热度。

下个月的绩效工资又能涨点了!燕周拿出手机刚想给许柏发消息约他吃饭——虽然工资现在发不了,就当预支了——就收到许柏发来的消息。

许柏:[链接][链接]

许柏:[报道写得很好,采访也很棒。]

燕周抿唇笑,坐下来回复消息:[小燕记者独家报道,厉害吧?]

[小燕记者太有实力了。]

[这么有实力的小燕,能不能找许博士吃顿饭庆祝一下?]

许柏发来一个笑,[当然,我请客,周五晚上?]

[好!]

周五这天,许柏发消息来说晚上下班开车来电视台接他。这条消息让燕周一整天都心情很好,高效超额完成本日工作,等到许柏打电话来说快到楼下,燕周收拾好东西,背起包跑下楼。

太阳快要落下天际线,八月炎炎夏日,漫天流云穿梭晚霞。燕周走出电视台大门到路边等,他注意到周围有几个人在看自己,都是陌生的中年男性。

他在原地停顿一下,刚转过身要回电视台大门里,那几个人便朝他围上来。

“你就是长宁电视台的记者燕周吧?”

燕周:“你们是哪个单位的?有事的话去保安室签字报备。”

“就是他!”

一人拉住燕周,手劲很大,另一人拿起手机对准他的脸,“就是这个记者,收我们老百姓的钱,不给他封口费就抹黑我们!我们今天就要曝光你这种人!”

燕周愕然,那手机都快摁他脸上来了,他偏过头,一时被强壮的男人拽得挣不开手。

“放开我!”燕周恼火开口。

“有些人就是靠一张嘴混淆黑白,最后吃苦的都是我们老百姓!直播间的朋友们都看好了啊,就是这个人,年纪轻轻收钱办事——”

那人话没说完,手机忽然被一只有力的大手握住,接着燕周被按过后脑勺,落进一个温热的胸膛。

许柏一手把燕周按在怀里挡住,一手握住对方的手机摄像头,面色冰冷看着对方:“你们是什么人?”

对方不满道:“你谁啊?我们是进城来讨公道的!”

“有什么话我们进警局说。”

许柏身形高大,几乎将燕周整个圈在怀里,不让他暴露在不怀好意的视线下。在这混乱的时刻,许柏身上好闻的冷香从四面八方扑进燕周的感官,让他的四肢都渗出麻意。

时机不对,但他从来没有被许柏这么用力地抱过。

保安匆匆上前拦人,那几人明显有备而来,一人负责拍摄,一人负责抓燕周,还有两人则冒充“因燕周收钱办事”而被抹黑的商家,嚷得路人纷纷驻足围观。

燕周想抬起头:“哥......”

许柏却按住他,不让他的脸被别人拍到,“别动。”

刚下班的老刘从人群里冲出来提高嗓门:“不要拍了!警察马上就来,我们电视台从来都是据实报道,孰是孰非我们进局里说清楚!”

距电视台两百米远的地方就是派出所驻点,已有同事跑过去叫人,警察很快过来,把一群人带去了派出所。

原本以为今晚可以和许柏好好吃顿饭,现在好了,大家都坐在派出所凳子上面面相觑。

燕周垂头丧气,许柏安慰他:“别担心,不是你的错,警察会查清的。”

燕周心想当然不是我的错,没有做过的事情,就凭这几个小丑也栽赃不了我。他郁闷的是和许柏的晚餐泡汤了。

那几人起初嘴硬,非说是燕周抹黑造谣没有职业道德,两名“商家”投诉无门,才花钱请来一个带货主播,通过直播为他们“喊冤”。

好在许柏挡住了燕周的脸和对方的手机摄像头,老刘也及时联系了电视台的舆情监督部门,事情没有扩散出去。

王主任和舆情监督部门的领导收到老刘的电话也赶过来,陪着一起等结果。

王主任安慰燕周:“早年那个水泥厂就出过很多事,尘肺病员工、欠薪、污染环境不整治,中间换个名字消停了一段时间,现在又搞出这幺蛾子,你放心,这次他们跑不了了。”

燕周说:“我不明白,他们怎么敢在电视台门口闹事?”

王主任低声说:“猖狂惯了的人管你是什么单位什么身份?你还年轻,不懂社会险恶。”

老刘也说:“他们都拿手机怼你脸了,你也不知道挡,还好你哥反应快给你护住了。”

燕周下意识道:“他不是我哥。”

王主任:“他不是你哥?”

许柏:“原来我不是你哥?”

一排人看向燕周,燕周喉咙一哽,展现最诚挚的表情与许柏对视:“——不是亲哥,胜似亲哥。”

许柏微微笑,靠近燕周轻声开口:“这句话我会转告给你的亲哥的。”

燕周:“。”

话说到这里,许柏主动与领导们握手:“各位领导好,我叫许柏,在长宁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上班。”

“牙科医生啊!人才,人才。”王主任与他握着手,微微疑惑:“这年轻人,看着还挺眼熟?”

许柏:“去年我参加援藏工作,有幸与贵电视台的林导合作拍摄过。”

“林导?你是说林里春吗?”

“对。”

王主任想起来了:“对对,我们和口腔医学会合作拍摄的专题纪录片,老林是导演!原来是找你来拍的?老林真有眼光,会挑人!”

许柏笑着回答:“是跟拍我们整个援藏团队,我只是其中一个。”

燕周小声说:“柏哥,怎么从没听你提起过?”

许柏微微茫然,也小声答:“回来就忘了。这种小事需要额外提起吗?”

燕周简直要晕倒。许柏这把什么都不当回事的性格到哪里都没变。要是知道还有这回事,他说什么也要赖在林主任手下多干几个月的活,这样说不定就能争取到和许柏一起外出的机会了——他那错过的一整年啊!

在警局坐到十点多,对方终于在警察的审问下说了实话——原来是东山镇水泥厂请来这几个人做演员,编了一场“因为水泥厂的钱没给够才被电视台记者抹黑”的戏。

后知后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演员们把雇佣他们的正主供得一干二净,警察得加班联系东山镇派出所联合出警,让燕周他们先回去等消息。

从派出所出来,燕周与领导们道别,回到许柏身边,叹一口气。

许柏:“怎么了?”

燕周:“饭吃不成了。”

“刚才不是一起吃了派出所的盒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