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坚守,做站不易,广告是本站唯一收入来源。
为了继续访问本网站,请将本站加入您的广告屏蔽插件的白名单。
一口气请了一个半月的假, 他心中没底。
小家伙如此勤奋, 叶厘也没阻止。
现在江麦学的全是纯记忆的东西,除了背上一遍又一遍, 没捷径可走。
况且,除了读书,还真是没事做。
江芽一开始颇为兴奋,他长这么大, 可是头一次出远门呢!
因此, 马车出发后, 他坐在马车门口,小脑袋转来转去, 不住的打量路上的行人、路边的景致。
不过,路边全是庄稼。
行人的骡车、牛车、马车也无新意。
他很快就腻了。
低头翻了翻自己的大荷包,他从里边拿出一捆粗棉线,想和叶厘玩翻花绳。
靠着这个小游戏, 这一上午还算好打发。
中午,一行人到了一处三岔口。
这地方挺宽敞,有好几家卖吃食的, 都是摊子。
但每户都有整齐的木墙遮挡,能遮些风沙。
这种路边摊,甭管是卫生还是口感,自是不能要求太多。
好在余采早有准备,他自带了餐具,店家将饭食做好,盛到他带的餐具中,这样凑合着也能入口。
但饭食的口味着实一般。
面条没味道。
炒菜几乎没放油,像是水煮的。
饼子也干巴巴的,有些噎人。
明明半桌子饭食,可每一样都叫人难以下咽。
于是,尝了几口后,叶厘放下筷子,从马车上搬下了一个陶罐。
他看过江纪上次写的日记,知晓这几个路边摊的饭食都一般。
因此,他带了一陶罐香菇肉酱。
这香菇肉酱是他拿香菇、猪肉末炒的,里边添了好些香料,还拿虾皮磨成粉当味精用,又放了点辣椒。
整体口感是微辣香浓,甭管是拌面条还是夹着馒头,滋味都很好。
舀一勺香菇肉酱夹到饼子里,面条碗里,原本没滋没味的饭食瞬间可口了不少。
余采从碗中夹了块香菇粒嚼了嚼,随后笑着道:“把香菇做出了肉味,不得了。”
其实将香菇做出肉味不算稀奇,但厘哥儿又不是从业几十年的老厨子。
而且,整体口感鲜的厉害。
也不知里边具体放了什么,和他从前吃过的各种酱都不一样。
叶厘谦虚摆手:“你要是喜欢,等回来后,我再做一陶罐给你送去。”
“行。”余采点头。
一旁的余夫人夹了口面条尝了尝,也忍不住出言夸他这酱炒的好。
叶厘依旧谦虚,小意思。
上辈子他家是搞农家乐的,没点独门手艺,哪能一直干这门生意。
有了这罐子香菇酱,众人的筷子落的快了许多。
江芽一只小手捏着半个饼子,另一手拿着筷子去夹拌了香菇肉酱的炒菜,脸蛋撑得鼓鼓的。
他面前还放着半碗面条。
面条里也有一勺香菇肉酱。
将饼子吃完,他将面条里的香菇肉酱拌开,就着面条继续吃炒菜,依旧是一口接一口吃的满足。
余理年坐在他对面,瞧着他的小模样,挑挑拣拣,最终吃了一个饼和小半碗面条。
这叫余夫人眉开眼笑,望着江芽的视线慈爱极了。
一餐饭食吃完,王嬷嬷、余夫人的丫鬟小环用店家的清水将餐具洗刷干净,之后一行人又坐上了马车。
这一次,叶厘领着江芽去找余采,翻花绳他玩腻了,余采陪着小家伙玩吧。
余采多年没玩过这小游戏,颇有兴趣。
但口中不忘和叶厘闲聊:“厘哥儿,依我看,你买的那家铺面,用来卖今日的香菇肉酱吧,生意铁定好。”
一旁的彭希明忍不住点头。
他也觉得今日的香菇肉酱不错。
叶厘闻言摇头:“太累了,我还是租出去吧。”
他早就想买铺子,余采一直帮他留意着。
半个月前,半闲居同一条街的街尾,有家铺子要出售,余采将消息告诉他,他实地看过之后,立马就买了下来。
这铺面不大,只有二十多平方,后边也没院子。
原本是间包子铺,生意一般,恰好店家要用钱,于是就想将这铺子卖掉。
但这铺子地理位置好,位于东三横街中间那条街上,因此店家要价六百两。
叶厘一通讨价还价,砍下来五两,以五百九十五两的价格将这铺子拿下。
不过,他还没想好要用来干啥。
就先搁置着。
现在余采的提议,不算好。
每天炒酱多累,利润也不是特别大,他不想干。
余采立马道:“你买两个下人帮你。”
叶厘笑道:“看江纪此次的结果吧。”
要真成举人老爷了,那买两个人也不算张扬。
今后叶阿爹、刘饴没法来作坊,家里人的确少了些。
傍晚,车队到了高头庄。
这是个镇子,只有两家客栈,物价一样:大通铺一晚八文,普通房间一晚六十文。
因此一行人随便选了家,叶厘要了一间普通房间,江麦江芽太小,处在这陌生地界,他可不放心两个小家伙独自睡。
至于三辆马车的车夫,都去睡大通铺。
这客栈厨子的手艺没比路边摊好多少,叶厘便又将香菇肉酱给搬了出来。
这一次,江纪没写日记了。
吃了晚饭,他径直回房看书。
白天只顾着指点江麦,今个儿他还没摸书本——江麦背的内容太基础,他不能跟着江麦温习各种内容。
叶厘没有打扰他,趁着天还没黑,他领着两个小家伙和余采彭希明、余夫人余理谦余理年在镇上转了一圈,随后回客栈休息。
其实余世亭也想出来逛逛的。
在马车上颠了一日,身子骨都要颠散架了。
可谁知江纪放下筷子就去拿书,他只得收起心思,也回房看书。
其实,他此次纯粹是为了长见识、攒经验。
但江纪一个小年轻如此刻苦,他这个老大哥也不好懈怠。
一夜无话,第二日依旧是闷着头赶路。
第三日傍晚,一行人终于到了府城门口。
岳老板夫夫坐在一辆牛车上,正等着他们。
双方见面,都颇为热情。
叶厘这边人数太多,因此岳老板也没招呼他们先在岳家住一晚——岳家小,根本住不下。
岳老板夫夫赶着牛车,领着他们往租好的院子而去。
岳老板租的早,因此院子地理位置不错,离贡院只隔了一条街,步行只需两刻钟。
院子很大,是个三进的。
而且岳夫郎是个细心的人,今日特意雇了人将整个院子打扫了一番,叶厘一行人可以直接入住。
灶房里放的还有干柴、大米、鲜肉、蔬菜。
这叫叶厘颇为感激,准备过两日就登门拜访。
岳老板夫夫却是连连摇头,让他们先安心备考,等考完再登门也不迟。
之前岳老板每次去野枣坡,叶厘都热心招待。
现在轮到叶厘来府城了,那他们夫夫不能失礼。
岳老板又详细介绍了附近的各种铺面,之后夫夫俩坐上牛车离去。
郑家车行的人也一并离去。
岳老板的大舅子是府城一家车行的管事,明日就派三辆马车过来,众人无需担心出门没有代步工具。
此时太阳已落山,天边只剩一抹橘色。
王嬷嬷、小环去灶房准备晚饭。
三家人都住正院。
余世亭夫妇年长,住在正房。
叶厘、江纪还有余采、彭希明住在东西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