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8000米 第86章

说完这么一长段话,喉咙都渴了,我端起桌上的水一饮而尽。

“所以,很抱歉,无论如何我不能将太多时间花费在直播上,可能让您以及那些关注我的粉丝们失望了。”

对面沉默了好久,一直坐在我旁边被禹山山和阿峰两个人捂住嘴、捆住手的肖丁,急得眼睛都要红了。想来,在我认识的这群人里,肖丁是最希望我通过直播平台“出人头地”的一个了。

“你们几位怎么看?”

见说服不了我,西装男又把注意打到我的同伴身上。

彭宇峰推了下眼镜,说:“我尊重社长的意见。”

“阿峰。”

我感动地看向他。说实话,没想到阿峰会这么支持我。因为直播平台赚来的钱,一部分是用在我自己的装备上,另一部分还要用在社团经费上。阿峰作为社团的财务干事平时就很捉襟见肘,当然希望能有一个开源的机会。另一个原因,则是阿峰的父亲赞助了我们社团。如果我能有更好的曝光机会,对赞助商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现在我放弃了这个机会,说实话,对于阿峰心里有点内疚。

“好兄弟!你放心,你永远是我最好的兄弟!”我感动地直接用力拍阿峰的肩膀,“你老爸的赞助商也永远是我心目中第一赞助商!我会给你们争气的!”

“咳咳。”

正在喝水的阿峰猝不及防,被我拍得呛了几声。

“你别把他呛死就是对他们一家最好的报答了。”禹山山在旁边凉飕飕道,“顺便说一句,你还算有自知之明,凭你现在的半瓶子水晃荡的本事,要是还分心去做别的,这辈子都别想登顶一座八千米。”

虽然他说的对,但怎么就是让人生气呢。

禹山山毫不在乎我的怒瞪,直接对对面两人道。

“如果你们想要谈的就是这件事,那大家也不用浪费时间。走吧,何棠江,回去我还要和你好好聊聊。”

“等等,聊什么?我和你没什么好聊的。”我下意识地防备起来。

“聊你和韩峥是怎么瞒着我去K2的。”

“这能怪我吗?韩峥想要去哪我能管得住他?至于我想去哪,你管我……咳,也是我的个人自由。”

“回去再说。”阿峰压住我们两人,“走吧,先回去。”

“等等,几位。”

西装男站起身,又把我们喊住。

“还有事?”

我看向他,又看向坐在他旁边一直没开口只是在假笑的邱野。我就知道,有这家伙在,事情没这么简单。

“实际上,平台直播合作只是我提出的一个方案,也是见效最快的一个收益方案。既然这个方案不成,那么请容许我向各位提出方案二。”

方案二,什么意思?

西装男注意到我们疑惑的眼神,微微一笑,伸出手来正式自我介绍。

“鄙人姓查,查森。”

……等等。

这个取名方式。

“查林是你什么人?”

“是我二弟。”查森微笑说,“我听他提起过两位在巴基斯坦的经历,之所以一直想见何先生,也是想知道我二弟一直提起的您,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

称呼都变了!这家伙,刚才还喊我何同学,现在就喊我何先生,还用上了敬称,重视程度明显不一样了好么!这些大人都是这么心机深沉的吗?

“至于我说的方案二,诸位不妨先听一听。明年五月,国内将组织一场由多个国内外户外品牌联合赞助的登山活动。活动会邀请一线明星,也会邀请专业的登山人员与明星一对一结对,全程将采用最新科技进行24小时直播。我们将这个活动命名为‘珠峰24小时’,而我就是这项活动的策划人。现在,何先生,请容许我正式邀请您作为受邀请的专业人士参与我们的活动。”

查森递过一张名片。

“还望您慎重考虑。另外说明,如果您决定参加,还请在这段时间内努力为自己积累资质,至少登顶几座七千米高峰,或者一座八千米高峰,否则您的专业资质可能无法得到其他赞助商的认可。”

“你这是什么意思?”肖丁在一旁不满道,“是说就算你邀请了,最后我们糖浆能不能去也不一定吗?”

查森微笑道:“毕竟我只是活动策划,赞助商之一。究竟能否争取到这个机会,还要看何先生自己。这就是为什么我只把它列为方案二,比起可以立即见效的方案一,这个方案未免有点吃力不讨好。您觉得呢?”

我捏着手里查森的名片,抬头看向他。

“这活动是认真的?最终的目的是登顶?那些明星也会参加?”

“当然,我们会要求所有参加人员提前开始锻炼。而明年三月底,即出发前往尼泊尔做适应训练。不愿意登顶的人有权利选择放弃,但是愿意登顶的人我们会提供一切助力。最后,这项活动由尼泊尔和国家旅游局支持,您可以不用怀疑它的真实性。”

这就是前兆吗?我想起了李老师,白水鹜人,他们都曾经提到过的国际登山的联合大动作。所以,这次珠峰攀登活动,就是那项即将举办的国际登山活动的前戏之一?

“我接了。”

我收起查森的名片,对他说。

“我会在明年之前,完成你的要求。”

“非常荣幸,那我们也拭目以待。”

离开茶馆的时候,肖丁还在念念叨叨,想不明白我为什么要放弃一个轻松赚钱的机会,而要选择其它费力不讨好的选项。可能最后一无所获,还倒贴了自己的时间。

“对于社长来说,这才是最佳选项。珠峰是登山界的标志性山峰,攀登珠峰的花费也是不可小觑的。现在既然有机会有人全程承担这些话费,还给了社长挑战珠峰的机会,为什么不参加?”阿峰替我说话,“我觉得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就连禹山山也说:“选择第一个方案才是杀鸡取卵,选第二个,哼,也要看何棠江有没有本事完成他们提出的要求。”

攀登数座七千米,或者一座八千米吗?

我想了一下自己目前唯二登顶的两座山峰的实绩,觉得对方提出的条件的确很有挑战性。不过,正是因为有挑战性,才能越发地激励人去完成,不是吗?

而现在,我得告诉同伴们。

“抱歉,你们先回去吧。我要先去一个地方。”

有一件事必须做个了断。

两个小时之后,和阿峰他们告别,转乘公交换乘地铁再步行,我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这是北京近郊一个已经有了年代的小区,抵达这里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傍晚,小区的院子外已经排了一长队卖小吃的摊位,越过这些摊位,再向里走,拐了几拐后,我站在一个破旧铁门前。

10幢201。

纸片上写的没错,就是这个地址。

我想起行李箱里放置的铁盒,以及离开巴基斯坦前老王对我说的话。

“拿着这个盒子去他最后住的地方看一眼吧。就算是怨恨,至少你也需要知道这十几年他在做些什么。”

叶廷之,记忆里那个男人的面孔已经模糊了。唯一清晰的是他手臂的触感,这双手臂将我从倾塌的地下通道救了出来,给了我再世之恩,也是这双手臂间接将何山推向地狱,毁了我原本的家。

我该对这个男人抱有怎样的感情?

感激,憎恨,还是麻木?

推开这扇门前,或许,什么都难以说出口。

作者有话说:

这章没来得及开展时光流转大法。

我们下章,嗯,下章是上一辈人的回忆杀。

第94章 父亲

对于很多人来说, 山,只是一个概念,而对于一些人来说, 山, 是一个信念。叶廷之认为, 何山就是持有这样信念的人。

何山入学的时候, 叶廷之已经是“常青会”的二年级骨干,负责招新。当这个因为社员的一次攀岩表演而被吸引的学弟申请入社的时候,叶廷之并不认为他能坚持多久。

刚入学时的何山,白白净净,身材瘦削,看起来就像是吃不了苦的白面书生。叶廷之打心底认为,这样的家伙坚持不了一个月就会退社。然后他就亲眼看着这个家伙,坚持第一个学期, 第一个学年, 成了社团骨干, 最后成为了“常青会”的下一任社长, 狠狠打了自己的脸。

何山第二学期那一年,“常青会”组织社员去攀登珠穆朗玛峰,攀登的社员遭遇事故, 有四名遇难了。那也是“常青会”建立以来遭遇的最大一次山难, 整个社团都处在前所未有的阴影下,社团指导老师被学校停职, 社团活动也被迫停止。

登山有什么意义, 为了它送命值得吗?我们国家最优秀的学子, 为什么要把性命浪费在这样的事物上?

“常青会”的前途变得格外严峻, 而留在社团里的每一个人都被迫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是否做好了为登山付出性命的准备?

就是在这时, 何山突然对叶廷之说:“学长,难道就不能无可救药地喜欢上一件没有意义的事吗?”

“什么?”叶廷之懵了。

“学长为什么要登山?”何山换了一个问题。

“应该是为了争一口气吧。”叶廷之想了想说,“第一个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的是外国人,第一个登上乔戈里峰的是外国人,第一个挑战十四座8000米山峰的也是外国人。明明这些山峰有不少就在我们境内,却因为屡次挑战它们的都是西方人,登山就被看作是西方勇敢者的冒险,凭什么?我只是想证明,中国人不是懦夫,也不天生低人一等,这些山峰我们一样能够征服。”

何山失笑,“学长还是一贯争强好胜。”

“别说我了,你呢!”

“我……”何山想了想说,“我只是想去登山,没有想过什么重要的意义。荣誉、尊严,如果喜欢一件事非要给它寻找价值,那么我喜欢登山大概是没有价值的。”

“你小子。”

下一刻,何山继续说。

“因为就与呼吸一样。它的存在本身,已经是意义。”

那一天,何山明白,与他们这些为了尊严、荣耀等世俗价值而登山的人不同,何山登山,没有任何功利性的目的,对于他而言,山就是信仰,只不过这份信仰是需要亲手去触及的。

对于这样将登山融进自己生命里的人,叶廷之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竟然会收到他的喜帖。

“你要结婚?”

那是叶廷之毕业以后,第一次与何山通电话。

“你想清楚了?结婚不是小事,你以后还登不登山了?你的家人怎么看待?我劝你认真想一想。”

“我认真想过了,学长。曾经我也以为,除了登山,我不需要其他陪伴。可是我没有想到会遇到一个支持我理解我的爱人,你放心学长,我们沟通过了,在我们的孩子成长到一定年龄之前,我不会再出国。”

叶廷之很少听何山谈起他的父母,大概猜到何山与原生家庭的关系淡漠。而对于即将成为何山未来妻子的人,叶廷之却并不看好。

“如果她不同意你去登山怎么办?如果生了孩子以后,她以孩子为要求,禁止你再从事任何涉及登山的事物呢?趁现在还来得及,何山!我不是要拆散你们,我只是想让你明白,不是什么事都可以两全其美。”

“……我想争取一下,学长。”

叶廷之最终没能劝服何山。后来何山的喜宴,他也没好意思去。作为一个曾经想要拆散这两个小夫妻的学长,他怎么好意思去喝人家的新婚喜酒呢?

然而,事情似乎并不如叶廷之预想的那样糟糕。

新婚的第一年,何山在工作之余依旧抽时间挑战国内的山峰,看样子他的妻子并没有阻止他的打算。第二年,何山的孩子出生了,何山暂停了一切登山活动,专注于家庭。

这个时候,叶廷之又打电话给他,然而这一次的劝说却不一样了。

“我劝你放弃登山,至少也要放弃挑战高危险性的山峰。”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