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8000米 第22章

韩峥这下总算明白了,刘砾说的那句卖力气是什么意思。他没想到,何棠江会用这种方式凑足那一万块钱。

今天最后的收益是1050元,因为何棠江还没有和直播网站正式签约,只能拿到三成的提成,也就是315元。

“一天赚300,一个月就是1万,三个月就是3万!”累瘫在床上的何棠江还不忘数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么一想,我还能赚到一万块!”

“拉倒吧你。”肖丁说,“这么下去没能赚到1万,你就猝死了,信不信?”

“我看直播平台那么多年,就没见过你这样直播的,何棠江,牛,你真的牛!”

“一般一般。”

“你以为我是在夸你呢?”肖丁恨铁不成钢地看着他,“好不容易利用一次网络事件,有那么一点人气,你就不能好好经营你的流量吗?非要做这种卖力不讨好的事情,把流量经营成这样的,你还是第一个。”

何棠江不说话了,什么流量人气,他的确不懂,直播平台也是第一次玩,他古板的完全不像一个00后,因此也不习惯肖丁那种利用流量来赚收益的方法。

从小顾萍女士就警告他,不是靠自己的真本事赚来的钱用得不安心,所以何棠江觉得哪怕是要在直播平台赚钱,也得靠自己的真本事赚。十个俯卧撑赚一块,又累又不讨好,虽然看着很蠢,但何棠江心里踏实。

那些人设人气,都不是真实的他,但是俯卧撑是他自己凭本事做的,凭本事赚的钱才能凭本事花了。

肖丁听完他这一番见解,目瞪口呆,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你是不是傻呀。”

“就当我傻好了,傻人有傻福。”

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何棠江好不容易忍着全身的酸痛从床上爬起,刚准备继续打开直播进行自己的卖苦力生涯时,竟然发现有一个土豪在他的直播间里连续扔了十个深水炸弹!

十个深水炸弹是什么概念?那就是十个一百块,一个一千块啊!

何棠江昨天做了将近200个俯卧撑,前前后后才赚到一千块,还要被网站抽成七成,今天什么也没做就赚到一千块?难道这就是肖丁说的流量的力量?

他连忙去看这个土豪的名字。

【山鬼】

不认识。

他又想到昨天那个突然问他和何山关系的人,这个山鬼,和提问的那个人会有关系吗?

没有头绪,何棠江只能先将疑问暂时抛到一边,继续开始今天的卖力生涯。有了开门红的一千块做好兆头,今天何棠江接客,呸,卖苦力卖的格外顺利,做了不到200个俯卧撑,就已经赚了两千块钱,是昨天的一倍,而他直播间的观众人数也由昨天的一两万,翻滚今天的10万。

可他在不断感谢新土豪的时候也在好奇,为什么突然有这么多人来看自己呢,再没有自知之明,他也知道自己这个直播间的内容是多么枯燥无聊。

【你不知道呢,现在平台上,这个直播间可是一个奇葩。】

【所有人都知道你在直播卖艺。】

【对啊对啊,我就是听人说只要打赏,主播还可以表演胸口碎大石,才过来看的。】

【要打赏多少才可以胸口碎大石,我们给你众筹!】

眼看就要被观众们调戏取笑,何棠江连忙正经地为自己辩解。

“我不卖艺啊,也不胸口碎大石,我只是想打份工。”

网友们哈哈笑了起来。

【打工,这个词朴素,我喜欢。】

还有人敏锐地抓住了何棠江的痛点。

【主播很缺钱吗?】

这个到底该不该回答?何棠江还在沉思这个问题时,就见大门被人啪的一声推开。

“赚钱的机会来了!何棠江。”

肖丁手里拿着张宣传单就奔过来,何棠江一眼就看见宣传单上的字。

“校园才艺大赛前十名有丰厚奖金?可我没什么才艺啊。”

不知道为什么,何棠江这一瞬间想起了刚才有个观众吐槽的胸口碎大石。

“谁让你看这一面了,反面!”

何棠江再看宣传纸反面,不知道学校是不是真的这么穷,一张宣传纸当两份用。

“社团招新?别闹了,我现在都穷的揭不开锅,哪里还有钱去报名参加社团。”

“没钱报名社团,我们可以建一个啊。有了社团就有活动经费,就有赞助!何棠江,你要真的想去登山的话,为什么不自己建一个社团?”肖丁说,“京华能有常青会,为什么我们不能有我们的社团?”

这个昨天还在质问自己为什么要去登山的舍友,今天竟然就怂恿自己去建一个登山社团,何棠江还没想明白肖丁突然转变观念的原因,却已经被他的话给说动。

是啊,京华大学有常青会,但那是属于何山,属于韩峥、刘砾他们的常青会,永远和他没有关系。为什么,不能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登山社团呢?

可下一瞬,何棠江就被自己的想法吓到了。

我真的有那么想登山吗?

他想起何山笔记里的话,登山只有尝试过才能体会它。

何棠江决定先去试一试。

作者有话说:

下一章:第一座山!

顺便土豪榜第一是谁,想必大家都猜出来了。

第22章 第一座山(一)

到今天为止,我对高山探险并没有一个十分清晰的概念,除了危险、困难,这两个最基本的形容词外,没有任何直观的感受。

我身边也并没有接触过高山探险或者极限登山的人,所以当我决定去尝试登顶第一座山时,我只能给这个人打电话。

“适合初学者的登山?”

韩峥接到我的电话以后,有些不以为然。

“你们学校附近有很多山,节假日的时候找伙伴一起去就行了。”

“我说的不是那种,不是悠悠哉哉,一边喝着饮料,一边聊天的那种登山,我是说像你们一样,你说过的高山探险!”我只能急着和他解释。

“……你确定?”

“我想试一试。”我有些忐忑道,“是不是不行?对外行人来说,果然太难了吗?”

韩峥突然轻笑一声,语气里不知道是不不屑,还是自嘲。

“外行?这年头只要有钱,再外行的人,也可以被人抬着送上珠峰峰顶。”

“可是我没钱。”我老实说,“而且我是想靠自己体验一次登山的感觉。”

这一次,韩峥考虑了很久,才对我说。

“去报团吧。”

嗯,报团?什么意思?

五分钟后,按照韩峥的建议我打开电脑搜索“四姑娘山登山协作”,一下子跳出来很多结果。我反复对比了几家,最终确定一家看起来比较靠谱的登山商业队伍,对方给我报价2000元,包从成都接送、期间的食宿,以及协作我成功登顶。虽然比起同期的其他几家有点小贵,但是胜在他们可以代办登山许可证(费用包含在内),登山协作也是一对一,这就比较令人放心。

为了怕自己打退堂鼓,我当即就给对方支付了500元定金,约定登山时间定在国庆假期。

“要不要报个登山基础训练班?两天只收四百。”最后,似乎看出来我是个新人,对方好意地询问。

“谢谢,不用了,我有朋友会教我的。”

大概是因为在之前的对话中我暴露了自己是个登山小白的事实,商业队的登山协作对我口中的朋友也表示怀疑,一再跟我重复,没有进行基础训练就冒然去登山是十分危险的事。如果我一再任性,他会考虑拒绝接我这一笔单子。这时候,我只能告诉他们。

“我的朋友之前是大学登山队的。”

对方似乎不以为意。

“哪个登山队?现在的学生随便建一个社团就说自己是登山队。”

“常青会 ,韩峥。”

在我说出这几个字后,对方突然没有了声音。

一秒钟后,他啪的一声挂断电话,只留下我与手机黑屏里的自己面面相觑。

当我打算打回去时,对方竟然又拨了回来。

“是那个韩峥么?”

“我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个韩峥,但如果是京华大学常青会的韩峥,那么,是的。”

电话那边的人似乎在急喘气。

“他也来?”

“呃,他应该不会来。”

在我一再和他确认后,这位商业队的沟通人员才没有退了我这一笔单子。

半个多月后,当我亲眼见到扎西时,他才肯告诉我。

“我那时候以为你耍我呢!你既然认识韩峥,为什么还要找我们商业队来协助你登山?我还以为你是别的竞争对手派来打探底细的细作!”

我有什么办法呢。韩峥是不会带我去登山的,一,他不愿意,二,我也不愿意。

人家十一月份还要去尼泊尔,每天忙着训练,哪有时间陪我一个新手去完成难度级别为零(对于韩峥而言)的登山计划。不过虽然这么忙,这家伙好歹没忘记教我训练。

自从我定下来国庆去四姑娘山之后,有两件事摆在计划表的前列,一是必须去赚更多的路费,其二就是韩峥的魔鬼训练。

在那之前,我根本就不知道魔鬼这个词的真正含义。

一小时完成200个俯卧撑,每天训练三个小时以上,被一群流浪汉追逐求生?

这些在韩峥的训练计划表前,都是小儿科。

一开始,是测试心率。

作为一个新手,我根本不知道心率这个玩意对登山来说意味着什么,所以当我的测试结果显示我处于平均水平时,我还挺为自己得意的。

“心脏就是一台发动机,我们都说登山靠的是体力,可体力是什么,体力就是心率!同样呼吸一口气,心肺强大的人能呼进更多的氧气,同样是心脏磊动一下,他们的心脏能给身体运输更多的血液和氧气。这就好比一台性能优越的好车,能走得更远。”叶顾问看着我刚刚测试出来的数据,摇了摇头,“知道韩峥的心率是多少么?每分钟56次。”

我看着自己显示的心率数据€€€€每分钟72次。哎,不对,好像我的数字比他高啊?

“你傻么!”叶顾问用力拍了下我的脑袋,“心率不是数字越大就代表你心肺功能越好,对于同样年龄的年轻人来说,每分钟心跳次数越少,说明他的心脏供血和供氧功能越强大,一分钟之内,别人的心脏需要跳72次才能完成的工作,他的心脏只需要跳56次就能完美完成。一万个20岁的年轻人里面也难找出一个人有他这样的身体素质,这就是你们的差距!”

这么一想好像的确差距很大。

韩峥很厉害。这是我第一次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不是从别人口中听他的光辉事迹,也不是透过直播看他赢得比赛,而是当我和他的身体数据直白地放在一起比较的时候,最直接地感受到了差距。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