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配他不走剧情 第92章

苏木那一身血气,熏人。

他们一行人就去给嘉乐帝回话。

嘉乐帝自然不会因一只老虎就怪罪贺明隽,反而夸道“太子是个有仁德的。”

那位黄将军心有不忿,但皇上都发话了,他也不好说什么。

嘉乐帝已经让人查老虎为什么会出现在围场里,目前看起来只是个意外,可能那老虎就是因为怀崽了,又没有同伴就一只虎跑到了这里。

贺明隽知道老虎的繁殖期主要集中在十月到次年一二月,这样幼崽出生时天气比较温暖容易存活。

这个季节怀孕的老虎不常见,但并非全无可能,因为老虎全年都可以交配。

这只老虎或许就是特例吧。

都有穿越和系统了,一只老虎这样似乎也没什么值得奇怪的。

母虎已经显怀,就说明它距离临产期前只剩十天左右。

若是在现代,哪怕母虎死了,及时把幼崽剖出来多半也能活。

但现在

“剖出来试试吧。”

贺明隽对猎户和太仆寺少卿说道。

母虎的脖子几乎被射穿了,又因

为奔跑失了很多血,依照现在的医疗条件,再加上没有了解老虎的兽医,它多半是活不成了。

更何况,贺明隽本来就没想救它。

傍晚的时候,伤口被处理过的母虎已经奄奄一息。

猎户从母虎肚子中取出两只虎崽。

目前两只都还活着,奇异的是,其中一只是黑纹白底的。

而这个年代,人们认为白色的动物,尤其是本来不是白色的却出现一个特例,那就代表着祥瑞。

运作一番,就可以宣扬在位的君主是贤明的。

嘉乐帝大喜“好好朕就说太子是个仁德的潘德全,让太仆寺仔细着点照看着那只虎崽,养好了有赏。”

太仆寺“”

他们只养过猫,没养过大猫啊万一把祥瑞养死了,别说赏赐,只怕太仆寺不知多少人都要被贬职。

黄将军“”

现在大家都知道他没文化还差点射杀祥瑞了,他就是想在皇上面前表现一下而已,估计以后皇上要看他不顺眼了这老虎也是奇怪,好好的老虎不长黄毛,怎么成白的了这么难得一见的,怎么就偏让他赶上了难道是因为他姓黄冲撞了

贺明隽也觉得意外。

他只是想往老虎肚子里塞点东西,真不知道里面有一只白毛虎。

他更没想到因此让他太子地位更稳了点。

不过,有弊就有利。

祥瑞也有祥瑞的发挥空间。

在太仆寺少卿命人给小虎崽擦洗后想办法喂羊乳的时候,似乎看到那老虎嘴里掉出块玉来

第71章 古穿文(18)

如今比较盛行“君权神授”此类思想,于是就有很多帝王喜欢搞点神迹、传说,不仅是为自己造势,也方便树立帝王权威、管理百姓。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自己相信这些。

至少,嘉乐帝就不是一个特别“迷信”的皇上。

他看到那些好兆头、祥瑞当然高兴,至于那些不好的

嘉乐帝一看到那块写着明年渝阳等几地会发生水患的玉石,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这是哪个刁民想害朕

他当即就让人去查到底是谁动的手脚,并默默盘算着可能人选。

是先敬献太子的儿子不甘心当一个小小的郡王

或是他哪个兄弟要搞事

他的几个儿子年纪都不大,应该还不到夺权的时候

结果没等嘉乐帝查明白,就有人奉上一本账册,说是从母虎肚子里挖出来的。

嘉乐帝“”

就不能放过老虎吗

贺明隽是觉得,反正肚子已经剖开了,干脆就物尽其用。

那老虎死了,肯定要被扒皮剔骨,那本账册很容易被发现。

至于不会被送到嘉乐帝手里

他既然都安排了,怎么可能看着这种情况发生

贺明隽清楚,仅仅是借石头给嘉乐帝预警他是不会信的,但有那本账册就不一样了。

账册上记的是渝阳郡太守送的“孝敬”,也是他贪墨的证据。

嘉乐帝就算会怀疑这一切是人为,也不会只把这当成一场阴谋,放着偷工减料有坍塌风险的堤坝和国之蛀虫不管。

贺明隽本来就没想过完全将嘉乐帝糊弄过去。

他只是挑明这一切,半个方案给嘉乐帝做参考。

“你回来得很及时。”贺明隽对一脸倦色的杜松道。

这个时机很好,若再晚点,他就要想别的法子把账册送到嘉乐帝面前了。

杜松含蓄又略带骄傲道“幸不辱使命。”

这么要紧的事殿下交给他,那必然是觉得自己是最靠谱的,他不能让殿下失望。

其实贺明隽会派杜松去,一方面是因为杜松靠谱,但更重要的是他长得没什么特点、不会太引人注意。

贺明隽又问“这一路上可留下了什么痕迹”

杜松答“属下很小心,信也送到了。”

“只是”

他应该是没被人发现的,至少他自己是没察觉,但他不敢完全保证如果皇上派人去查找不到丝毫的蛛丝马迹。

杜松说出自己的担忧,不解地问“殿下为何不直接把账册交给陛下”

采取这种遮掩的方式,若是日后被查到了,他倒是无妨,可殿下就难以说清了,这明明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正是因为这是一件好事,贺明隽才不想邀功。

而且,若是他挑起这些事,只怕后续就脱不开手了。

解释缘由也是一件麻烦事。

他一个还没有参政的太子,竟然将手插到地方上去,甚至连嘉乐帝丝毫不知道的事他都了解得十分清楚,这会让嘉乐帝忌惮的。

最理想的结果当然是事情解决了,而他完美隐身。

若是最后嘉乐帝怀疑到他身上,他也有其他说辞。

贺明隽道“我心里有数,你先去休息吧。”

贺明隽管杀不管埋,当起了甩手掌柜,可嘉乐帝就有些头大了。

比起有官员中饱私囊、渝阳郡的堤坝偷工减料以及那听起来就很假的“天灾预示”,嘉乐帝觉得目前更要紧的是抓到背后搅动风云的人。

“没查到是不是下次有人把刀架在朕的脖子上你们也无能”

嘉乐帝心里知道这两者不是一回事,但他还不能迁怒吗

到现在他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人做的,又有何目的,还有那账册和“预示”

就算“预示”是假的,只是为了让他更重视贪墨一案,但仅仅是堤坝有坍塌的危险就已经很麻烦了。

不是说白虎是祥瑞吗怎么牵扯出这么大的麻烦来

他来狩猎是放松的,结果遇见这种糟心事。

等把这群废物赶出去后,嘉乐帝派人去召随行的大臣来议事,在等待的时候,他问潘德全“太子现在在做什么”

是太子出口救下那两只虎崽的

潘德全忙让人去问,不久就来回道“太子殿下在看书晒太阳。”

嘉乐帝就怒道“把太子叫过来”

哼,他在这里焦头烂额,而太子在那边优哉游哉

贺明隽过去时,嘉乐帝和大臣们议事已经告一段落,看着并不太愉快。

贺明隽来得有些晚了,他也什么都知道,可他并没有表现出心虚和忐忑,淡然地对嘉乐帝问了声安,又问叫他来何事。

当着大臣的面,嘉乐帝没有训他,只让人把那块玉石呈给他看,并简单说明情况。

“太子对此有什么看法”

贺明隽道“只凭一块石头,儿臣不敢妄言。”

“哦”嘉乐帝语气带着点深意,心里揣测道太子说“仅凭”,莫非是因为还听说了账册的事

贺明隽就进一步解释“儿臣尚且不知道匠人是否从这块玉中查出什么、之前有什么人接触过那只虎崽”

嘉乐帝“太子是怀疑这些是有人故意为之”

贺明隽“儿臣只是觉得神迹罕见。”

嘉乐帝又问“若是神迹,该如何应对若是人为,那人是何用意有何图谋”

贺明隽心下叹气,他都没有出面采取这种方式了还逃不过被提问考校。

只不过,他何止是被透题了,他现在是出卷人啊。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