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西方奇幻小说网 > 犹太警察工会> 23

23

一队哭泣着的黑帽子犹太人咔嚓咔嚓地缓慢行走着,仿佛一辆悲伤列车,从被他们称之为“生命之屋”的蒙特费奥雷公墓大门驶向小山坡上挖好的泥坑。他们肩上扛着的松木棺材因为下雨变得滑溜,如轮船般随着肩膀的海浪起伏摇摆。
公墓里面,萨特马尔人为维波夫人撑伞,格尔人、施塔肯泽人和维兹尼泽人胳膊挽着胳膊,像是外出游玩的女生。这一天,竞争、积怨、教派争端和教籍革除被他们统统搁置,以便酝酿感情,为一位早已被他们遗忘、直到上周五晚上才又想起的犹太人默哀。其实这位死者早已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犹太人,二十年的毒海沉沦让他只剩下犹太人的躯壳,且是一具细薄透明的空洞躯壳。每一代的犹太人都会失去他们不配拥有的弥赛亚,如今,虔诚的黑帽子也找到了他们不配拥有的证据,他们聚在雨中,即将目送它被深深埋葬。
公墓四周是一排排在风雨中摇摆的冷杉,一如公墓外面数千名悲恸的黑帽子。他们头上的黑色宽檐帽,手中的黑色雨伞,正为他们这些烂人中的烂人遮蔽风雨。哪些人能进入“生命之屋”,哪些人必须站在墙外,任由雨水渗入内裤,由其职责与声望决定,而今天他们济济一堂,盗窃组、走私组和诈欺组的警探们自然不会缺席。兰兹曼辨认出了斯科尔斯基、布尔维茨、费尔德和格罗巴斯。格罗巴斯坐在灰色福特“维多利亚皇冠”车顶,衬衫下摆照例没有塞进裤子里。要知道,维波夫人个个都是检察官的潜在起诉对象,他们集体围立于山腰之上,可不是你每天都能见到的景象。也难怪四分之一里外的沃尔玛超市屋顶上,还有三个身穿蓝色防风上衣的美国人,他们手举长焦镜头,花蕊般的电容麦克风颤抖着。身着蓝色制服的巡警和摩托骑警队也来了,他们远看犹如一条蓝线,将人群与黑帽子隔开。媒体也来了,包括第一频道的摄制组,本地报纸的记者,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朱诺局的采访团队,还有一家有线新闻频道的报道组。邓尼斯·布瑞南也来了,他没有打伞,任由大脑袋暴露在风雨中,对此他似乎毫不在意。人群中还有现代正统派犹太教徒、虔诚程度一般的犹太教徒,以及一些盲目的、怀疑的或好奇的看客。值得一提的是,爱因斯坦国际象棋俱乐部那帮身心健康的棋友也组团前来参加葬礼。
兰兹曼将他的跑车停在一条死巷里。死巷位于一座贫瘠不毛的小山顶上,和“生命之屋”之间隔着米兹莫尔大道。它不愧是观察“生命之屋”的绝佳地点,那儿的一切都被兰兹曼尽收眼底。发展商早年铺建好它后,把它命名为提克瓦街。提克瓦是希伯来文,意为“希望”。在这样一个阴冷的下午,这个巷名真让人感到分外讽刺。巷边寄托着希望的房子从未盖完,木桩上绑着橙色旗和尼龙绳,在泥泞的地基上画出一个迷你耶路撒冷,一副骇人的衰败景象。兰兹曼独自一人,用湿粘的双手紧握着双筒望远镜,清醒得犹如浴缸中的鲤鱼。喝酒的欲望就像一颗刚掉几天的牙齿,让他惦记不已,然后时不时地舔纸它在牙槽上留下的缺口,从中得到一丝满足。不过,这让他惦记不已的东西,也许不是一颗牙齿,而是被碧娜收走的警徽。
兰兹曼坐在车里等待葬礼结束。他一边透过强大的蔡司望远镜审视公墓,一边听着加拿大广播公司介绍罗伯特·约翰逊注释1生平的节目消耗电瓶。罗伯特·约翰逊的嗓子又破又尖,听起来像是个犹太人在雨中念祷文。兰兹曼这次出来带了一整条“百老汇”,他疯狂地吮吸着,以驱走威利遗留在车里的骚臭味。那味道真是令人作呕,闻起来像是放了两天的剩面条汤。谢梅茨先前曾试图让他相信,味道已经散去,他之所以仍饱受其困实是他的心理作祟。但兰兹曼很高兴可以有借口抽烟,因为他需要用烟雾来熏蒸消毒车内的空气,而且,抽烟虽然没法杀死想喝上一杯的冲动,起码还可以麻木他的渴望。
谢梅茨还试着说服兰兹曼,要他这一两天别去探究梅纳赫姆的死因。他俩之前乘电梯下公寓楼时,谢梅茨要兰兹曼直视他的眼睛,对他许诺说自己不会在这潮湿的周一去找黑帮皇后,更不会趁悲伤的她告别“生命之屋”和独子遗体之际,抛给她一堆失礼的问题。
“你不能去找她。”谢梅茨的语气很坚定。他跟随兰兹曼走出电梯,穿过大堂走到第聂伯大楼门。他穿着那件庞大的白色细条纹睡衣,手臂上搭着西装,两只手指勾着皮鞋,脖子上挂着皮带,睡衣胸前口袋塞着两片烤面包,像是装饰用的手帕。“就算你能找到她,你也不能去找。”
谢梅茨是个好警察,因为他很清楚什么人警察可以惹,什么人警察惹不得。
“他们会把你一把推开,”谢梅茨说,“他们会拿走你裤兜里的零钱,还会将你推上法庭。”
兰兹曼无从反驳。巴谢娃·施皮尔曼极少步出她的深宅,不过只要她在公开场合出现,身边肯定围着丛林般的侍卫与律师。“你没有警徽、没有后援、没有逮捕令、没有调查资格、没有像样的西装,看起来和疯子没有两样。你惹她的后果会是当场中枪,而且凶手还不会被绳之以法。”
谢梅茨跟着兰兹曼走出大楼,走向转角的公交车站。他边走边穿鞋袜,像是在跳奇怪的舞蹈。
“波克,你是不希望我去,”兰兹曼说,“还是不希望我一个人去?离管辖权移交只剩最后两个月了,你和艾丝特需要顺利度过,这关乎你们的未来,你以为我会坏你们的事吗?你别疯了。这些年来我已经给你添了够多的麻烦。我真希望自己没那么操蛋。如果你只是不希望我去,好吧……”
兰兹曼停下脚步。他被自己的善意深深打动了。
“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梅耶,我就是想说两句,操。”谢梅茨的眼白中闪烁着真挚,他有时会露出这种表情,尤其是童年时。兰兹曼不得不把头扭向风吹来的方向,让风把声音吹散。“我是说起码不要坐公共汽车去,好吗?起码让我开车送你到停车场取车。”
不远处传来轮胎的尖叫声,前往哈卡维的61B路公交车停了下来,溅起一道闪亮的雨幕。
“起码带上这个,”谢梅茨抓起自己西装上衣的领子,将它拎了起来,然后伸到兰兹曼面前,仿佛要替他穿上。“在口袋里,把它带上。”
谢梅茨的配枪是一把可爱的贝雷塔小手枪,点二二口径,全塑料握把,兰兹曼把它拿在手上掂了掂,接着继续边用尼古丁慢性自杀,边感受约翰逊先生心中的凄苦。又过了一阵子,具体是多久他不愿费心去算,就当是个把小时吧,长长的黑色列车终于卸下货物,开始驶回公墓大门。缓缓喘息、头颅高扬、宽檐黑帽滴着雨水的第十任维波夫派拉比走在最前面,俨然就是这班列车的列车头,他身后跟着他的女儿们,人数在七到十二个之间,还有她们的丈夫和小孩。兰兹曼突然坐直身子——他从蔡司望远镜里看到了巴谢娃。兰兹曼本以为他会看到麦克白夫人和美国第一夫人玛丽莲·梦露·肯尼迪的混合体,头戴粉红色筒帽,拥有迷人的卷翘睫毛。然而出现在镜头前的却是一位瘦小的老妇人,黑色面纱遮面,一袭黑色服装毫不起眼,很快便被公墓门口拥挤的悼念人群淹没。
施皮尔曼拉比一家人快走到门口时,制服警察已经手挽着手,像是一条绑了死结的绳子般挡住人群。兰兹曼把手枪放进西装口袋,关掉收音机,走出跑车。雨势缓和了许多,豪雨已化为细雨。他迈开大步下坡,朝米兹莫尔大道走去。刚才的一个小时,公墓门口的人越聚越多,到了摩肩接踵的程度。人们互相推搡,左摇右晃,像是一大群被集体悲恸推着做布朗运动注释2的微粒。制服警察们施出浑身解数,试图在施皮尔曼一家人和他们的黑色四轮驱动座驾间清出一条路来。
兰兹曼沿着湿滑的泥坡跌跌撞撞地向下走,所到之处断草横飞,鞋上的泥巴也是越积越多。走着走着,伤口开始折磨他了,他心忖医生是不是没发现他有一根肋骨断了。走到半路,他不小心滑了一跤,屁股重重地跌坐在地上,鞋跟在泥巴里划出两道十尺长的沟痕。他是个很迷信的人,很难不视之为恶兆。不过,对悲观主义者而言,一切征兆都是恶兆。
事实上,兰兹曼根本就没有头绪。谢梅茨以为他起码会有一点点头绪,然而他连那一点点都没有。兰兹曼干了十八年警察,十三年警探,七年凶案组警探,是警界的王牌,警界的王子。他从来没当过无名小卒,从来没有身上不带警徽,借着别人的枪,脑子里一团乱麻地去办一个已被撤销了的案子。他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怎么办,还好他笃信一件事,就是最后一切皆空。
米兹莫尔大道成了停车场,空气中升腾着柴油的废气,哀悼者与看客若隐若现。兰兹曼穿过一个个保险杠和挡泥板,汇入汹涌的人潮。路边一排欧洲落叶松的树枝上坐满了追求更佳视野的小家伙和小伙子,这些倒霉的欧洲树种在中央分隔带上,从未真正落地生根。兰兹曼所到之处,犹太人一般都会自觉让开,如果有人不避让,他就会用肩膀提醒对方。
这些犹太人的身上散发出一种悲伤的气息。他们的大衣已经湿透,上面沾着泥巴,一股烟草味。他们为他祈祷时似乎随时会昏厥,而那近乎昏厥的样子又像是在行某种宗教仪式。女人们则相互依偎着放声哭号。他们不是在哀悼梅纳赫姆,没可能。他们是在哀悼他们就快失去的一样东西,也许是庇护,也许是希望。他们深爱着脚下的这座半岛,已经视之为自己的家园,可它就要成为别人的领地。他们就像是袋中的金鱼,即将被倾倒回黑暗的流亡之湖。这件事过于沉重,因而,他们转而哀悼一个注定不会得到的好运,一个注定不会得到的机会,一个从最初就注定不会登基的国王,就算这家伙头上没挨枪子也是一样。
兰兹曼从小山顶部出发,然后下泥坡,穿过米兹莫尔大道、雨伞、胡须和泣声,最后抵达终点:一部二十尺加长型四轮驱动定制豪车。这趟旅程就和他想象中一样跳跃,犹如菜鸟摄影师拍摄的刺杀行动画面。不过,兰兹曼不是来刺杀谁的,他只是想和她聊聊,引起她的注意,吸引她的目光。他只想问她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哦,他也不知道。
最终,有人捷足先登了,具休说是一群记者。他们用肩胛骨和手肘奋力挤过黑帽子,当面遮黑纱的巴谢娃挽着女婿的胳膊,步履蹒跚地步出公墓大门时,他们立刻连珠炮似的抛出多个问题,妄图炸毁她的意志。但巴谢娃毫不理会,头也不回,面纱不见丝毫抖动。拜伦斯特恩引着她走向豪车,这时司机连忙从乘客座上跳下来,把门打开。他是菲律宾人,典型豪车司机体型,脸上一道疤痕像是在对人微笑。兰兹曼离豪车还有两百尺远,别说是干点别的,就连问上一个问题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平地里突然传来一声怒吼,低沉凶猛,带着警告,犹如野兽在咆哮。原来是车边的一个黑帽子对某个记者提的问题很不爽。但也可能是他对面前所有记者提的问题都很不爽。那家伙身材矮壮,一头金发,没系领带,衬衫下摆露在外面,兰兹曼认出他是多维·萨斯曼,就是被谢梅茨在维波夫岛哄退的黄须大汉。萨斯曼的腮帮子胀得鼓鼓的,左臂下方也是鼓鼓的——可怜的布瑞南脖子被他夹在腋下,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一边对着布瑞南大声训斥,一边将这小老头往回拖,让夫人得以顺利走出大门。
一名制服警察出手了,毕竟这是他的工作。但脸上写满恐惧的他一紧张竟朝萨斯曼的脑袋敲了一警棍。只听见“砰”的一声闷响,萨斯曼就像是液体一样瘫倒在了他脚跟前。
黑帽子一下子炸开了锅。犹太世界可不会忍气吞声。他们愤怒地谴责暴力,然后自己也将愤怒诉诸暴力。他们齐声诅咒那警察得皮肤病、大出血、永堕地狱,现场充斥着嘶吼、起伏云涌的黑色帽子、棍棒、拳头、怒号、尖叫、咒骂和如十字军旗帜般迎风飞扬的胡须,空气中弥漫着泥巴、鲜血和裤子熨烫过的味道。有两名男子是用棍子举着标语,前来向他们痛失的梅纳赫姆王子告别的。有人抢下其中一根棍子,另一人抢下另一根,挥舞着朝警察的下巴和颅骨打去。被辛苦刷上“告别”字样的标语脱落到了地上,很快便被人们撕得粉碎,碎片飘扬在哀悼者和警察、黑帮分子和虔诚信众、活人和死人头上。
拉比的身影忽然从兰兹曼眼前消失了,但巴谢娃还在,她被一堆鲁达舍夫斯基家族的人簇拥着,朝四轮驱动豪车后部疾步走去。司机一把拉开驾驶座车门跳进车里,身手像体操选手一般矫健。鲁达舍夫斯基们猛拍豪车两侧,嘴里发出大吼:“快走!快走!”此时的兰兹曼还在脑海里掏过来掏过去,想掏出一个好问题。与此同时,他观察到一连串小细节。首先是菲律宾司机有些惊慌失措,忘了系安全带;然后是他忘了按喇叭,像驱散牛群一样驱散人群;最后是他忘了按下车门上的锁钮。这个菲律宾人只是急急换上前进挡,想要迅速离开现场,结果却是欲速而不达。
豪车朝兰兹曼的方向冲来,他匆忙后退。一群哀悼者跟在车后面追着跑,就像是一道哀伤的气流,挡住了鲁达舍夫斯基们的视线,让他们看不到豪车,也看不到傻到想爬进车里的蠢货。兰兹曼点点头,他和这群人一样,已经疯了。他打着节拍,等待时机到来。就在豪车经过他面前的一瞬间,他猛地拉开车后门。
引擎的力量随即给了他的双腿一个下马威,明摆着就是要证明给他看他有多愚蠢、有多倒霉。短短的几秒钟里,他被车子拖着跑了大约十五尺,同时深深体会到了妹妹死得有多痛苦,万有引力有多威武。他握紧门把手,挣扎着将一侧膝盖抵进车内,一个翻身滚了进去。
  1. 罗伯特·约翰逊(1911—1938),美国传奇布鲁斯吉他手,对布鲁斯音乐及后世代布鲁斯吉他手影响深远。
  2. 悬浮在流体中的微粒受到流体分子与粒子的碰撞而发生的不停息的随机运动。

推荐阅读:
  • 《沙丘》六部曲合集
  • 《波西杰克逊》系列合集
  • 《猎魔人》合集